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轰炸 盟国空军对德国实施的战略轰炸战役。1943 年 11 月—1944 年 3 月,以*英国轰炸机司令部为主,*美国第八航空队参加,对以柏林为重 点的德国大城市,连续进行 28 次大规模空袭。战役从 1943 年 11 月 18 日英 机 402 架夜袭柏林开始。其中,英国战略空军对柏林实施 16 次密集轰炸(共 役弹 2.5 刀吨,英机损失 537 架),美国战略空军于 1944 年 3 月 6 日和 8 日实施 2 次轰炸(共投弹 2.7 万吨,美机损失 106 架)。整个战役盟军共出 动轰炸机 2 万多架次,损失率为百分之五点二。
柏林战役 苏德战争末期苏军发动的战略性进攻战役。1945 年春,反法 西斯盟围军队相继进入德国本土作战,美英军先头部队迸抵易北河,距柏林 100—120 公里,苏军主力则越过奥得河,距柏林 60 公里,占据有利态势。 苏军为攻克柏林投入白俄罗斯第一、第二方面军和乌克兰第一方面军,配以 波罗的海舰队、第聂伯河区舰队、远程航空兵第十八集团军、国土防空军及 波兰第一、第二集团军,总计 250 万人,拥有火炮和迫击炮 4.2 万门,坦克 和自行火炮 6250 辆,作战飞机 7500 架。防守柏林的是德军*维斯瓦集团军群 和*中央集团军群所属部队,总兵力约 100 万人,拥有火饱和迫击炮 1.04 万 门,坦克和自行火炮 1500 辆,作战飞机 3300 架,此外,城内尚有守备部队 20 万人。战役从 1945 年 4 月 16 日始,至 5 月 8 日结束,分为三个阶段:第 一阶段(4 月 16—19 日),突破奥得-尼斯河地区。4 月 16 日拂晓前,在大 功率探照灯照射下,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从*屈斯特林登陆场发起主要突击, 次日在*塞洛高地附近突破德军防线,至 4 月 19 日已完全突破奥得河地区的 敌第三防御地带;同时,乌克兰第一方面军强渡尼斯河成功,至 4 月 18 日也 完全突破敌防御区;白俄罗斯第二方面军则于 4 月 18—19 日强渡东奥得河, 占领了强渡西奥得河的出发地域。至此,苏军从东、南、北三面对柏林形成 合围之势。第二阶段(4 月 20—25 日),合围分割德军集团。白俄罗斯第一 方面军所属远程炮兵于 4 月 20 日 13 时 50 分首先炮击柏林,揭开强攻柏林的 序幕,次日突入柏林城郊,并楔入市区防线;乌克兰第一方面军亦于 4 月 21 日突入柏林南郊,并在德累斯顿方向击退敌反突击。4 月 24 日,苏军在柏林 东南合围德军法兰克福-古本集团;25 日,两支主攻部队在柏林以西会师, 完成了对柏林的包围。同日,苏军同美军先头部队在*托尔高会师。白俄罗斯 第二方面军则同时渡过西奥得河,牵制了德军坦克第三集团军,使其无法从 北面为柏林解围。第三阶段(4 月 26 日至 5 月 8 日),歼灭被围之敌,攻克 柏林。4 月 26 日至 5 月 1 日,德军法兰克福-古本集团被歼。同时苏军开始 肃清城内敌军,4 月 30 苏军战士占领德国国会大厦日,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 所属部队经激战攻占国会大厦。5 月 2 日 15 时,德军停止抵抗,柏林城防司 令魏德林(KarlWeidling)率守军残部投降。5 月 3—8 日,苏军分兵向易北 河、布拉格和波罗的海一线推进。5 月 8 日 24 时(至 9 日零时 43 分),德 军最高统帅部代表在柏林东部的卡尔斯霍斯特(Karlshorst)正式签署了无 条件投降书,柏林战役和苏德战争遂告结束。此战苏军共歼敌 70 个步兵师、 23 个坦克师和摩托化师,俘虏 48 万人,缴获坦克和自行火炮 1500 辆,飞机 4500 架及其他大量武器装备。攻克柏林标志着法西斯德国的灭亡,5 月 9 日 成为欧洲解放胜利日。经苏军总参谋部 1987 年审定,列为苏联卫国战争中的 51 个战略性战役之一。
柏林暗堡(Berlinbunker)即“元首地堡”。
柏林-罗马轴心 德国和意大利组成的政治联盟。*意坎战争和德意武装 干涉西班牙,使两个法西斯国家迅速接近。1936 年 10 月 25 日意大利外交大 臣齐亚诺访德期间签订了《德意协定》,主要内容为:德国正式承认意大利 兼并埃塞俄比亚;两国统一在西班牙的外交和军事行动,并达成承认佛朗哥 政权的协议。11 月 1 日墨索里尼在米兰发表演说,声称:柏林和罗马已形成 “一个轴心,可以在这个轴心的周围团结所有愿意进行合作和维护和平的欧 洲国家”。自此,德意组成的政治联盟遂有“柏林秽马轴心”之称,并逐渐 形成柏林-东京-罗马轴心,即德、日、意三国的政治联盟。第二次世界大战 期间与德日意侵略集团为伍的国家均被称为轴心国,后在同盟国的联合打击 下瓦解。
柳川平助(1879—1945)日本将领。毕业于陆军士官学校和陆军大学。 1929 年任骑兵学校校长。1991 年晋升中将,1932 年任陆军次宫。1934 年任 第一师团长,次年任*台湾军司令官。1936 年*二·二六事件后的肃军中,被 编入预备役。1937 年全面侵华战争爆发后复出,任第十军司令官。同年 10 月来华,在海军的协同下于杭州湾、金山卫等地登陆,截断中国淤沪守军后 路,后向南京进击,12 月率部攻占南京,参与进行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因遭 世界舆论谴责,被召回国。1938 年任兴亚院总务长官。1940 年任第二届近卫 内阁司法大臣。1941 年任第三届近工内阁国务大臣,同年任大政翼赞会副总 裁。
柳班战役 苏德战争前期苏军发动的进攻战役,*苏军一九四二年冬季 反攻的组成部分。1942 年 1 月 7 日至 4 月 30 日,由*沃尔霍夫方面军和*列 宁格勒方面军实施。目的是粉碎德军*北方集团军群并解除对列宁格勒的封 锁。苏军进攻之初即进展不利,1 月 13 日改变部署后再度发起进攻,以柳班 (любaH)为主突方向。至 1 月底,推进约 70—75 公里,从西南纵深包围 了敌柳班-丘多沃集团。后因德军增强兵力及发起强大反突击,苏军未能发展 攻势和完成对敌合围,3 月 19 日其主突兵团第二突击集团军反被德军包围。 4 月 30 日苏军停止进攻。被围苏军坚持战斗到 6 月底。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