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次世界大战大词典_李巨廉/金重远等【完结】(342)

  威克岛之战  日军攻占威克岛的作战。威克(Wake)岛为中太平洋的美 军基地,面积仅 9 平方公里,但战略位置重要。1941 年 12 月 10 日,日军在 2 艘轻巡洋舰、4 艘驱逐舰掩护下试图登陆,被美军击退,并被击沉 2 艘驱逐 舰。12 月 21 日,日军调来袭击珍珠港后返航的苍龙号和飞龙号航空母肌增 援。经猛烈轰炸后,22 日,千余日军冒大雨再度登陆,双方激战,守军败降。 1500 余人(包括文职人员)被俘,120 人阵亡,日军被击毙 800 余人。

  威塞尔演习(Weserubung)德国入侵丹麦和挪威的行动计划代号。为了 抢在英国之前控制挪威,确保瑞典铁矿基地和波罗的海侧翼,并为海军和空 军提供进攻英国的更为广阔的出击线,1940 年 1 月底希特勒下令德军最高统 帅部秘密制定入侵计划。福肯霍斯特(NikolausvonFalkenhorst,1885— 1968)将军被任命为负责人。计划要求在攻占挪威的同时占领丹麦,作为必 要的战略跳板和运输线的保障。规定广泛使用登陆兵和空降兵对挪威和丹麦 同时实施突击。3 月 5 日,希特勒召集三军总司令进行讨论。4 月 2 日,希特 勒批准最后方案,并规定入侵行动在 4 月 9 日清晨开始,参见“挪威战役”。

  威廉明娜女王(WilhelminaHelenaPanlineMaria,1880—1962)荷兰女 王(1890—1948)。威廉三世(wil-helmIII,1817—1890)之女。 1890 年即王位,1898 年正式加冕。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力主荷兰保持中立。1940 年 5 月 10 日德国入侵荷兰时发表声明号召人民积极抵抗,13 日率王室和内 阁成员流亡伦敦。在英国组成抗战政府,号召人民继续抵抗。太平洋战争爆 发后支持美、英抗日,并宣布荷属东印度自治。1942 年 3 月成立具有议会性 质的“特别咨询委员会”。威廉明娜 1945 年 5 月荷兰光复后回国。1948 年 9 月吐日逊位。著有回忆录《孤独,俱并非孤家寡人》。

  威利斯莱式轰炸机(Wellesley)英国轻型轰作机。1935 年投产。单引 擎,最大时速 228 英里,航程 1100 英里,升限 3.3 万英尺。装有 2 挺机枪。 乘员 2 人。载作弹 1000 磅。大战初期主要参加东非战役。1941 年后退出现 役。

  威斯康星号战列舰(Wisconsin)美国战列舰。为 1936 年开始建造的 4 艘“衣阿华”级战列舰之一。排水量 4.5 万吨,舰长 274 米,最大宽度 33 米,航速 31—33 节,配备 406 毫米火炮 9 门,127 毫米高平两用炮 28 门, 40 毫米速射高炮 80 门,乘员 2700 人。大战后期在太平洋海域作战,1914 年底起参加菲律宾战役。1945 年 2 月参加硫黄岛战役,3 月随舰队攻击日本 本土,4 月参加冲绳岛战役。战后曾参加朝鲜战争。

  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PrineeofWales)英国战列舰。1941 年建成。排 水量 3.5 万吨,最大航速 28.5 节。装有 10 门 14 英寸火炮,16 门 5.25 英寸 火炮和由单、双管自动高射炮及高射机枪组成的防空火力。为英国海军中的 新型战列舰,刚建成(造船工人尚未全部撤离)即投入 1941 年 5 月围歼德国 俾斯麦号战列舰的战斗。同年 8 月,丘吉尔乘坐该舰前往纽芬兰附近同美国 总统罗斯福举行*大西洋会议。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夕被派往新加坡,成为*英 国东方舰队的旗舰。1941 年 12 月 10 日,在暹罗湾破日本飞机击沉。舰队司 令*菲利普斯和舰长及官兵 370 亲人殉难。

  歪把子机枪  即“十一式机枪”。

  奎松(ManuelLuisQuezonyMolina,1878—1944)菲律宾总统(1935— 1940)。1916 年任参议院议长。1924 年任国民党主席。1934 年美国承认菲 律宾自治后,当选为首届总统。1941 年再次当选。同年底日军进攻马尼拉时 逃亡内地。1942 年 2 月 8 日致电罗斯福,要求美、日达成有关菲律宾中立化 的协议,美、日双方同时从菲律宾撤军,美国则应承认菲律宾独立,遭到拒 绝。3 月率内阁流亡澳大利亚,后又去美国,任太平洋作战委员会委员。奎 松曾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后在华盛顿病逝。著有自传《好的战斗》。

  挺进队  即“冲锋队”。

  指环(Koльцo)*斯大林格勒会战中苏军歼灭被围德军集团的战役计 划代号。由*顿河方面军于 1943 年 1 月 10 日至 2 月 2 日实施。计划规定了由 西到东各个歼灭已被分割包围的两部分德军的作战顺序。

  挪威战役  又称“斯堪的纳维亚战役”。1940 年 4—6 月间德国入侵丹 麦、挪威同英、法争夺斯堪的纳维亚的战略性战役。代号*威塞尔演习。德军 集中 14 万人,1300 架飞机和 234 艘舰艇,于 4 月 9 日拂晓向丹麦、挪威同 时实施突击。在丹麦,摩托化步兵冲过国境线后向日德兰半岛北端长驱直入, 空降兵也同时在西兰岛和首都哥本哈根着陆。入侵一小时后,丹麦政府和国 王克里斯蒂安十世呼吁人民“放弃任何抵抗”。德军占领丹麦仅死 2 人,伤 10 人。在挪威,德军先遣队在*吉斯林分子的配合下,在南起奥斯陆北至纳 尔维克(Narvik)各主要口岸突然实施登陆和空降,未遇严重抵抗当即完成 占领,随即增兵向挪威中部推进。挪威政府和国王哈肯七世拒绝投降,向腹 地撤退,组织挪军残部继续战斗。英、法当初曾计划将战争扩大到中立的挪 威,在*英法援芬军事计划流产后,又准备于 4 月初在挪威水域布雷并在西海 岸登陆。德军抢先行动,迫使英、法仓促应战。4 月中旬,英法波联军近 4 个师,先后在北部纳尔维克附近和中部纳姆索斯(Namsos)、翁达尔斯内斯 登陆。联军在中部向特隆赫姆作钳形包抄,进攻受挫后于 5 月 1 日登船撤退, 战斗重心转向北方。5 月 10 日起德军向西欧发动进攻,法国局势严重,联军 遂于 6 月 5—8 日撤出纳尔维克地域。6 月 7 日,挪咸政府流亡英国,挪军残 部于 10 日投降,德军占领挪威全境。此战盟军由于指挥优柔寡断和未能协同 作战,致遭失败。德军死亡和失踪共 5356 人,损失军舰 15 艘;盟军死亡和 失踪共 3734 人,损失军舰 10 艘。参见“特隆赫姆之战”、“纳尔维克之战”。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