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春秋那些事儿·诸子争霸_江湖闲乐生【2册完结】(177)

  这就是庄王的智慧,战争的胜败不是以杀敌多少来衡量的,就像秦晋之间的崤之战,晋国人将三万秦军全部歼灭,战况之惨烈,手段之残忍,骇人听闻,但是却并没有达到很好的效果,既然不能一举灭掉秦国,杀那么多人又有什么用呢?这样只能加深秦国对晋国的刻骨仇恨,历春秋战国一世,秦国都将晋国和之后的韩赵魏三晋当成自己最大的仇敌,七国争雄,秦国对三晋的打击最为猛烈,究其根源,不能不说“崤之战”是占了其中很大的一个原因。所以说,庄王没有“宜将胜勇追穷寇”,是一个十分正确的战略决策,既然楚国没有实力灭掉晋国,则只要能够让它吃点苦头,以后不敢再惹自己,就已然达到了其战略目标,多增杀戮没有任何必要。诗曰:“柔亦不茹,刚亦不吐。不侮鳏寡,不畏强御。”庄王之谓也。

  第二天,也就是6月15日,楚军的辎重到达邲地,大军则前进至衡雍(今河南省新乡市原阳县)驻扎。衡雍这地方,就是三十五年前城濮之战后,晋文公朝觐周襄王告捷献俘之地,亦可谓楚国国辱之地。今楚庄王以战胜者之身份驾临此地,入住当年晋文公为周襄王修建之华美行宫,此真可谓一雪前耻,好生痛快!

  于是,行为艺术爱好者大臣潘党欲再接再厉,建议庄王将晋军阵亡者的尸体堆筑为“京观”,说:“我听说打败敌军后,要搞个行为艺术给子孙看,表示不忘记武功。”

  所谓“京观”,就是战胜的一方将战败一方阵亡者的尸体堆积在大路两侧,覆土夯实,形成一个个大金字塔形的土堆,用以夸耀武功。这是中国古代一项不那么文明的交战惯例。而“京”就是山丘的意思,其实古代有很多地名叫什么京的其本意都是什么山的意思,比如春秋早期郑庄公就曾经把自己的弟弟太叔段封在“京城”,这个“京城”当然不可能是郑国的京城,否则就乱套了。

  对于这个看起来很“酷”的建议,庄王却表示了坚决的反对,他说:“你不懂。‘武’这个字拆开来就是‘止戈’两个字。武王伐纣。作《颂》曰:‘收起干戈,藏起弓矢。我求懿德,陈于《夏》乐,成就王业而保有天下。’又作《武》曰:‘布陈先王的美德而加以发扬,我前去征讨只是为了求得安定。’国家用武是为了禁暴、息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这七项武德我一项都没有,用什么来昭示子孙后代?用武不是我所追求的功业。古代圣明的君王征伐对上下不恭敬的国家,将罪大恶极者筑为京观,是用这种最重的惩罚来警告奸邪。这场战役中的阵亡者都是为了自己的国君尽忠而死,寡人又怎么能将他们筑为京观呢?”

  庄王是个明白战争真正含义的智者,战争的目的,最终还是为政治服务,一个劲儿地杀戮,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只会增加仇恨和更多的杀戮。可惜后世多少愚者却并不明白这个简单的道理,他们不恤民力,穷兵黩武,为杀人而战争,为战争而战争。蒙古人打下的疆土够广了吧,法西斯杀的人够多了吧,那又怎么样呢?昙花一现罢了。

  因此,庄王下令将晋军阵亡者妥善埋葬,并在黄河边上祭祀了河神,修建了楚国先君的神庙,报告战争的胜利,然后回国。

  这才是一个真正的霸主所应该做的。

  楚国的重拳终于彻底击倒了晋国这个壮汉,裁判从一数到十,宣布庄王胜利。郑襄公和许昭公欢呼着鼓掌跳跃起来:“老大万岁,以后小弟我们就跟着你混了,晋国那些家伙,空长了一身肉,中看不中用!”

  场景十六:后事。

  楚军退后,晋国的残兵败将也在当年秋天回到了绛都。作为军队的最高行政长官,主帅荀林父没有推卸责任,而是老实地向晋景公承认了错误,并请求对自己处以死罪,景公没有多作考虑就答应了,黑锅总是要有人来背的,何况荀林父在这场大战中的表现也的确不咋地。

  其实荀林父被治罪最大的受益人就是士会,士会在战场上表现优异,荀林父死后,他极有可能会被提拔上来接替晋国执政的位子。可是士会作为晋国的一代贤臣,却并没有为了个人利益而落井下石,而是出人意料地为荀林父求起情来,他举了城濮之战楚王逼死成得臣的例子说明杀掉重臣只会增加敌国的胜利,并说:“荀林父进思尽忠,退思补过,是能捍卫国家的人,主公怎么能杀他呢?他这次失败,就如同日蚀月蚀,怎么会损害日月的光明呢?”一席话,让景公不但赦免了荀林父,还让他官复原职,戴罪立功。

  士会虽然没能得到提升,但他的品德和才能在晋国却是有目共睹,四年后(公元前593年),荀林父病逝,士会终于修成正果,当上了晋国的中军元帅,并兼任大傅之职(主管刑礼)。

  而在邲之战中表现最为差劲的先縠的命就没那么好了。公元前596年,先縠畏罪潜逃到翟国,招引翟军来攻打自己的国家。晋国发觉后,两罪并罚,杀死了先縠,并将其灭族。

  先氏这个晋国首屈一指的名门望族就这样毁在了先縠这个不肖子孙的手里,忠烈传世的先轸将军若是泉下有知,恐怕也会大哭三声吧!

  邲之战,最终以楚军的决定性胜利宣告结束,至此一战,历庄王一世,晋国再也无法挑战楚国的霸权。总结以上,楚军的胜利是必然的,虽然没有用什么惊人的谋略,但庄王的总体部署井井有条:先遣使侦查晋军的虚实,并佯作求和以争取政治上的主动和松懈晋军的防卫,继而以单车挑战振奋楚军士气并瓦解敌方士气,然后诱敌出击,先发制人,迅速反击,完全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所有的行动,一步一步无懈可击,整个楚军,就像一部运转优良的战争机器。反观晋军,指挥失灵,号令不一,在大敌面前战和不定,是进是退也毫无计划,最后逃跑都逃得那么有个性,又怎么能不失败呢?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