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次世界大战大词典_李巨廉/金重远等【完结】(461)

  斯大林第三○六号命令  1942年10月8日斯大林以国防人民委员名义 颁布的关于改进步兵兵团的进攻战术和战斗队形的命令。苏德战争前期,苏 军进攻时多用纵深梯队配置战斗队形,把大量兵力兵器置于第二梯队,由于 装备不足,及德军采用非纵深支撑点式防御,致使苏军的首次突击缺乏威力, 进攻受挫。鉴于此,命令要求在编组战斗队形时必须确保第一梯队的突击力 量,战术单位预备队不超过战斗编成的十分之一,第二梯队主要由集团军组 织。此命令对改进当时特定条件下苏军的进攻战术起了积极作用。

  斯大林第三二五号命令  1942 年 10 月 16 日斯大林以国防人民委员名 义颁布的关于坦克和机械化部队战斗使用的命令。此命令总结了苏德战争第 一阶段使用坦克兵和机械化部队的经验,并对其战术和战役使用作了原则性 规定。命令要求在进攻时将坦克作为发展胜利梯队,用于方面军或集团军的 主攻方向,防御时则作为实施反突击的有力手段。命令规定机械化军是方面 军或集团军司令员掌握的作战手段,不得将其分割或转隶给步兵兵团。此命 令对苏军战术和战役法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斯大林战时十月革命节报告  苏德战争时期(1941—1944)斯大林在 莫斯科举行的庆祝十月革命节大会上所做的报告。1941 年 11 月 6 日的报告 总结了战争头 4 个月的进程,阐释了苏军暂时受挫的原因,指出了德军“闪 电战”的破产。1942 年 11 月 6 日的报告论述了后方的组织工作和前线的军 事行动,强调了欧洲第二战场和反法西斯联盟问题。1943 年 11 月 6 日的报 告高度评价了战争进程的根本转折和反法西斯联盟的加强。1944 年们月 6 日 的报告赞扬了苏联人民的伟大功勋,提出了战后和平与安全问题。上述报告 实为卫国战争的年度总结,其中提出的苏联内外政策方针在当时为有重要指 导意义。

  斯摩棱斯克-罗斯拉夫利战役  苏德战争中期苏军发动的进攻战役,* 斯摩棱斯克战役的组成部分。1943 年 9 月 15 日至 10 月 2 日,由*西方方面 军实施。该方面军经过激战前出至杰斯纳河(Дecнa)一线,随后发起向斯 摩陵斯克和罗斯拉夫利(Pославль)的进攻。9 月 24 日夜,苏军从 数个方向突入斯摩棱斯克,25 日凌晨解放该市,同日攻占罗斯拉夫利。至 10 月 2 日战役结束时苏军推进 135—145 公里,德军失去了西方向上最重要的交 通和防御枢纽。

  斯维里河-被得罗扎沃兹克战役  苏德战争后期苏军人动的进攻战 役。1944 年 6 月 21 日至 8 月 9 日,由*卡累利阿方面军左翼部队在拉多加湖 区舰队和奥涅加湖区舰队协、同下实施。目的是继*维堡战役之后,进一步击 败据守南卡累利阿的芬兰军队,迫使芬兰退出战争。苏军经艰苦战斗,先后 突破芬军 6 道纵深梯次配置防御地带,强渡斯维里河(Cвирь),攻占彼 得罗扎沃兹克(Песроьа-водск),前出至 1940 年苏芬国界, 共推进 110—250 公里。经此战役和维堡战役打击,芬兰于 9 月初退出战争。

  斯大林一九四一年七月三日广播演说  苏德战争爆发后斯大林的首次 公开演说。演说阐发了*《联共(布)中央一九四一年六月二十九日指示》的 精神,指出苏联面临严重危险,号召全国人民奋起抗战,呼吁建立世界反法 西斯联盟。演说表达的战斗意志和必胜信念动员了苏联军民,也鼓舞了世界 人民。

  斯大林一九四五年九月二日告人民书  大战结束之日斯大林向苏联人 民所致的贺辞。贺辞中把萨哈林岛(库页岛)南部和千岛群岛说成是俄国的 固有领土,认为 1904—1905 年日俄战争中俄军的失败是历史的污点,苏扶在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胜日本则洗清了这一污点。

  联合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逐步形成并于战后建立的国际组织。1913 年 10 月中、苏、美、英关于普遍安全宣言首先提出,经 1944 年*敦巴顿橡树 园会议和 1945 年*雅尔塔会议讨论筹备,1945 年 10 月 24 日(后定为“联合 国日”)根据同年 6 月*旧金山会议上签署的*《联合国宪章》正式成立。参 加宪章签字的 51 国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主要机构 6 个,即大会、安全理事 会、经济及社会理事会、托管理事会、国际法院和秘书处。秘书处设秘书长 一人,为联合国的主要行政负责人。总部设纽约。会员国向总部派常驻代表。 在日内瓦设有欧洲办事处。各机构会议,通常在总部举行,但也可根据会员 国的建议在其它地方举行。1946 年 1 月 10 日——2 月 14 日,51 个国家的代 表在伦敦举行了第一届联合国大会,联合国正式开始工作。

  联合舰队  日本海军的主力编队。由两个以上的战略战役编队组成。司 令长官直属天皇。1894 年中日甲午战争中首次组编。1904 年日俄战争中第二 次组编,首任司令长官伊东枯亨。1913 年规定和平时期亦可设置。1933 年起 决定常设。太平洋战争开始时,司令长官为*山木五十六,下辖第一至第六舰 队,第一和第十一航空舰队以及南遣舰队。1941 年 12 月实施偷袭美国海军 基地珍珠港成功,夯得西太平洋制海仅。1942 年 6 月在中途岛海战中遭惨败, 逐渐丧失制海、制空权。1943 年 4 月山本五十六毙命后,司令长官由*古贺 峰一继任。1944 年 4 月古贺峰一毙命后又由*丰田副武继任。集中航空母舰 编成第一机动舰队,经同年 6 月马里亚纳悔海战和 10 月*莱特湾海战,已完 全丧失机动作战能力,司令部遂移至横滨市日吉。1915 年 5 月*小泽治三郎 接任司令长官。日本投降后,于同年 10 月 10 日解散。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