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次世界大战大词典_李巨廉/金重远等【完结】(513)

  缪勒(HeinrichMuller,1900—?)德国*盖世太保首脑,参加过第一 次世界大战。1919 年起当刑警。后在慕尼黑警察局政治科掌管反共产主义事 务。纳粹党上台后,被*海德里希吸收进*党卫队保安处,授以党卫队三级突 击队中队长衔(相当于少尉),1937 年升任保安警察总处政洽处长。1939 年获党工队区队长衔(相当于上校),出任德国中央保安局第四处(即盖世 太保处)处长。直接掌管秘密警察,残酷迫害和屠杀共产党人、民主进步人 士和犹太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升至党卫队地区总队长(相当于中将衔)。 战争结束时潜逃,至今下落不明。

  缪塞特(AntonMussert,1894—1946)荷兰纳粹党头目,早年为工程技 术人员。三十年代仿效德国纳粹党在荷兰建立法西斯组织——民族社会主义 运动,1940 年德国入侵时公开投敌。1942 年 5 月在悔牙就任荷兰党卫队队长。 同年年底获“荷兰元首”称号,竭力为德国占领当局效劳。1943 年 2 月组织 “咨询内阁”,协助侵略者授刮财富,驱使人民赴德国服苦役,激起公愤, 1945 年 5 月荷兰解放后被捕,次年 5 月在海牙被处以绞刑。

  缪斌工作  日本通过汉奸缪斌与中国国民政府秘密进行的和平谈判活 动。1944 年夏,美军占领冲绳岛,战火逼近日本本土。为寻求解决“中国问 题”的出路,8 月 19 日日木御前会议决定在中国发动诱降政治攻势。9 月 20 日,宇垣一成奉命到中国与汪精卫及汪伪考试院副院长缪斌等人会谈。1945 年 3 月 16 日缪斌赴东京,向日本政府国务大臣兼情报局总裁绪方竹虎提交了 《中日全面和平案》,主张立即自动取消汪伪政权,由日本和重庆政府商谈 停战撤兵条件,俟停战协定正式公布,重庆政府即还都南京,3 月 18 日缪斌 和日本首相小矾国昭会谈,翌日达成协议。21 日小矶国昭在*日本最高战争 指导会议上提出,以上述《中日全面和平案》为基础,准许缪斌庄东京使用 无线电同重庆通话,但遭到陆军、海军和外务诸大臣的坚决反对。4 月 2 日 小矶国昭将缪斌计划上奏天皇,亦未得支持。4 月 5 日小矶被迫下台,缪斌 工作遂告破产。

  缪塞利埃(EmileMuselier,1882—1965)法国海军将领。1901 年毕业 于法国海军学校。1933 年任驻突尼斯法国海军司令,1937 年为第二巡洋舰队 司令。1939 年获海军中将衔。大战爆发后,奉命率舰队保卫马赛及其附近海 域。10 月任海军副司令。1940 年法国败降后前往伦敦,任自由法国海空军司 令。1941 年 9 月又任法兰西民族委员会海军专员,12 月率自由法国海军占领 圣波埃尔一密克隆岛。因与戴高乐矛盾,辞职。1943 年一度追随吉罗,在北 非供职。1944 年 9 月任国防部负责处理德国海军事务的官员。著有回忆录《海 军和抵抗运动》。

  十五画

  [一]

  增压(Supercharge)①英军在*阿拉曼战役中实施的第二个作战计划的 代号。1942 年 10 月 23—26 日,英军在代号*捷足的进攻作战中未曾突破敌 方阵地,遂改变计划,在 10 月 27 日—11 月 1 日期间重新部署,准备在已经 楔入敌阵的腰子岭(KidneyRidge)方向集中攻击,撕开缺口,为装甲部队打 通进入沙漠开阔地带的道路。计划于 11 月 2 日清晨实施,双方经过一整天坦 克决战,隆美尔部无力堵塞缺口,次日,英军扩大通道,4 日进入敌军后方 作战。德、意军被迫全面撤退。②英军突破德、意军在突尼斯境内*马雷特防 线的行动代号。1943 年 3 月中旬,蒙哥马利制定以主力向马雷特防线近海一 端发动正面攻击的作战计划,代号为*拳击家。3 月 20 日开始实施后,经几 天激战来果。23 日,蒙哥马利决定调整部署,改订作战计划,以内陆侧翼为 主要进攻方向,通过离马雷特防线最近的侧面,沿着群山之巅向北突进以包 抄德、意军。新计划代号取名“增压”(以纪念在阿拉曼战役获胜的计划而 定名,故又称“增压二号”)。26—27 日付诸实施,迫使德、意军撤出马雷 特防线。

  横滨事件  也称“泊事件”。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神奈川县特高警 察进行的一系列言论镇压事件。1942 年《改造》杂志刊登论文《世界的动向 和日本》,被认定为“宣传共产主义”,作者细川嘉六波逮捕。但从论文中 找不出宣传共产主义的确凿证据,后根据细川嘉六在故乡富山县泊镇邀请《改 造》社的相川搏和《中央公论》社的木村亨等聚会的照片,以“谋划再建共 产党”为由,于 1943 年 5 月逮捕相川博、木村亨等 7 人。1944 年 7 月查封 两刊,并相继以违反治安维持法,逮捕上述两社及日本评论社、岩波书店等 有关人员 49 名。严刑拷间致死 3 名。

  横田喜三郎(1896—)日本法学家。1922 年东京帝国大学毕业,1930 年为日本代表团成员参加伦敦海军裁军会议。同年起任东京帝国大学教授, 长期从事法学研究,建立了以具有精密的实证性和完整体系而著称的纯粹法 学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国际法学。九·一八事变后,以日军在中国东 北的行动超出自卫权的范围为由批判军部,此后其学说受到压制。在战争时 期,埋头于对和平机构的研究,坚定了对民主与和平的信念。战后东京审判 时发表论文《东京审判在国际上的意义》,并领导日本国际法学界对安全保 障、和平机构、占领体制、战争犯罪、日本新宪法等积极进行研究。1960— 1966 年任最高法院院长。著有《国际法基础理论》、《国际审判的本质》、 《战争犯罪论》、《自卫权》、《天皇制》等。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