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次世界大战大词典_李巨廉/金重远等【完结】(305)

  凯塞林(AlbertKesselring,1885—1960)德国将领。1904 年入伍。参 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后继续在国防军任职。希特勒上台后,参加组建空 军的工作,1936 年任空军总参谋长,积极参与扩建纳粹德国空军。1939 年任 第一航空队司令,参加侵波战争。1940 年任第二航空队司令,参加入侵荷兰、 比利时和法国,策划和实施*鹿特丹轰炸,参加*不列颠之战,并力主轰炸伦 敦等城市。同年 7 月越级晋升元帅。1941 年率第二航空队参加闪凯塞林击苏 联,负责支援向莫斯科方向进攻的中路德军。同年底,调任南线(意大利、 地中海和北非)德军总司令。积极支持隆美尔在北非的战事。1943 年夏,在 意大利组织防御,曾阻遏盟军攻势达一年之久。1944 年 10 月受伤离职。1945 年 3 月出任西线德军总司令。同年 5 月 7 日率部向盟军投降。第二次世界大 战后作为战犯被英国军事法庭判处死刑,后改判无期徒刑。1952 年因病获 释,定居联邦德国。著有回忆录《戎马终生》等。

  凯撒防线(CaesarLinie)1944 年 5 月继*古斯培夫防线和*阿道夫·希 特勒防线之后德军防守罗马的防御设施。以罗马南面的阿尔班(Alban)山地 为中心,西至安齐奥(Anzio)以北的海岸,东至佩斯卡拉,阻断从南面进入 罗马的各条通道。5 月末,为盟军所突破,6 月 4 日,盟军进入罗马。

  凯普勒集团(Keppler-Kreis)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资助和支持希特勒 的德国垄断资本家集团。1932 年 1 月,由加入纳粹党的大资本家*凯普勒组 建,成员包括*蒂森、*沙赫特、*施罗德等愿意帮助纳粹党夺取政权的大资本 家。该集团成员均向纳粹党提供财政资助,促成法西斯专政在德国的建立。

  凯姆普失集群(GruppeKempf)*库尔斯克会战中德军的集团军级战役军 团。1943 年 2 月组成,凯姆普夫(wlempf)任司令,隶属*南方集团军群, 下辖 6 个步兵师和 3 个坦克师,库尔斯克会战前集结在别尔哥罗德地域及其 以南长达 35 公里的地段上。曾参加库尔斯克会战和别尔哥罗德一哈尔科夫战 役,1943 年 8 月 16 日改编为德国第八集团军。

  [丿]

  牧野伸显(1861—1949)日本内大臣(1925—1936)。早年留学美国。 归国后历任外务省书记、县知事、文部次官、驻奥匈帝国和意大利公使。1906 年出任西园寺内阁的文部大臣。1911 年又任西园寺内阁农商务大臣、后兼文 部大臣。1913 年就任山本内阁的外务大臣。1919 年出席巴黎和会,极力为日 本攫取权益。1921 年为宫内大臣,1925 年起长期任内大臣,为日本宫廷势力 的核心人物。一度被视为亲英美派的主要人物。二·二六事件中遭袭击,得 幸免。后隐退。著有《松涛闲谈》和《回忆录》(3 卷)等。

  和知鹰二(1893—1978)日本将领。1931 年任日本关东军参谋。九·一 八事件后被派遣到广西从事拉拢李宗仁、白崇禧的工作。1932 年任东京宪兵 队长,参加樱会,参与策划*十月事件。后任中国驻屯军参谋,七七亭变后主 张就地解决,强调北进反苏。1937 年 8 月调任上海派遣军步兵第四十四联队 联队长,大佐衔,参加*上海战役。后因与军部意见不合,被调往从事运输事 务。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又奉调参加驻菲占领军,晋至中将。战后曾以战犯罪 被捕入狱,后获释。

  和平救国军  *汪伪国民政府武装部队。筒称“和平军”,中国人民称 其伪军。1940 年 3 月汪伪国民政府成立后,即以收编的散兵游勇、日军移交 的被俘国民党军队及投敌部队为基本力量,并改编在华中、华南等占领区内 日军卵翼下的*绥靖军、*皇协军拼凑而成。直属以汪精卫为委员长的伪军事 委员会,杨撰一任参谋本部代理部长。后由鲍文樾任参谋总长。汪精卫死后 由陈公博继任委员长,胡毓坤任参谋总长。先后成立过 7 个方面军和开封、 武汉、苏北、广州、徐州、杭州等绥靖公署,以及华北治安军(华北绥靖军) 等。其指挥权掌握在各级日军之手。至抗日战争胜利前夕,扩充至近 24 万人。 1945 年 8 月日本投降后,大部改名为“自新军”,为国民政府收编。

  和平的党代会(ReiehSparteitagdesFriedelNS)1939 年末举行的德国 纳粹党代表大会。1939 年 4 月 1 日为欺骗世界舆论,希特勒在威廉港发表的 演说中宣布“将即将召开的党代表大会命名为‘和平的党代表大会’”。同 年 8 月 15 日德国进攻波兰前夕,希特勒秘密下令取消该党代会。

  季米特洛夫(1882—1949)保加利亚共产党领导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活动家。1902 年加入社会民主工党。1909 年当选为社会民主工党(紧密派) 中央委员。1919 年保共成立后,继续担任领导职务。曾出席共产国际第三次 代表大会,并被选为红色工会国际中央理事会执行局成员。1923 年领导九月 起义,失败后流亡国外。1932 年筹备召开阿姆斯特丹国际反战大会。次年因 *国会纵火案在柏林彼捕。在菜比锡审判中英勇斗争,迫使纳粹德国宣布其无 罪释放。1934 年 2 月去苏联,翌年起任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总书记。主持召 开 1935 年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提出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思想。 1942 年领导组建“祖国阵线”,在保加利亚开展地下斗争。曾在莫斯科主持 保工人党海外局,设立“赫里斯托·波特夫电台”,对保加利亚传播革命思 想;组织派遣干部回国领导游击战争。1944 年领导九月起义。战后回国,历 任保共总书记和保加利亚部长会议主席。后病逝于莫斯科。著有《国会纵火 案》、《莱比锡审判》等。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