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纳尔(ALekBonnard,1883—1968)法国*维希政府官员,作家。三十 年代即逐渐倾向法西斯主义,同情*法兰西人民党。后结识*阿贝茨,投靠纳 粹德国。法国败降后,在《萌芽》、《吹处都有我》等极右杂志上发表文章, 吹捧贝当,鼓吹法德合作。1942 年 4 月出任维希政府公共教育国务秘书。在 巴黎大学主持“当代犹太主义”和“种族研究”等讲座,宣传反犹、排犹政 策;并驱使大学生去德国服劳役,配含盖世大保清洗进步知识分子。法国光 复后,逃亡西班牙。
博埃尔(RiccardoBauer,1896—1982)意大利新闻记者。参加第一次 世界大战。1924 年与*帕里等人创办《咖啡馆》周刊,怦击法西斯专政。1927 年被捕,一年后获释流亡法国,曾参与创建*正义和自由。1930 年 10 月回国 后再次被捕,被判处 20 年监禁。1943 年 7 月墨索里尼政权垮台后获释,参 加行动党的成立会议。在光复国上的反法西斯斗争中,任行动党军事委员会 主席和总参谋部成员。罗马解放后,代表行动党,出任游击队总指导。战后 重返新闻界。
博恭王(1875—1946)日本海军将领。皇族出身。毕业于海军兵学校和 海军大学。历任舰长、横须贺镇守府下属的舰队司令官、海军大学校长、第 二舰队司令官、军事参议官、佐世保镇守府司令长官。1932 年 2 月任军令部 长,同年 5 月晋升海军元帅。1933 年 10 月至 19n 年 4 月任军令部总长。后 任议定官、贵族院议员,并任水交社、大日本水产会。日本产业协会、理化 学研究所、日德协会等组织的总裁。
博格尔(FriedrichWilhelmBoger,1906—1977)德国纳粹分子。早年 参加纳粹青年运动,l929 年加入纳粹党和冲锋队,1933 年加入党卫队。大战 爆发后入伍,1942 年 3 月负伤。同年 12 月以盖世太保成员身份任*奥斯威辛 灭绝营防逃科主任,任内创制各种刑具残酷拷打囚徒,并亲手杀害 1000 多 人,被称为“集中营的恶魔”。1945 年脱逃美军看守潜入波兰。1958 年捉拿 归案,被判处无期徒刑和 5 年强制劳动。死于狱中。
博诺米(IvanoeBonomi,1873—1951)意大利首相(1944—1945)。早 年为意大利社会党人,后被清除出党。1916 年起历任公共工程大臣、陆军大 臣,曾于 1921 年一度任首相。墨索里尼执政后,初持调和态度,1924 年起 转变为反对派,过隐居生活。1942 年复出,与反法西斯各派力量建立联系。 1943 年 7 月墨索里尼政权被推翻后,积极活动,频频与巴多里奥政府和各大 政党接触。同年 9 月担任*意大利民族解放委员会主席,推动全国进行驱逐德 国侵略军的斗争。1944 年 6 月罗马光复后,取代巴多里奥任首相,组成由 6 党博诺米参加的联合政府。任内,维护君主制度,抑制进步力量,反对民主 改革,1945 年 6 月被迫去职。战后参加过巴黎和会,曾任参议院议长。
博基尼(ArturoBocchini,1880—1940)意大利警察首脑。早年在那不 勒斯大学学法律。1903 年起在内政部工作。墨索里尼建立法西斯专政后,任 地方警察局长。1926 年因得到墨索里尼的赏识,被任命为意大利警察首脑。 任内,在全国各地建立情报网和各种警察机构,参与*奥弗拉的创建,镇压民 主运动和迫害反法西斯人士。大战爆发后,加紧控制社会各阶层,力图将全 国变为兵营,积极为墨索里尼的战争政策服务。后病死。
傅塔伊(GiuseppeBottai,1895—1959)意大利国民教育大臣(1936— 1943)。早年加入国家法西斯党,1922 年参加”进军罗马,并从事政治活动。 次年创办《法西斯主义批判》杂志,宣扬改革,成为法西斯主义修正派的主 要代表人物。1926 年起为法西斯大委员会成员。后长期任国民教育大臣,任 内在学校实施反犹法,迫害犹大学生。因对轴心国前途丧失信心,参与反对 墨索里尼的密谋。1943 年 7 月 24 日,在法西斯大委员会会议上支持格兰迪 动者。翌年流亡国外,曾在北非参加*法国外籍军团。1948 年宣布大赦后回 国。著有《二十年和一天》。
博罗维赫(АндрейЕговичБоровых,1921—)苏联 军人。1940 年参军。次年毕业于丘古耶夫军事航空飞行员学校。1943 年加入 联共(布)党。苏德战争期间,在加里宁和中央方面军空军中对敌作战,共 完成 470 次战斗出动,个人击落敌机 32 架,集体击落 14 架。曾任航空兵第 一五七团大队长。1943 年和 1945 年两次获苏联英雄称号。战后在空军中任 要职。1968 年获空军上将衔。
博戈柳博夫(АлександрНиколаевичБогоюб ов,1900—1956)苏联将领。1918 年参军。参加过国内战争。1931 年毕业 于伏龙芝军事学院。翌年加入联共(布)党。1938 年总参军事学院毕业后留 校任教。苏德战争开始时为上校。先后任第四十三集团军和西北方面军乌克 兰第一方面军和白俄罗斯第二方面军参谋长、总参作战部第一副部长,参与 准备和实施莫斯科、第聂伯河右岸乌克兰、白俄罗斯、维斯瓦河一奥得河、 东普鲁士和柏林等战役。1945 年晋升上将。战后曾任伏龙芝军事学院副院 长、远东部队总司令助理等职。1955 年退役。著有《苏沃洛夭的统帅艺术》。
博伊姆勒尔(AlfredBaeumler,1887—1968)德国哲学家。出生奥地利, 早年在德国求学,1914 年获博士学位。1933 年任柏林大学政治教育学教授, 负责在*罗森堡的纳粹党思想教育办公室与德国各大学之间进行联络。1937 年出版《德意志思想史研究》,按照纳粹主义重新解释尼采的思想。1942 年 任罗森堡主管的纳粹党世界观学习教育监察局科学处处长。另著有《阿尔弗 雷德·罗森堡与二十世纪的神话》等着作。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