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人民革命军 朝鲜人民抗日革命武装。1934 年 3 月,金日成将在 中国东北的朝鲜抗日游击队含并扩建而成。1936 年在中国靠近朝鲜的长白山 地区建立抗日根据地。翌年 6 月进行*普天堡战斗。随后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东北抗日联军并肩战斗,多次粉碎日军的”围剿”和“讨伐”,并组织小部 队和政工人员回朝鲜活动。仅 1937—1939 年即进行 3900 多次战斗,毙伤俘 日军 3 万多人。1940 年 8 月金日成在中国吉林省敦化县小哈尔巴岭召开会 议。决定将朝鲜人民革命军化整为零,分编为数十个小组和小部队,深入敌 后建立秘密根据地,坚持游击斗争。1945 年 8 月,配合苏军光复朝鲜北部。
棋盘岭战斗 1938 年新四军在安徽省桐城县对日军的一次伏击战。是 年夏,蚌埠、合肥日军打通安(庆)合(肥)公路。新四军第四支队转战于 公路两侧,扰乱敌军后方运输线,牵制日军西进。9 月 3 日,该部集结 2 个 营的兵力在舒城通向桐城公路的棋盘岭设伏,袭击自安庆北开的日军车队, 击毙日军 70 余人,俘敌 4 人,焚毁汽车 50 余辆。
植田谦吉(1875—1962)日本将领。毕业于陆军士宫学校和陆军大学。 早年参与出兵西伯利亚。1929 年后历任*中国驻屯军司令宫和第九师团长。 一·二八事变时率部进犯上海。同年 4 月在虹口公园举行的日皇诞辰纪念典 礼上,被朝鲜人尹奉吉炸伤,截去左腿。1933 年任参谋本部次长。1934 年调 任朝鲜军司令宫。同年晋升大将。1936 年起任关东军司令官,在诺门坎事件 中被苏蒙军队挫败,后引咎辞职。1939 年转入预备役。战后为日本乡友联盟 会长。
森恪(1883—1932)日本外交官。1900 年东京商工学校毕业。早年在中 国进行经济侵略活动。1020 年起进入政界,当选为政友会的国会议员。主张 与军部密切合作,建立“举国一致”的内阁,实现对亚洲大陆的统治。1927 年任外务次官,策划召开东方会议,主持制订侵华方针。1929 年任政友会干 事长,力主加速日本的法西斯化。九·一八事变后,积极鼓吹扩大对华侵略。 同年 12 月就任犬养内阁的书记宫长。1932 年五·一五事件后下野。
森德兰式巡逻轰炸机(Sunderland)英国海上巡逻轰炸机。4 引擎、上 单翼,翼长 112.9 英尺,翼端装有固定浮筒,机身长 85.4 英尺,高 32.8 英 尺。最大时速 264 英里,升限 1.85 万英尺,航程 2850 英里。由商用飞船改 制而成,能连续飞行 13 个小时以上。机头和机尾各有 1 个由 4 挺 7.69 毫米 机枪组成的炮塔,机背还有手动速射炮,绰号“飞行箭猪”、“大肚子摩托 船”。从 1938 年开始服役。共生产 700 多架。战后使用至 1958 年。
惠特尔(FrankWhittle,1907—)英国飞行员和工程师。1923 年参加皇 家空军。后在皇家空军学院和剑桥大学深造。1928 年提出喷气飞机的设想, 未获官方大力支持,长期用工余时间研制,于 1937 年造出第一部喷气发动 机。1941 年 5 月第一架喷气飞机试飞成功,但在整个战争期间来投入批量生 产。1947 年成为皇家学会会员,翌年因其创造性贡献获得 10 万英镑奖金, 受封贵族称号。此后即供职于一些航空、石油和工程公司,作研究工作,并 任美国海军学院教授。
惠灵顿式轰炸机(Wellington)英国中型轰炸机。双引擎、中单翼。翼 展 86 英尺,机身长 61 英尺 3 英寸,高 17 英尺 5 英寸。最大时速 265 英里, 升限 2.4 万英尺,最大载荷航程 1490—1600 英里。可载炸弹 4500—6000 磅。 装有 7 挺 7.69 毫米转动式机枪。初用于白天作战,后因损失惨重而改作夜间 空袭。又被用作鱼雷机、训练机、海上巡航和布雷以及运输等。战时约生产 1.1 万架。战后使用至 1953 年。
惠特利式轰炸机(Wbitley)英国中型轰炸机。1936 年投产。双引擎, 中单翼。最大时速 222 英里,最大载荷航程 1500 英里,装有 5 挺 7.69 毫米 机枪,可载炸弹 7000 磅。乘员 5 人。大战初期为*英国轰炸机司令部的主要 机种之一,多次执行空袭德国本土的任务。后逐渐被淘汰,转用于海上反潜 巡逻、向敌占区空投突击队和训练飞行员等。共生产 1824 架。
粟裕(1907—1984)中国将领,1927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南昌 起义。曾任红一军团参谋长。1934 年 7 月起参加领导*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 转战闽浙赣皖。次年 1 月先遣队失利后,率余部挺进浙南,任挺进师师长兼 闽浙军区司令员,开辟浙南游击根据地,坚持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爆发 后,任新四军第二支队副司令员、先遣支队司令员,率部挺进江南敌后,首 战卫岗告捷。1940 年 7 月率江南主力渡江北上,任新四军苏北指挥部副指挥, 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与陈毅一起指挥*黄桥战役,开辟和发展江南、 苏北抗日根据地。*皖南事变后,任新四军第一师师长、苏中军区司令员兼政 委。1941—1943 年领导苏中军民挫败日伪军的多次“扫荡”和“清乡”,巩 固和发展苏中抗日根据地。1944 年 3 月,在新四军对日攻势作战中,组织指 挥*车桥战役。同年底率部挺进浙江,任苏浙军区司令员,转战苏浙沿海及浙 皖边区,向日伪军展开战略反攻。抗战胜利后,任华中野战军司令员、华东 野战军代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 国防部副部长。1955 年被授予大将军衔。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