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进出口临时措施法 日本战时以统制进出口为开端、给予政府广 泛的物资统制权限的法律。1937 年 9 月 10 日颁布。为确保与侵华战争有关 连的经济部门的发展,政府可在必要时限制或禁止进出口,对有关的制造、 配给、让渡、使用、消费事项授权商工大臣发布必要的命令。该法为授权立 法,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实为战时贸易的基本法,与 *《日本临时资金调整法》 共同构成侵华战争时期经济统制的支在。1945 年 12 月被废止。
日本-法属印支军事协定 日本和法国*维希政府签订的有关在法属印 度支那北部建立军事基地的协定。1940 年 9 月 22 日在*《松冈-亨利协定》 基础上,由日本驻河内代表与法属印支当局签订。规定日军可在印度支那登 陆及自由过境,同时可使用港口、铁路、印支北部的 3 个机场及其他设施, 并有权驻扎 6000 人的军队,以及派遣 2.5 万人通过法属印支进攻中国,协定 来曾生效,9 月 23 日日军便迅速攻占谅山、同登等城市,侵占了整个印支北 部。
日托米尔-别尔季切夫战役 苏德战争中期苏军发动的进攻战役,*第 聂伯河右岸乌克兰进攻战役的组成部分。1943 年 12 月 24 日至 1944 年 1 月 14 日,由*乌克兰第一方面军实施。*基辅战役后,该部苏军已夺取基辅战略 登陆场,为制止敌人重占基铺并进军南布格河,苏军在 700 公里正面上展开 进攻。12 月 31 日解放日托米尔(Жито-мир),翌年 1 月 5 日解放别 尔季切夫(Бердичев),共推进 80—200 公里,击溃德军 6 个师, 占领了从北面威胁德军东方集团军群主力的有利态势,为尔后合围科尔孙- 舍甫琴科夫斯克(Корсунь-шевqенковский)突出部之 敌创造了有利条件。
日军打通大陆交通线作战 即“豫湘桂战役”。
日本帝国陆海军作战计划大纲 日军 1945 年的作战计划。1945 年 1 月 19 日日本大本营提出,20 日获天皇批准。
主要内容为:(1)方针:以击退盟军进攻和粉碎盟军主力为重点;(2) 大纲:利用现有战略态势,确立坚定的迎击态势;在菲律宾方面尽力牵制美 军兵力,重视中国海周围的作战,在中国大陆改以美军为主要敌人,确保中 国大陆和日本本土的联系,以奇袭、“特攻”(即自杀性攻击)为主要作战 方式,确保交通要道和主要生产部门的安全;(3)制定保卫本土的计划,以 击退美军的进攻、确保本土为重点。
日法共同防御印度支那议定书 日本和法国”维希政府签订的军事协 定。1940 年法国败降后,日本即乘机出兵法属印度支那北部,着手南进夯取 西方国家在东南亚的殖民地。1941 年 7 月 13 日日本首相近卫文麿致函维希 政府国家元首兼总理贝当,保证日本尊重法属印度支那的主权,同时要求使 用印支的某些军事基地。此后一方面通过德国向维希政府施加压力,另一方 面又进行军事威胁,迫使维希政府驻印度支那当局于 7 月 23 日签订此议定 书,规定双方在有关“防御”印度支那的各种军事问题上进行合作。此后日 军即进驻印支南部,使东南亚地区局势进一步紧张,并加剧了日美矛盾。
中储券 汪伪*中央储备银行发行的货币。全称“中央储备银行兑换 券”,又称“储备券”或”储银券”。1941 年 1 月发行。币值分一元、五元、 十元兑换券和一分、五分、一角、二角、五角辅币券。流通于江苏、浙江、 安徽、湖南、湖北、福建、广东等沦陷区,成为汪伪搜刮民财、进行经济压 榨的工具。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曾以法币 1 元折合中储券 200 元的比 价收兑。
中日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中日战争也称“第二次中日战争”, 即“中国抗日战争”。
中东铁路 亦称“东清铁路”、“东省铁路”。中国东北地区自哈尔滨 西至“满洲里”、东至绥芬河、南至大连的铁路线旧称。由俄国自 1897 年至 1903 年修筑。日俄战争后,长春以南段为日本占据,称南满铁路。俄国十月 革命后,长春以北段由中苏合办,仍称中东铁路;九·一八事变后,被日本 侵占。1945 年 2 月*《雅尔塔协定》规定恢复苏中共同经营中东铁路和南满 铁路。战后,南满铁路复与中东铁路合并,改称中国长春铁路。根据同年 8 月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中长铁路归中苏共有,共同经营,30 年期 满后转归中国。1952 年底苏联将中长铁路移交给中国。
中印公路 即“雷多公路”。
中立法案(NeutralityActs)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美国国会通过的一系列 中立法的总称。随着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欧亚局势日趋紧张,在*孤立主 义情绪影响下,1935 年 8 月 31 日美国国会通过一项中立法(即*《皮特曼法 案》),禁止将美国武器运往交战国,同时规定不准美国船只运输此种货物, 有效期为半年。1936 年 2 月 20 日,国会又通过一项新的中立法,重申美国 必须对所有交战国实行军火禁运,但承认总统有权决定战争状态是否存在, 有效期至 1937 年 5 月 1 日。由于日本在不宣而战的情况下侵略中国,罗斯福 曾否认中日两国处于交战状态,并据此继续向中国提供军火。1936 年 7 月, 西班牙内战爆发,德、意法西斯进行武装干涉,美国围绕可否对内战双方提 供军火发生争论。1937 年 5 月 1 日,国会再度通过一项中立法,决定对西班 牙禁运军火,扩大了前两个中立法中的某些内容,增加*现购自运的新条款。 1939 年 9 月,大战全面爆发,英法等国政府多方活动,希望美国能修改中立 法。11 月 4 日,美国国会在罗斯福的要求下,通过一项两院联合决议(即 1939 年中立法),废除 1937 年中立法中关于武器禁运的条款,允许交战国在“现 购自运”原则下从美国购买武器。至 1941 年 12 月 7 日*珍珠港事变爆发后, 美国参战,该法案遂自动中止。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