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普金斯(HarryLioydHopkins,1890—1946)美国官员。毕业于格林 尼尔学院,早年从事社会福利工作。1928 年结识*罗斯福并成为其最亲密的 幕僚。1933 年罗斯福当选总统后,他历庄联邦政府紧急救济署署长、公共建 设局局长、商业部长等职,协助罗斯福推行新政 1940 年因病辞去内阁职务。 1941 年出王美国《祖借法案》执行官、后任总统顾问和特别助理。作为罗斯 福的私人代表先后访问英国和苏联,同丘吉尔和斯大林就美国提供军事物资 事直举行会谈,奠定美、英、苏三国联合抗击德国法西斯的基础。同年 8 月, 陪同罗斯福出席美英首脑*大西洋会议,参与起草*《大西洋宪章》,战争期 间多次出席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和美英联合参谋长委员会,参与重大军事战 略决策。由其分管的军备分配委员会为同盟国军队调配与运送了大批军需物 资。作为罗斯福在外交事务方面的得力助手,陪同总统参加了战时同盟国之 间除波茨坦会议之外所有重要霍昔金斯的外交会议。1945 年 4 月罗斯福去世 后,继续担任杜鲁门总统的特别助理,同年 5 月底到 7 月初抱病访问苏联, 数度与斯大林、莫洛托夫等人会晤,并就联合国组织机构、波兰问题和召开 美、英、苏波茨坦会议等问题达成协议。回国后,因健康状况恶化辞去总统 助理职务。著有《及时花钱》。
霍尔-贝利沙(LesliseHore-Belisha,1893—1957)英国陆军大臣(1937 —1940)。毕业于牛津大学。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后为律师和记者。 1923 年当选为自由党下院议员。1931 年支持*麦克唐纳的国民政府,历任贸 易部议会秘书和财政部秘书。1934—1937 年任运输大臣,任内推行交通安全 措施,其中人行横道交通指示灯,被称为“贝利沙灯”。1937 年出任陆军大 臣。倚重*利德尔·哈特的意见,试图对陆军进行人事等方面的广泛改革,加 速老军官的退休和擢升新进,遭致多方不满,1940 年 1 月辞职。第二次世界 大战初期为张伯伦战时内阁成员。后曾任国民保险大臣,直至 1945 年。是年 转入保守党。有贵族称号。
霍利德集群(GruppeHollidt)斯大林格勒会战中德军的集团军级战役 军团。1942 年 11 月下旬,由德国第十七军及 5 个德国师、5 个罗马尼亚师组 成,隶属*顿河集团军群。司令为霍利德《K.A.Hollidt)。集结在韦慎斯卡 亚(BeшeHckaя)到阿尔扎诺夫斯基(ApжaHOBckий)地段。同年 12 月 参加顿河中游战役,并在罗斯托夫以东阻击苏军攻势,主力被苏军歼灭。1943 年 2 月,余部改编成新的德国第六集团军。
霍斯巴赫备忘录(Hossbach-protokoll)德国高级军政首脑会议文件。 由希特勒的军事副官*霍斯巴赫上校记录并整理而成,故名。1937 年 11 月 5 日 16 时 15 分—20 时 30 分,希特勒召集军事部长兼武装部队总司令勃洛姆 堡、陆军总司令弗立契、海军总司令雷德尔、空军总司令戈林和外交部长牛 赖特,在总理府举行秘密会议。希特勒在发言中强调德国必须使用武力在欧 洲夺取更多的生存空间,并把英、法两国确定为首要的敌人;发动战争的时 间最退在 1943—1945 年,如果法国发生内证或卷入同另一个国家的战争,则 可提前采取行动;首先应夺取捷克斯洛伐克和奥地利,以便在对西方进行战 争时解除侧翼的威胁。戈林和雷德尔支持希特勒的计划,勃洛姆堡、弗立契 和牛赖特则认为该计划过于冒险,担心德国会被英法击败。霍斯巴赫当时担 任记录,同月 10 日将记录整理成备忘录。战后被盟军查获,经纽伦堡国际军 事法庭确认为纳粹德国发动侵略战争的重要罪证。参见“勃洛姆堡-弗立契事 件”。
霍尔斯特·威塞尔之歌(Horst-Wessel-Lied)又名《高举战旗》。德 国*纳粹党党歌,纳粹德国第二国歌。柏林冲锋队小队长*威塞尔词曲,故名。 1930 年定为纳粹党党歌。曲谱是借用一首北海渔歌调,歌词则号召冲锋队员 跟随希特勒去“拯救”德国。
霍曾全斯-斯大林会谈 大战期间美国总统特使*霍普金斯两次访问苏 联同斯大林的会谈。(1)1941 年霍普金斯-斯大林会谈。苏德战争爆发后, 英、美相继声明援苏抗德。为考察苏联的实力和苏德战场真实情况,以决定 美国对苏联支持的程度和提供军援的规模,罗斯福派其密友、负责*《租借法 案》的霍普金斯访苏。1941 年 7 月 30—31 日,霍普金斯在莫斯科同斯大林 及其他苏联领导人会谈,转达了罗斯福支持苏联抗战的态度,苏方则向他提 供了详细的战略情报。会谈虽未就美国援苏问题达成具体协议,但霍普金斯 了解到苏联军民抗德的决心和军事经济潜力,得出苏联能够坚持对待作战的 结论,并编制了一份苏方最急需的军援物资清单。随后,霍普金斯将访苏所 获的印象和资料带到*大西洋会议,对罗斯福和丘吉尔确定援苏政策起了重大 作用。(2)1945 年霍普金斯-斯大林会谈。1945 年 5 月击败纳粹德国后,接 替刚去世的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的杜鲁门,开始对苏实行“强硬路线”。美 苏矛盾和摩擦日增。但当时美、英在击败日本、建立联合国以及处理战后的 欧洲和世界等问题上,仍需同苏联合作。杜鲁门为了表示继续奉行罗斯福的 对苏政策,调整两国关系,两次派霍普金斯访苏。5 月 25 日—6 月 6 日,霍 普金斯和美驻苏大使哈里曼同斯大林及其他苏联领导人,就成立波兰新政 府、对德实施占领、成立赔偿委员会、联合国安理会表决程序、苏联参加对 日作战的日期等问题进行了 6 次会谈,并达成了协议。此次霍普金斯访苏, 为随后的*波茨坦会议作了准备,对于在战争末期维护美、英、苏的反法西斯 同盟以及战后欧洲和平,具有积极意义。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