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次世界大战大词典_李巨廉/金重远等【完结】(336)

  南斯拉夫第一无产阶级旅  南斯拉夫第一支正规人民武装力量。1941 年 12 月 22 日,*南斯拉夫人民解放游击队最高司令部成立主要由工农组成的 第一支正规部队,命名为第一无产阶级旅,由参加过西班牙内战的国际纵队 的南共党员*波波维奇指挥。随即参加粉碎德军第二次围攻根据地的战斗,后 发展成为人民武装的核心力量。12 月 22 日后被定为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建 军节。

  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  简称“南侨总会”。南洋华侨爱国救亡 团体。1937 年 8 月 14 日,”陈嘉庚发起建立马来亚、新加坡华侨筹赈祖国 伤兵难民大会委员会,随即东南亚各地爱国华侨的救亡团体纷纷建立。1938 年 10 月 10 日,缅甸、英属马来亚、北婆罗洲、西婆罗洲、苏门答腊、荷属 爪哇、美属菲律宾、巴达维业、法属安南及暹岁等地的 45 个爱国华侨社团在 新加坡联合成立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陈嘉庚任主席,庄西言、李清 泉任副主席。发表宣言,号召广大华侨“各尽所能,各竭所有”,“输财助 战”,捐款捐物,支援祖国抗战。还招募 3000 多技术人员,组织各种战地服 务团,回国参加抗战。

  南斯拉夫反法西斯人民解放大会  *南斯拉夫民族解放战争中建立的 最高权力机构。在南斯拉夫共产党的领导下,随着反法西斯的人民解放战争 的发展,1942 年 11 月 26 日在比哈奇(Bihac)召开南斯拉夫反法西斯人民 解放大会的第一次会议,成立大会的执行委员会,由伊凡·里巴尔任主席, 统一领导各地的人民解放委员会,并发表声明谴责伪政权、流亡政府和*切特 尼克。1943 年 11 月 29 日又在雅伊策(Jajce)召开第二次会议,宣布本大 会为代表南斯拉夫国家和人民主权的唯一机构,禁止国王*彼得二世回国,成 立以铁托为首的*南斯拉夫民族解放委员会行使政府职权。1944 年底根据* 《铁托-舒巴希奇协议》,在政体问题解决前暂由摄政委员会代理国王行使权 力,但立法权仍为此大会所有。1945 年 2 月苏、美、英三国首脑会议建议此 大会吸收爱国议员参加,改组成为南斯拉夫的新国会,并于 3 月 7 日组成* 南斯拉夫民主联邦政府。

  柯廷(JohnJosephCurtin,1885—1945)澳大利亚联邦总理(1941— 1945)。早年加入工党。1928 年被选入联邦议会,1935 年为工党领袖。大战 爆发舌,加入战争咨询委员会。1941 年 10 月当选为总理兼国防部长,主张 加强联邦政府的权力,实行征兵制,巩固国防。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支持美、 英对日作战。为改变澳大利亚在军事上一向依赖英国的政策,转同美国加强 联系。1942 年邀请麦克阿瑟访澳,将本土变成盟军的作战基地。同时无视英 国的反对,召回在中东作战的澳大利亚军队。1944 年曾参加伦敦英联邦首脑 会议。次年病逝。

  柯克(AlanGoodrichKirk,1888—1963)美国海军将领。1909 年毕业于 美国海军学院。1929—1931 年在海军军事学院深造。1939—1041 年任驻英海 军武官。1941 年获海军少将衔,并调任海军情报局局长。1943 年 2 月出任美 国大西洋舰队两栖作战部队司令。同年 6 月协同巴顿指挥第七集团军实施* 西西里岛登陆战役。1944 年 6 月调任海军西部特遣部队司令,率部支援盟军 实施诺曼底登陆战役,在奥马哈和犹他滩头登陆作战中战绩显著。 同年 8 月任美国海军驻法国部队司令,不久即获海军中将衔。战后晋升海军 上将。1946 年退役,入外交界,历任驻比利时、苏联大使和中国台湾当局“大 使”等职。

  柯里(LauchliaCurrie,1902—)美国官员,经济学家。1925 年伦敦经 济学院毕业。1931 年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后执教于哈佛大学。早年协助罗 斯福推行新政,1934 年任联邦储备局研究与统计处助理处长。1939—1945 年任罗斯福总统的行政助理和经济顾问,主张增加军费以增强美国防卫能 力。协助制订美国对华政策。1941 年和 1942 年两度作为总统代表到中国, 指导*《租借法案》在中国的实施,曾会见共产党代表周恩来。支持陈纳德和 蒋介石提出的对日空战计划并向空军联合委员会提交*JB-355 文件,以实施 对日空中作战行动。在蒋介石与史迪威的矛盾冲突中,主张召回史迪威。后 改变态度,主张放弃对国民党的支持。罗斯福去世后离开白宫。战后曾任哥 伦比亚政府顾问,并在美国与加拿大的一些大学执教。

  柯特(PierreCot,1895—1977)法国抵抗运动活动家。长期为巴黎上 诉法庭律师,1928 年起为激进社会党者员。曾两度出任空军部长(1933— 1934、1936—1938)。其间将空军与陆、海军分离,形成独立的兵种。主张 和苏联建立合作关系。法国败降后,流亡美国。曾执教于耶鲁大学。1913 年 11 月到阿尔及利亚参加抵抗运动,被选入临时咨询议会。1945 年 6 月建立“法 国复兴统一运动”,接近法国共产党。战后被选为国民议会议员。著有《1936 —1938 年的空军》。

  柯尼克(MarioPierreKoenig,1898—1970)法国将领。参加过第一次 世界大战。长期在北非服役。1940 年春,随北非外籍军团第十三旅赴挪威作 战。6 月撤回国,即去伦敦参加戴高乐领导的抵抗运动,7 月任营长,9 月参 加对达喀尔的远征。后任喀麦隆军事长官,巩固自由法国在非洲的基地。1911 年 8 月获准将衔,任自由法国第一旅旅长,配合英军在利比亚境内作战。1912 年 5 月 27 日—6 月 10 日,在比尔-哈凯姆(Bir-Ha-keim)成功地击退了隆 美尔的多次进攻,掩护英军主力撤退。1943 年 5 月晋升少将,并任阿柯尼克 尔及利亚法军总参谋长,负责法国非洲军和战斗法国部队的统一和整编工 作。1944 年 4 月前往伦敦,任驻英法军司令,并任法兰西民族解放委员会总 代表和*法国内地军司令。竭力克服同民族抵抗委员会的分歧,促使内地军积 极配合盟军作战。巴黎解放后,任巴黎军事长官和巴黎军区司令。战后曾任 驻德法军司令。1946 年晋升上将。1977 年追赠法国元帅。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