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岛今朝吾(1882—1945)日本将领。毕业于陆军士官学校炮科及陆军 大学。曾留学法国。历任陆军大学兵学教官、野炮兵第七联队长、东京要塞 司令部参谋、舞鹤要塞司令官。1936 年任东京宪兵司令官。1937 年 8 月任侵 华日军上海派遣军第十六师团长,率部参加侵占济南、保定、石家庄的作战 和上海战役。同年 12 月 13 日入侵南京,参与“南京大屠杀。同年任侵华日 军南京警备司令宫。1938 年 2 月率部侵入平汉铁路北端、济南、徐州、陇海、 合肥、六安,后因伤调回日本任日本中部防卫司令宫。1938 年 7 月任关东军 第四军司令宫。后被编入预备役。1945 年 12 月中国政府曾拟引渡其来华受 审,但其已于 10 月死亡。
中国大本营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队最高统帅部。1937 年 8 月 12 日, 最高国防会议及国民党党政联席会议决定,蒋介石为陆海空军大元帅,*中国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为战时最高统帅部。27 日,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授权 军事委员会委员长组织大本营,行使最高统帅权,统一指挥全国陆海空军。 后鉴于没有对日宣战,即以军事委员会代替大本营,作为战时最高统帅部。
中国远征军 也称“中国援缅远征军”。抗日战争期间派往缅甸参加对 日作战的中国军队。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积极向西南太平洋进攻。1942 年 1 月 19 日,中国政府应英国当局要求派兵入缅作战。3 月中旬成立第一路 司令长官司令部,辖第五、第六、第六十六 3 个军 9 个师,计 10 万人,由史 迪威指挥。曾入缅在同古、仁安羌、腊戍等地和日军作战。同年 5 月失败后, 部分退往印度,部分返回滇西。次年春,重组总部,辖 5 个军。1944 年 5 月 11 日,从滇西强渡怒江,再次入缅作战。次年 1 月 27 日,与*中国驻印军在 畹町会师,打通中印公路。不久回国。参见“滇西远征军”。
中国青年军 又称“中国青年远征军”。抗日战争后期国民政府招募知 识青年组成的军队。1944 年 8 月,国民政府鉴于*中国驻印军和”中国远征 军的下级干部和特种兵严重缺员,来华作战盟军各部急需翻译,并转移因豫 湘桂战役失败引起的人民不满情绪,决定发起 10 万青年从军运动。广大青年 出于爱国热忱纷纷应征,甄选合格者 12.55 万人,12 月 20 日起陆续入营, 编力 9 个师、2 个团。后编成第六、第九、第三十一军,在缅北对日作战中 发挥过作用。战后,1946 年缩编为 7 个师。解放战争时期,部分被中国人民 解放军歼灭或改编,其余退至台湾。
中国驻屯军 日本侵华驻军。1901 年 10 月 24 日日本大本营陆军部制 定“清国驻屯军”编制,由军司令部、北清驻屯各部队,上海驻屯步兵大队 组成,负责“保护帝国公使馆、领事馆及帝国臣民”。1913 年改称现名。1927 年 4 月经改编,由司令部、天津驻屯步兵队、北平驻屯步兵队等联合组成。 1931 年九·一八事变后,增配一年轮换的派遣队,主要分布在天津以北、以 东的铁路沿线。1936 年 4 月广田弘毅内阁决定加强驻军,重新确立编制,将 一年轮换改为永驻制。改编后由田代皖一郎任司令官、桥本群任参谋长,司 令部设在天津,下辖驻天滓部队、驻北平(今北京)部队、分遣队和特务机 关,总兵力为 5774 人。1937 年发动七七事变。同月中旬由香月清司任司令 宫,下辖 4 个师团和 4 个独立旅团、1 个航空兵团,进行侵占平津地区的作 战。由于侵华战线的扩大,1937 年 8 月底日本参谋本部决定向华北增兵,将 其改编成华北方面军。
中国驻印军 抗日战争期间派往印度接受训练和参加对日作战的中国 军队。1942 年 8 月,在缅甸遭到失败的*中国远征军一部退往印度兰姆珈集 结,成立中国驻印军总指挥部,由中国战区参谋长史迪威任息指挥,罗卓英 副之(后为郑洞国)。以后又从国内调去一批部队,在兰姆珈接受美式训练 与装备。编为新第二十二、第三十、第三十八师,后又扩编为新一、新六军。 辖 5 个师。1943 年 3 月起,掩护修筑雷多公路。1944 年发起缅北攻势作战, 8 月攻占密支那。次年 1 月在畹町与滇西远征军会师。4 月,重新打通从腊戍 至昆明的缅滇公路。随即奉调回国。
中国派遣军 大战时日本侵华陆军。为加强对侵华陆军在战略上的统辖 和指挥,1939 年 9 月 4 日,*日本大本营决定成立,23 日下达战斗序列。* 西尾寿造任总司令宫,板垣征四郎任总参谋长。总司令部设于南京。10 月 1 日起行使统帅权。下辖华北方面军和第十一、第十三、第二十一军及第三飞 行集团,第二十一独立飞行队,总兵力约 85 万人。工 940 年 2 月 9 日撤销第 二十一军,成立华南方面军及第二十二军(同年 7 月 1 日调归大本营直辖)。 1941 年 7—8 月间,撤消华南方面军,编组第二十三军,编入其战斗序列。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兵力减至 50 万人。1944 年 2 月 10 日将第三飞行集团改 编为第五航空军。1944 年 8 月 26 日新设第六方面军(辖第十一、第二十三 和第三十四军),家属其下。1945 年 5 月第五航空军调往朝鲜,仅留下第十 三飞行师团一部,继西尾寿造之后,总司令官为*烟俊六(1941—1944)、冈 村宁次(1944—1945)。1945 年 9 月 9 日冈村宁次在南京向中国政府投降。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