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弗斯(JacobLoucksDevers,1887—1979)美国将领。1909 年毕业于 西点军校,成为化学和装甲战专家。曾在西点等军校任教。1939—1940 年任 美国巴拿马驻军参谋长。1940 年升为准将。1941—1943 年任驻诺克斯堡装甲 部队司令。1943 年 5 月出任欧洲战区美军司令,参与制订西北欧登陆作战的 军事行动方案。同年 10 月接替艾森豪威尔为北非战区美军司令,并兼任地中 海地区盟军副统帅。1944 年任*盟国第六集团军群司令,同年 8 月指挥美、 法部队实施在法国南部登陆的*铁砧一龙骑兵行动。随后挥师迅速北上解放阿 尔萨斯,进抵*齐格菲防线南翼。1945 年春实施萨尔盆地战役,强渡莱茵河, 率军攻占德国南部,并进入奥地利,在慕尼黑附近接受德军凯塞林部投降。 同年晋升上将,并任美军地面部队总司令。1949 年退役,领导美国战役纪念 委员会。
德戎格(AndreeDeJongh,1916—)比利时抵抗运动女战士,1940 年比 利时沦亡后,与其父建立“彗星”地下抵抗组织,专事协助盟军飞行员逃脱 德军的追捕,曾先后协助 115 人脱险。1943 年初被捕,囚禁于拉文斯布吕克 集中营。战后获释,在埃塞俄比亚麻疯病院从事医疗护理工作。
德库尔(JacquesDecour,1910—1942)法国作家。法国共产党党员。 早年从事文学创作,曾参与创办《公社》杂志。1940 年法国败降后,先后发 行了《思想》、《自由大学》、《自由思想》等杂志,发动和组织学生和作 家参加抵抗斗争。为法国作家委员会创建人之一,负责出版《法兰西文学》 报。后被捕牺牲。
德勃雷(MichelDebre,1912—)法国抵抗运动活动家。毕业于巴黎大 学法学院。法学博士,战前在政界活动。大战爆发后入伍,为骑兵少校,1940 年被俘。后脱逃至摩洛哥,并在当地法国殖民政府中供职。1942 年返回本土, 参加国内抵抗运动。任战斗法国驻被占领地区代表的助手。后组成行政委员 会,负责指派国土光复后各级地方政府的官员,并出任抵抗运动财政委员会 委员。1944 年 8 月任法兰西共和国临时政府驻昂热(Angers)地区专员。1945 年春,着手进行国内的行政改革,负责创办国立行政学校。战后曾任第五共 和国首届总理。著有《复兴法兰西》、《戴高乐主义》等。
德博诺(EinilioDoBonol1866—1944)意大利将领、法西斯首脑之一。 曾就读于米兰军事学院,参加意上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后参与组建法 西斯战斗团。1922 年参与组织进军罗马,成为法西斯四巨头之一。墨索里尼 掌权后,曾任民警总指挥。1925 年起任的黎波里总督。1929 年起为殖民大臣。 1935 年调任东非高级专员兼东非远征军司令,发动侵略埃塞俄比亚战争。不 久奉召回国,获元帅衔。后与墨索里尼产生分歧,未再重用。1943 年 7 月 24 日,在法西斯大委员会会议上支持格兰迪动者,萨罗共和国时,被逮捕(10 月)。1944 年 1 月 11 日,经*维罗纳审判后,与齐亚诺等人同时被处决。
德瓦夫林(AndreDewavrin,1911—)*自由法国情报机关负责人。毕业 于巴黎综合技术学校。曾在圣西尔军校执教。大战爆发后入伍,随远征军去 挪威作战,后撤退至英国。1940 年 7 月参加抵抗运动,出任自由法国参谋部 二局和三局局长,更名帕西(Passy),专事情报工作。1942 年起先后领导 中央情报和军事行动局及*中央情报和行动局,1943 年 11 月中央情报和行动 局与里韦领导的情报和军事安全指挥处合并后,遂任*苏斯戴尔的助手。1944 年各月任法国内地军参谋长。1945 年 2 月出任调研领导中心处处长。戴高乐 辞去法兰西共和国临时政府主席后,即告退。
