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次世界大战大词典_李巨廉/金重远等【完结】(321)

  波兰总督辖区  纳粹德国在占领的波兰部分领土上建立的行政区。1939 年 10 月 8 日和 12 日希特勒发布命令将德国所占领的波兰领土分为两大部 分,一部分直接划入第三帝国版图,另一部分为“波兰被占领区的总督辖区”。 该辖区由波兰的卢布林省以及华沙、基埃尔策和克拉科夫各省的部分地区所 组成,包括克拉科夫、卢布林和华沙等城市。1941 年德军进攻苏联后,加里 西亚东部也并入。总面积约 15 万平方公里,首府设在克拉科夫,由*弗兰克 任总督。德国全面控制辖区的政治、经济,残酷屠杀当地居民,实行法西斯 统治。1945 年随波兰解放而废除。

  波兰流亡政府  大战期间波兰在国外建立的政府。9 年 9 月德国占领波 兰后,30 日由拉斯基也维兹任总统,西科尔斯基任总理的流亡政府在巴黎成 立。后迁往法国西部昂热(ATlgers)。1940 年 6 月法国败降后迁庄英国伦 敦。该政府建立后,先后组建波兰武装斗争同盟、波兰国家军等武装力量, 在波兰境内外杭击德国侵略者。苏德战争爆发前奉行反德也反苏的政策。1941 年 6 月德国侵苏后,于 7 月 30 日与苏联签订协议,恢复外交关系。1943 年 因*卡腾事件与苏联断交。1944 年初波兰全国人民代表会议成立,取代其控 制波兰政局。1945 年 6 月 28 日波兰民族团结临时政府成立后解体。

  波列西耶战役  苏德战争后期苏军发动的进攻战役。1944 年 8 月 15 日 至 4 月 5 日,由*白俄罗斯第二方面军实施。为配合*第聂伯河右岸乌克兰进 攻战役,苏军在乌克兰第一方面军北侧新组建白俄罗斯第二方面军,向科韦 利一布列斯特方向进攻,于 3 月 18 日前出至科韦利(kOBeль)并封锁了该 交通枢纽。德军速调兵对抗,于 4 月 4 日突破封锁。苏军因兵力不足而退至 城东,随即停止进攻。

  波克罗夫斯基(1898—1979)苏联将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应征入沙 俄军队。1919 年加入红军,参加国内战争。1926 和 D32 年先后毕业于伏尤芝 军事学院和该院战役系。历任步兵第五军参谋长、莫斯科军区副参谋长。1940 年加入联共(布)党。苏德战争开始时为少将。先后任第六十、第三十三集 团军参谋长、西南方向总指挥部和西南方面军参谋长、西方方向总指挥部和 西方方面军副参谋长。1913 年 2 月起任西方方面军参谋长。194 么年 4 月起 任白俄罗斯第三方面军参谋长,晋升上将。参与准备和实施莫斯科会战和奥 廖尔、斯摩棱斯克、白俄罗斯、东普鲁士等战役。战后曾任军区参谋长、军 事科学总局局长等职。1961 年退役。

  波苏互助协定  苏德战争爆发后苏联同波兰流亡政府签订的对德战争 中彼此互助的协定。1941 年 7 月 30 日由苏驻英大使*迈斯基与波兰流亡政府 总理*西科尔斯基在伦敦签订。主要内容为:苏联承认 1939 年有关波兰领土 变更的*《德苏边界友好条约》已失效,波兰则呆证不同任何第三国签订反苏 协定;双方在反对纳粹德国的战争中彼此提供一切援助与支持;苏联同意在 苏境内组建受苏联最高统帅部指挥的波兰军队,并特赦被监禁的波兰居民。 此协定奠定了苏、波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初期合作的政治基础。随后两国于 8 月 14 日在莫斯科签订了《波苏军事协定》。1943 年 4 月 25 日苏联指责波兰 流亡政府违反此协定而断绝了对波关系。

  波利卡尔波夫(1892—1944)苏联飞机设计师。1916 年毕业于彼得格 勒工业学院。1918 年起在空军部门从事飞机研制工作。参与多种型号的歼击 机、教练机和侦察机的研制。三十年代领导研制и—15、и—16 和и—153 (“鸥”式)型歼击机,成为当时苏军的主要机种之一。1940 年获技术科学 博士。1943 年起任莫斯科航空学院飞机结构教研室主任。

  波罗的海之战  苏德战争初期德军在苏联波罗的海沿岸地区发动的战 略性进攻战役,由*北方集团军群实施。战役目的是消灭该地区苏军集团,攻 占波罗的海各港口,进而夺取列宁格勒。为此投入第十六、第十八集团军和 第四坦克集群,共 29 个师,得到第一航空队 1070 架飞机和 100 余艘海军舰 艇的支援。当面苏军为*西北方面军所辖 3 个集团军,共 25 个师又 1 个旅, 以及驻泊当地各港口的波罗的海舰队。1941 年 6 月 22 日,德军从东普鲁土 地区出击,当日即突入苏联领土 35—50 公里。苏军在防御战役中反突击失利 后被迫退向西德维纳河,但德军迅速度过该河,先后攻占道加夫皮尔斯、里 加、奥斯特罗夫(OcTpoB)、普斯科夫等地,至 7 月中旬已侵入苏联境内 400 —450 公里,前出至列宁格勒州。后在卢加(дyra)方向遭苏军补充兵力阻 滞,攻势遂减弱。德军除占领波罗的海沿岸大片地区外,未能达到歼灭苏军 和夺取列宁格勒的主要战略目标。

  波罗的海国家  指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三个波罗的海东岸国 家。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后,三国摆脱德国的统治,于 1919 年相继宣布 独立。1920 年苏俄政府承认三国为主权国家。1926 和 1932 年三国分别与苏 联签订互不侵犯条约。1939 年 8 月 23 日《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后,苏 联于 9 月 28 日、10 月 5 日、10 月 10 日先后与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 签订互助条约,取得在三国境内驻军、建筑军港和空军基地的权利。1940 年 6 月,苏联以三国政府破坏互助条约为由于 15 日、16 日、17 日出兵占领立 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6 月 17 日至 21 日三国先后改组内阁,成立新 政府。7 月 14 日和 15 日三国举行议会选举,各自宣布成立苏维埃政府并要 求加入苏联。苏联最高苏维埃分别于 8 月 3 日、5 日和 6 日通过接纳三国加 入苏联的决定。至此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先后成为苏联的加盟共和 国。1941 年 6 月德国对苏联发劝突然进攻,三加盟共和国迅即沦陷。7 月 17 日希特勒宣布成立由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以及白俄罗斯部分地区组 成的奥斯特兰(Ostiand)德国专员辖区,由纳粹德国代表、地方行政长官洛 泽(HinrichLohse,1896—1964)执掌行政大权,剥夺了三加盟共和国的全 部权利。此后德国在当地镇压抵抗运动,搜刮财富,并企图移民,引起强烈 反抗。1944 年 9 月苏军向波罗的海沿岸地区发起进攻,至 11 月先后解放爱 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三国再度加盟苏联。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