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 年获苏联元帅衔。同年继格列奇科任《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十二卷) 总编委会主任。
乌日策共和国 1941 年南斯拉夫反法西斯抵抗组织所建立的解放区。* 南斯拉夫七月起义后,西塞尔维亚形成以乌日策(уЖице,—译乌日采) 为中心的解放区,面积 1.5 万平方公里,人口约 100 万。9 月南斯拉夫共产 党中央和人民解放游击队最高司令部均设于此,成为全国抵抗运动的中心, 被称为“乌日策共和国”。解放区人民通过选举,建立起各级人民解放委员 会。为抗击法西斯军队,修复铁路,发展生产,制造武器装备,支援解放战 争,保障人民生活。同年 11 月德军攻入解放区,人民武装主力转入波斯尼亚, 该解放区遂不复存在。
乌克兰方面军 苏联战略战役军团。1939 年 9 月,为进军西乌克兰而 由*基辅特别军区的部队组建。编有 3 个集团军。各集团军以坦克和骑兵部队 组成快速兵团。9 月 17-25 日迅速进至桑河地区。同年 11 月 14 日撤销,部 队复归基辅特别军区。司令为*铁木辛哥。
乌克兰第一方百军 苏联战略战役军团。1943 年 10 月由*沃罗涅日方 面军改变番号组建。初辖 6 个集团军、1 个坦克集团军和 1 个空军集团军。 后陆续编入过 16 个集团军、4 个坦克集团军、1 个空军集团军和波兰的 1 个 集团军、罗马尼亚的 2 个集团军。参加过基辅战役(1943 年)、日托米尔- 别尔季切夫战役、第聂伯河右岸乌克兰进攻战役、利沃夫-桑多梅日战役、维 斯瓦河-奥得河战役、下西星西亚和上西里西亚战役、柏林战役、布拉格战役 等。1945 年 6 月撤销。历任司令为瓦图京(1943.10—1944.3)、朱可夫(1944.3 —5)、科涅夫(1944.5—1945.6)。
乌克兰第二方面军 苏联战略战役军团。1943 年 10 月由*草原方面军 改变番号组建。初辖 7 个集团军、1 个坦克集团军和 1 个空军集团军。后陆 续编入过 4 个集团军、2 个坦克集团军、1 个骑兵机械化集群和 2 个罗马尼亚 集团军。先后参加第聂伯河右岸乌克兰进攻战役、雅西-基什尼奥夫战役、德 布勒森战役、布达佩斯战役、维也纳战役和布拉格战役,1945 年 6 月撤销。 历任司令为科涅夫(1943.10—1944.5)、马林诺夫斯基(1944.5—1945.6)。
乌克兰第三方面军 苏联战略战役军团。1943 年 10 月由*西南方面军 改变番号组建。初辖 5 个集团军和 1 个空军集团军。后又编入过 8 个集团军、 1 个坦克集团军和 3 个保加利亚集团军。参加第聂伯河会战、第聂伯河右岸 乌克兰进攻战役、敖德萨战役。1944 年 8—10 月间,相继参加解放罗马尼亚、 保加利亚和南斯拉夫的作战。后又参加布达佩斯战役、巴拉顿湖战役和维也 纳战役。1946 年 6 月撤销。历任司令为马林诺夫斯基(1943.10—1944.5)、 托尔布欣(1944.5—1945.6)。
乌克兰第四方面军 苏联战略战役军团。1943 年 10 月由*南方方面军 改变番号组建。初辖 6 个集团军和 1 个空军集团军。后陆续编入过滨悔集团 军和 1 个空军集团军。参加梅利托波尔战役、尼科波尔-克里沃罗格战役、克 里米亚战役(1944 年)。1944 年 5 月撤销。同年 8 月再次组建。先后编有 4 个集团军和 1 个空军集团军。参加东、西喀尔巴吁战役、俄斯特拉发战役和 布拉格战役。
5 年 7 月撤销。历任司令为托尔布欣(1943.10—1944.5)、彼得罗夫 (1944.8—1945.3)、叶廖缅科(1945.3—7)。
乌曼-博托沙尼战役 苏德战争后期苏军发动的进攻战役,*第聂伯河 右岸乌克兰进攻战役的组成部分。1944 年 3 月 5 日至 4 月 17 日,由*乌克兰 第二方面军实施。目的是配合乌克兰第一方面军粉碎德军*南方集团军群主 力、解放乌克兰西南各州。战役中同时使用 3 个坦克集团军于主突方向,并 在行进间强渡南布格河、德涅斯特河、普鲁特河等 6 条大河,先后攻占乌曼、 博托沙尼(вотошаии)等重要城市,推进 200—250 公里,进入罗马 尼亚境内。同时与乌克兰第一方面军协同把德军南方集团军群分割为两部 分。
[丶]
文森特(JobnCarterVincent,l900—1972)一称“范宣德”。美国外 交官。默塞尔大学毕业。1924 年来华。1930—1935 年任驻济南、南京等地领 事。后调回国务院任职。1937 年中日战争爆发后,主张对日本实施经济制裁, 增加对华援助。1941 年初再度来华,历任驻上海领事,驻华使馆参赞等职, 1943 年曾暂代馆务。对蒋介石政府消极抗战表示不满。1942 年 11 月,曾在 重庆与中共领导人周恩来会晤。1944 年调任国务院中国科科长。战后初期主 张限制美军干涉中国内战。1947 年后历任驻瑞士公使、国务院远东司司长。 五十年代受麦卡锡主义分子的迫害。被指控有“亲共”嫌疑,遭到解职。著 有《在华治外法权制度》等。
六分仪(Sextant)第一次“开罗会议”的代号。
六·一八演说 1940 年法国沦陷后,戴高乐于 6 月 18 日在伦敦英国广 播公司发表号召继续抗德的讲话。讲话指出:法国的失败是局部的、暂时的; 法国可与英国继续结盟,并依靠美国的资源,在世界大战中赢得最终胜利。
戴高乐在演说中断言:“使我们失败的那些因素,终有一天会使我们转 败为胜。”最后他充满信心地宣告:“不论发生什么事,法国抵抗的火焰不 能熄灭,也绝不熄灭。”演说产主了重大影向,也标志自由法国抵抗运动的 开始。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