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次世界大战大词典_李巨廉/金重远等【完结】(96)

  邓宝珊(1894—1968)中国将领。原名邓瑜。将弁学堂毕业。曾任国民 联军驻陕副总司令。1932 年后,应杨虎城之邀,任西安绥靖公署驻甘肃行署 主任、新编第一军军长。1936 年投中将衔。西安事变时,支持张学良、杨虎 城抗日救国八项主张。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第二十一军团军团长、晋陕绥边 区总司令。赞同中国共产党倡寻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曾数次访问延安, 与陕甘宁边区建立良好睦邻关系,被毛泽东誉为“支撑北线,保护边区”。 1945 年 6 月任第十二战区副司令长官。抗战胜利后,坚持反对内战的立场。 后任华北“剿总”副总司令,为北平(今北京)的和平解放作出贡献。中华 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甘肃省省长、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副主席、全 国政协常委。

  邓振询(1904—1943)中国新四军苏南军政委员会书记。字仲铭。1929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 年参加长征,北上抗日。抗日战争爆发后,任中共 江西省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长。1938 年 1 月赴龙岩,协助邓子恢组建新四军第 二支队。翌年起,历任中共皖南特委书记、中共苏皖区委书记、新四军苏南 军政委员会书记、苏南行政公署副主任。1940 年冬,领导苏南抗日军民反击 日伪军的“扫荡”,收复茅山、江句地区,巩固和发展了苏南抗日根据地。 1943 年 8 月 3 日,遭敌突然袭击,在突围战斗中牺牲。

  邓铁梅(1892—1934)中国将领。原名古儒。辽宁本溪县警察教练所结 业。曾任牡丹江警察分署署长。九·一八事变后,在凤城组织东北民众自卫 军,任司令。同年 11 月,率部攻打凤城县城,全歼日军守敌。后转战辽东半 岛,在丹东、凤城、岫岩、庄河一带开展抗日斗争,共进行大小战斗近百次, 队伍发展到 1.5 万亲人。1932 年 8 月,处死日军来凤城诱降的代表,9 月粉 碎了日军对自卫军根据地的大“扫荡”。1934 年 5 月 30 日,在岫岩县张家 堡因叛徒出卖被捕。在狱中坚贞不屈,同年 9 月 28 日在奉天伪陆军监狱被杀 害。

  邓锡侯(1888—1964)中国将领。字晋康。保定军校毕业。曾任四川省 省长,国民政府军第二十八、第四十五军军长。1936 年升为中将。次年授中 将加上将衔。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第二预备军副司令长官、第四军团军团长, 开赴山西抗日前线。不久任第二十二集团军总司令。所部第一二二师死守滕 县,为第五战区调兵取得台儿庄大捷争取了时间。后历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 重庆行营副主任、川康绥靖公署主任、中央军饺校务委员。抗战胜利后,任 四川省政府主席、川陕甘绥靖公署主任、西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1947 年 升为二级上将。1949 年 12 月 9 日与*刘文辉等在彭县通电起义。中华人民共 和国成立后,历任四川省副省长、国防委员会委员、民革中央委员。

  邓颖超(1904—1992)中国妇女运动领导人之一。周恩来夫人。1925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中央妇委书记。1934 年参加长征。抗日战争爆 发后,先后在武汉、重庆等地从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发动妇女参加抗 战,组织战时儿童保育会抢救战地儿童。历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中共中央 长江局妇委委员、南方局委员兼妇委书记,坚持团结抗战、反对投降分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共中央纪委第二 书记、全国政协主席。

  双叉冲击(Two-ProngedCounter-Offensive)1943 年盟军在太平洋战场 实施的对日战略反攻方向。中途岛海战和瓜达尔卡纳尔岛争夺战后,盟军准 备在太平洋战场实施战略反攻,但高级将领中对反攻路线意见不一。麦克阿 瑟主张沿西南太平洋,从新几内亚到菲律宾的路线;以尼米兹为首的海军将 领则主张取中太平洋路线。1943 年 5 月美英华盛顿会议决定,两路并进最终 汇合于菲律宾,故称“双又冲击”。其战略意图在于分散日军兵力,防止日 本后备力量集中于一线。但由此盟军需有更多的部队、船只、登陆艇和其他 作战物资,因而准备时间较长。

  双强标准(Two-powerStandard)英国海军建设方针的一种俗称。第一 次世界大战前,英国海军建设一直奉行必须“超过世界上两支最强大的海军” 的方针,被称为“双强标准”。1922 年华盛顿会议上被迫接受*一强标准。 三十年代中期,随着德、日、意法西斯国家的对外扩张,英国海军部于 1937 年 4 月提出新的舰队建设计划,规定英国海军必须“超过欧洲和亚洲的两支 最强大的海军”,此为新的“双强标准”。按此标准,英国海军要比*DRC 标 准增加战列舰 5 艘、巡洋舰 30 艘、驱逐舰 6 个纵队、潜艇 27 艘。1938 年 7 月此计划被张伯伦政府否决。

  双十二事变  即“西安事变”。

  双十委员会  即“XX 委员会”。

  双城阻击战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东北军抗击日军的战斗。1931 年 9 月日军占领长春和吉林后,东北军纷纷举兵抗日。1932 年 2 月 1 日,为阻止 日军继续北上,东北军第二十二旅官兵在旅长赵毅指挥下,击溃进犯双城的 伪军于琛澂部,并在火车站伏击日军两列军车,歼灭日军长各部支队数百人。 2 日日军出动飞机和坦克,以优势兵力反扑,东北军伤亡惨重,被迫撤退。 双城失守,哈尔滨门户遂洞开。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