马利宁①鲍里斯·米哈伊洛维奇·马利宁(l889—1949)。苏联潜挺设 计工程师、教授(1945 年)。1914 年毕业于彼得堡工业学院造船系。1915 年任潜艇建造师。1925 年起任中央潜艇设计与建造室主任工程师。曾设计以 型、M 型等多种型号的潜艇,1940 年起在列宁格勒造船学院任教,1944 年获 技术科学博士。1948 年起任该院船舶设计教研室主任。②米哈伊尔·谢尔盖 那维奇·马利宁(1899—1960).苏联将领。1919 年参军,参加国内战争。 1931 年加入联共(布)党。先后在 1931 和 1933 年毕业于伏龙芝军事学院和 红军机械化和摩托化学院速成班。历任机械化旅旅长和机械化军参谋长。参 加过苏芬战争。苏德战争开始时为上校。历任第十六集团军和布良斯克、顿 河、中央、白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参谋长,参加准备和实施莫斯科、 斯大林格勒、库尔斯克、白俄罗斯、华沙一波兹南、东波美拉尼亚和柏林等 战役。1943 年晋升上将,战后历任驻德苏军副总司令兼参谋长、苏军总监察 长、第一副总参谋长等职。1953 年获大将衔。
马杰森(DavidMargosson)1890—1965)英国陆军大臣(1940—1942). 早年求学于哈罗公学和剑桥大学,无意于学业而喜好运动和社交活动,参加 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有上尉衔。1922 年首次当选为保守党下院议员。1924 年再次当选后,即任保守党议会督导达 16 年之久。1940 年 12 月任陆军大臣。 1942 年 2 月因北非败绩和新加坡失陷被免职。后再无积极的政治活动。
马拉斯(EfisioMarras,1888—?)意大利将领,就读于军事学院及炮 兵和工兵技术学校,获中将衔。长期任驻德使馆武官(1936—1943),实行 加强两国军事合作的政策,但对德方素抱戒心,主张保持意大利的独立。引 起德国政府的怀疑和不满。意大利投降后被德军逮捕,引渡*萨罗共和国,但 拒绝继续追随墨索里尼,并逃亡瑞士。战后曾任意陆军参谋长。
马肯森(Hans-GeorgViktorvonMachensen,1883—1947)德国外交官。 1918 年在柏林大学获法学博士学位,翌年进入外交界。1923—1926 年任德国 驻意大利使馆参赞,并先后在驻比利时、阿尔巴尼亚、西班牙和匈牙利大使 馆中供职。1938 年起任驻意大使。凡事奉命,作风拘谨。1943 年墨索里尼下 台后离职。
马相伯(1840—1939)中国教育家。名良,字相伯。早年创办复旦公学, 任校长。九·一八事变后,主张对内团结,一致抗日,收复失地。曾提出“国 难人民自救建议”和“实施民洽促进宪政以纤国难案”,并发起中国民治促 进会、江苏国难会和不忍人会,抵制日货,为抗日将士劝募义勇捐。1936 年 5 月与未庆龄、沈钧儒等成立”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被尊为爱国老人。抗 日战争爆发后,曾任国民政府委员。在谅山逝世。著作编有《马相伯先生文 集》等。
马特尔(GiffardMarte1)1889—1958)英国将领,工程专家和坦克战 术专家。毕业于伍尔威奇皇家军事学院。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即参与坦克军团 的组训工作。此后从事坦克战术的研究,并为坦克的运动和作战设计过多种 装置。三十年代历任参谋学院教官和陆军部机械化局局长助理和副局长。第 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1940 年率第五十摩托师在法国作战,曾指挥在阿拉斯 (Arras)的反突击。1940—1942 年任皇家装甲集团军司令。1942 年晋升中 将。1942—1943 年任驻苏武官。1945 年退休。
马鸿宾(1884—1960)中国将领。字子寅。曾任北洋甘肃新军司令。1930 —1933 年任国民政府军第三十五师师长、甘凉肃边防司令。1936 年授中将 衔。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第八十一军军长。1938 年 5 月兼任绥西防守司令, 进驻内蒙临河一带。1939 年 4 月升任第十七集团军副总司令,率部在狼山、 乌拉山一带抗击日军。1940 年冬,移驻内蒙伊克昭盟,在包头附近抗击日军。 抗战胜利后,任西北长官公署副长官。1949 年 9 月宁夏解放前夕起义。中华 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西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委员。
马鸿逵(1892—1970)中国将领。字少云。兰州陆军学校毕业。曾任国 民军第七师师长、国民政府军第十五路军息指挥。1932 年起兼任宁夏省政府 主席,参加围攻红四方面军西路军。1936 年授中将加上将衔。抗日战争爆发 后,任第十六集团军总司令、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驻防绥西,指挥所部在 狼山、乌拉山一带抗击日军,抗战胜利后,曾配合胡宗南部围攻延安。1949 年底去台湾。后移居美国。
马斯特(CharlesEmn2anueIMastl1889—1977)法国将领。毕业于圣西 尔军校。长期在殖民地服役。1940 年获准将衔,任北非第三师师长。在本上 作战中被俘。获释后,被维希政府任命为阿尔及利亚第十九军区参谋长。1942 年 10 月盟军在北非登陆前,会晤墨菲和克拉克,支持吉罗,促成北非法军转 对轴心国作战;12 月升少将,前往埃及、利比亚、利凡特等地活动。1943 年 8 月摧为中将,并出任突尼斯总督。1947 年晋升上将。1950 年退役。
马歇尔(GeorgeCatlettMarsbal11889—1959)美国将领。1901 年弗吉 尼亚军事学院毕业,后以步兵少尉派赴菲律宾服役。1907 年和 1908 年先后 毕业于莱恩陆军学校及指挥和参谋学校。曾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任美国远 征军师、军的作战处长。1924—1927 年任驻中国天津美军第十五步兵团副团 长。后任乔治亚步兵学校副教育长。1936 年 8 月晋升准将,任步兵旅旅长。 1938 年任陆军部作战计划处处长,旋即出任陆军副参谋长。第二次世界大战 全面爆发马歇尔后,升为陆军参谋长,由少将领临时上将军衔。战时为美国 三军参谋长和美英参谋长联合委员会成员,参与制定美英的全球军事战略。 1940 年首先提出“先击败德国”的主张,成为*先欧后亚战略的肇始,在*阿 卡迪亚会议上得到确认。美国参战后,一贯主张横渡英吉利海峡进攻欧洲, 与德军直接交战,反对英国的地中海战略。1944 年又力主在法国南部实施登 陆的代号*龙骑兵的行动,抵制英国主张在巴尔干半岛开辟战场的企图。作为 罗斯福和杜鲁门总统的主要军事顾问,曾先后随同出席卡萨布兰卡、魁北克、 开罗、德黑兰、雅尔塔和波茨但等一系列盟国首脑会议。1944 年获五星上将 军衔。1945 年 11 月退役。同年 12 月受命任特使,来华“调处”国共两党谈 判。“调处”失败后回国。1947—1949 年任国务卿,任内提出援助欧洲经济 复兴的“马歇尔计划”,后于 1953 年获诺贝尔和平奖;参与炮制“社鲁门主 义”,加剧东西方冷战,1950—1951 年任国防部长,曾参与发动侵朝战争。 1951 年退役。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