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洲问题解决方案 日本策划建立*“满洲国”的最初方案。日本发动 九·一八事变后,围绕对中国东北实施何种占领政策,军部与关东军之间发 生分歧。1931 年 9 月 22 日,达成折衷,由关东军制订此方案。规定:“建 立以宣统皇帝为元首,领土包括东北四省及蒙古,得到我国(指日本)支持 的新政权”;其国防和外交“委托”日本掌握,交通和通讯也由日本管理。
满洲国经济建设纲要 日本通过“满洲国”公布的控制和掠夺中国东 北经济的方针文件。九·一八事变后,由日本关东军和满铁拟定。1033 年 3 月 1 日,由“满洲国”正式公布。内容涉及交通、农业、工矿、金融、商业 等各个方面,鼓吹“日满共存”、“日满一体”,强调对重要经济部门“加 以国家统制”,重点实行同日本的“协调”,以“达到东亚经济的融合”。 实质为使东北经济全面为日本控制、彻底殖民地化。
满洲国指导方针要纲 亦称《八八决议》。日本实施控制“满洲国” 的政策文件。1932 年,日本策划成立“满洲国”之后,根据*《处理满蒙问 题方针纲要》,由关东军参谋长桥本虎之助(1883—1952)于 6 月炮制《指 导满洲国纲要(草案)》,提出一整套控制该傀儡政权的具体方法。当时碍 于国联李顿调查团正在东北,未作正式决定。1933 年 8 月 8 日,日本内阁终 于通过以桥本草案为基础的此文件。规定:“对‘满洲国’的指导,在现行 体制下,在关东军司令官兼帝国驻满“大使”内部统辖下,主要通过日籍官 吏实际进行”。关东军司令官实际为“满洲国”的主宰者。
满洲重工业开发株式会社 简称“满业”。日本对中国东北地区进行 经济控制和掠夺的垄断公司。日本侵占中国东北后,鼓励垄断资本进行综合 性产业开发。1937 年 12 月在军部指使下,由*鲇川义介将*日产康采恩改组 而成。总公司设在长春。重点经营东北的采掘业、钢铁业、轻金属工业和汽 车、飞机制造业。创设资本 4.5 亿日元,由日产与“满洲国”对半投资。满 铁的大部分重工业企业转归其控制。1941 年又设立“满洲投资证券会社”。 依靠对东北的经济掠夺,资本总额 1941 年增至 6.75 亿日元,1943 年增至 21.20 亿日元,1945 年 5 月增至 41.75 亿日元,成为日本在中国东北的最大 垄断企业,日本战败后于 1945 年 9 月被封闭。
满洲帝国重要产业统制法 日本通过“满洲帝国”公布的加强统制中 国东北经济命脉的法令。1937 年 5 月 1 日颁布。为“满洲国”经济建设纲要 的继续。规定:经营重要产业须经主管部大臣许可,每年提交事业计划书和 事业报告书;主管部大臣得向经营重要产业者发布有关业务的统制命令,检 查其业务或财产状况。统制范围为武器、飞机、汽车、液体燃料、冶金、煤 矿、水泥、肥料、纸浆、毛织、棉织、麻织以及烟、糖、面粉、酒、碱、火 柴等制造业。1942 年 10 月,又公布新的产业统制法,进一步扩大到一般产 业。
滇缅公路又称“缅甸公路”。自中国云南到缅甸腊戍的公路。起自昆明 经楚雄、下关、保山、潞西到缅甸碗町(Wanting)和腊戍(Lashio),全长 1154 公里,1938 年全线建成通车。抗日战争期间为中国国民政府对外经济交 往和接受军事援助的陆上交通干线之一。1940 年夏,英国应日本之要求滇缅 公路一度封闭。1942 年日军占领缅甸后被中断,部分道路遭到破坏和废弃。 1944 年盟军进入缅北,从印度雷多修建供应公路与旧滇缅公路在八莫连接, 1945 年 1 月通车,中国对外陆上运输线重新打开。
滇西远征军 抗日战争后期*中国远征军的别称。1942 年复,中国远征 军入缅作战失利,一部分退回滇西境内,与日军隔怒江对峙。次年春,增加 部队后在楚雄重建滇西远征军总部,陈诚为司令长官,辖 2 个集团军(含 5 个军),接受美式训练与装备。1944 年 5 月 11 日,为配合*中国驻印军的缅 北攻势作战,由卫立煌指挥从滇西强渡怒江,9 月攻占松山、腾冲。11 月攻 占龙陵、芒市。次年 1 月 27 日在中缅边界畹町与中国驻印军会师,打通了中 印公路,不久回国。
溥仪(1906—1967)中国清末皇帝。姓爱新觉罗。1908 年登位,年号“宣 统”。辛亥革命后退位。1924 年被废除皇帝尊号出宫。1925 年移居天津日本 租界。九·一八事变后。在日本策划下潜往东北。1932 年 3 月出任*“满洲 国”执政,僭号“大同”。1934 年 3 月改称*“满洲帝国”皇帝,建元“康 德”。次年 4 月赴日会见裕仁天皇。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曾发布对英、美宣 战公告。日本投降后,于 1945 年 8 月 17 日在沈阳机场登机逃往日木时被苏 溥仪军俘获。1946 年 8 月曾在东京*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作证。1950 年 8 月移 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1959 年 12 月 4 日被特赦释放。曾任政协第四届全 国委员会委员。著有《我的前半生》。
粮食战役(LaBattagliadelgrano)意大利的农业增产运动。为发动对 外战争,保证国内粮食自给,墨索里尼于 1925 年宣布发起此运动。成立粮食 生产常设委员会(ComitatoPermanentedelGrano);禁止农民离开农村,提 高粮食进口税;扩大耕地,改良土壤;但收效甚微。1940 年意大利参加对同 盟国作战后,粮食供应日趋紧张。次年出现了严重缺粮的困境,致使国内经 济和政治危机加剧。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