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主义 抗日战争时期日伪在中国华北占领区内宣扬的奴化理论。由 汉奸罢缪根据中国传统的封建伦理观念加上反共、“中日亲善”等反动观点 揉合而成。主张“至德之世”不应分种族,结成“中日满大联盟”、“亚细 亚联盟”、“协和万邦”,达到王道政治的大理想。鼓吹发扬新民精神以表 现王道;实行反共、复兴文化,以和平救国;振兴产业,以改善民生;善邻 缔盟,以建设东亚新秩序。
新华日报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创办的大型机关 报。国共两党经谈判达成协议,于 1938 年 1 月 11 日在武汉创刊。10 月 25 日迁至重庆继续出版。该报在武汉时由中共中央长江局领导,在重庆,由中 共中央南方局领导,周恩来兼任该报董事长。设国内版、国际版,宣传马克 思主义,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报导各抗日根据地军民的抗日斗 争和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日活动,特别是在坚持抗战、团结、进步和揭露国 民党错误政策、支持国统区人民民主运动方面产生重大影响,成为中国共产 党在国统区领导抗日救亡运动的中心之一,吸引了大批向往革命的各界群 众。抗日战争胜利后,于 1946 年 5 月改为中共四川省委机关报。1947 年 2 月 28 日被国民党当局强行封闭,共出版 3231 期。
新兴财阀 日本垄断资本集团。相对明治维新后发展起来的老财阀而 言,一般指在二十世纪初形成、在三十年代与军部勾结而兴起的财阀。九·一 八事变后,由于庞大的军费发放与经济立法的实施,以重工业和化学工业为 中心的军需工业飞速发展,在这些领域产生新兴康采恩,以日产、日窒、森、 日 、理研为代表,最大的财阀为鲇川义介的*日产康采思,列于老财阀三井、 三菱之后,成为日本第三位的大康采思。其特点是,新财阀资金一般不太雄 厚,主要靠国家资本、专业银行的支持,采用新技术,发展与军事有关的机 电、化学等新兴工业或者“开发”殖民地等办法追逐高额利润,因此这类财 阀与军部势力勾结更紧密,与殖民扩张政策的联系也更密切。在老财阀大肆 向重工业、化学工业部门渗透的压力下,在太平洋战争开始前后,发展已达 极限。大战后基本解体,属下主要企业独立经营。
新加坡战役 日军攻占新加坡的战役,为*马来亚战役的主要战役之 一。1942 年 1 月 31 日日军攻占马来半岛南端的新山后,英将珀西瓦尔率部 退守新加坡。2 月 6 日日第二十五军司令部制订攻占新加坡的计划。7 日部分 日军开始佯攻。8 日晚日军发动全线进攻,渡过柔佛海峡。9 日日军 2 个师团 登上新加坡岛,直逼城区。坚守城区的英军共 38 个步兵营,约 8 万亲人。数 量超过日军。但守军土气低落,在日军的攻击下溃败。15 日下午珀西瓦尔率 部投降,新加坡陷落。
新体制运动 日本近卫文魔发起的改组法西斯政治体制运动。为进一步 扩大战争和强化法西斯统治,以近卫文扈为中心的政界人物试图通过“革新” 国内体制来实现全国上下一心“辅弼皇国政洽”的局面。在军部的支持下, 近卫文唐于 1940 年 6 月 24 日辞去枢密院议长,7 月第二次组阁,8 月建立新 体制准备会。10 月成立以首相为总裁、地方长官为支部长的*大政翼贷会; 同时解散所有政党和工会组织,居民全部被编入地方保甲组织“邻组、工人 和农民则被强行加入各种报国会,开始在全国推行空前的极权统治。
新国民运动 抗日战争期间*汪伪国民政府在中国沦陷区发动的法西斯 政治运动。1942 年元旦,汪伪国民政府颁布《新国民运动纲要》,强迫沦陷 区人民培植适合于“大东亚战争”所需要的“国民新精神”。6 月 2 日成立 新国民运动促进委员会,由汪精卫任委员长。运动以青少年为重心,先后制 订《青年训练纲要》、《中国青年模范团组织原则》、《中国童子军组织原 则》,并创办中央青年干部学校。1945 年 6 月,新国民运动促进委员会并入 汪伪国民党中央党部,该运动即停顿。
新生周刊事件 中国国民政府亲日媚外事件。1935 年 5 月 4 日,上海 《新生周刊》编辑兼发行人*杜重远,在该刊第 2 卷第 15 期发表易水所作《闲 话皇帝》一文,泛论中外君主制度,文中提到日本天皇。日本驻上海总领事 以“侮辱天皇,妨害邦交”为借口提出抗议。7 月 9 日,江苏省高等法院第 二分院根据国民政府指令,以“诽谤日本天皇”的罪名,封闭《新生周刊》, 判处社重远 1 年 2 个月徒刑,并不得上诉。随后,国民党中央宣传委员会通 饬各省党部,严禁再次出现上述事件,并发布*邦交敦睦令。
新民主主义论 书名。1940 年 1 月,毛泽东在延安《中国文化》创刊 号上发表的理论著作。系统论证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任务、路线、前途、 指导思想及具体政纲。指出:五四运动以后,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由旧 民主主义革命发展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组成 部分;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而不是资产阶级领 导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必然是社会主义,民主革命是社会主 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革命发展的必然趋势,中间“不容 横插一个资产阶级专政的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是共产主义, 应扩大共产主义的思想宣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经济、文化纲领,既 区别于资本主义,也区别于社会主义。具体提出:在政治上,建立无产阶级 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几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在经 济上,没收大银行、大工业、大商业资本归人民共和国所有,没收地主的土 地分配给农民,允许民族资本存在和发展,实行“节制资本”;在文化上, 发展共产主义思想指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 新文化等。著作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规律,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 与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为争取抗日战争和中国革命的胜利指明了方向。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