德瓦莱拉(EamonDeValera,1882—1975)爱尔兰总理(1932—1948)。 1913 年加入爱尔兰志愿团,积极参加爱尔兰独立运动,自 1932 年起长期担 任总理职务,具有强烈反英情绪。大战期间,又兼任外交部长,坚持中立政 策,反对为英国提供海军基地,始终拒绝参战。战后仍担任总理,1959 年当 选总统,1973 年退休。
德田球一(1894—1953)日本共产党领导人之一。1920 年日本大学毕业, 同年加入日本社会主义同盟。1922 年参与创建日本共产党,并当选为中央委 员。1923 年 6 月被捕入狱,出狱后着手重建日共。1927 年赴莫斯科,在共产 国际工作,参加起草日共 1927 年纲领。1928 年三·一五事件中再次被捕。 战后于 1945 年 10 月出狱。与志贺义雄、*野坂参三等重建日共,任书记长。 曾先后三次当选众议员,1950 年根据麦克阿瑟的指令被革除公职,后流亡中 国,病逝于北京。著有《狱中十八年》、《我的回忆》,诗集《琉球》等。
德尼柯拉(EnricoDeNlcofaj1877—1959)意大利法学家。1909 年起为 议员。1920—1923 年为者长。1929 年为参议员,因不满墨索里尼独裁统洽退 出政界,专操律师业,1943 年 9 月意大利投降后,在南方参加抵抗运动,任 南意民族解放委员会委员。因与宫廷关系密切,力图维护萨伏依王朝的统治。 曾说服国王爱麦虞限三世任命翁贝托二世为摄政玉。战后于 1948 年初就任意 大利共和国首届总统。
德波战争 德国侵略波兰的战争。希特勒在英法绥靖政策的纵容下,吞 并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后,于 1939 年 4 月签发*《白色方案》,决定侵占 波兰以消除进攻西欧的后顾之忧。同年 8 月 23 日,德国与苏联签订《苏德互 不侵犯条约》。9 月 1 日凌晨,德军不宣而战,入侵波兰。3 日英、法对德宣 战,但按兵不动,进行*奇怪战争。德军集中 62 个师(含 7 个坦克师和 4 个 摩托化师),约 160 万人、2800 辆坦克、6000 多门火炮和迫击炮、约 2000 架飞机,编成北方集团军群(配置在东普鲁士和波美拉尼亚)、南方集团军 群(配置在西里西亚和斯洛伐克),分别向华沙方向实施突击。波军总兵力 39 个步兵师、11 个骑兵旅、3 个山地旅和 2 个装甲摩托化旅,约 100 万人, 870 辆轻坦克,4300 门火炮和迫击炮,400 余架飞机。波兰军队思想落后, 装备陈旧,统治集团执行反人民的政策,同时寄望于英、法的援助。德军以 航空兵的突然袭击开始,运用坦克和摩托儿快速兵团,从南、北两个战略方 向实施大纵深的闪电式向心突击,迅速突破波军防线,击溃、分割和包围分 散配置于边境的波军,直逼华沙。6 日波兰政府撤往卢布林。9 日中央地区波 军曾进行*布祖腊河战役。同日,波兰政府又撤到克列梅涅茨(Kremellets)。 14 日德军包围华沙。15 日德军占领卢布林。16 日南、北两路德军会师符沃 达瓦(Wlodawa),波兰政府流亡罗马尼亚,17 日苏联出兵波兰,占领西乌 克兰和西白俄罗斯地区。被困的华沙军民战斗至 28 日。10 月 6 日,最后一 批波军约 1.7 万人在科茨克附近向德军投降,至此结束战争。此战波军伤亡 20 万人、被俘 42(一说 70)万人,德军伤亡和失踪 4.4 万人。在战争中德 军首次实施闪击战,显示了在空军支援下坦克兵团大纵深高速突贯作战的威 力。该战争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