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伍子胥此生虽多杀孽,内心未必就没有“仁”的一面,不过他的“仁”只会针对自己的恩人、战友与同志,对待仇敌,他是从来不会留情的。
我要说,伍子胥或许的确不是个符合中国传统道德观念的仁者,但是骨子里却是个江湖豪侠,恩怨分明笃定。可以说他的复仇有多彻底,他的报恩就有多强烈。当楚平王的屠刀落下时,当吴王阖闾重伤而死时,伍子胥就已经注定陷在了恩怨的轮回中,再也没有了自我。
当年,伍子胥鞭尸复仇后,原以为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什么可以让其努力为之奋斗的东西了,因为吴国并不是他真正的国家,他真正的国家已经被自己亲手给毁灭了,此后他为吴国所做的任何事,只是尽一个朋友和臣子的义务。可是这些年过来,他发现这里早已变成自己的家了,他毕竟在吴国待了三十年,人都是有感情的动物,在一个地方待久了,自然会产生感情,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吴国的命运,已经和他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所以,对于吴军的这次大败,伍子胥的心中十分痛苦。作为一个主事大臣,对上没能保全君主,对下让子弟们遭到刀兵的伤残,他为此伤心自责,日夜哭泣。世上却没有一人能理解他。在世人的眼中,伍子胥永远是个铁石心肠的复仇男、白发恶魔。可是他对这一切似乎一点儿也不在乎,做着自己该做的事情:亲自安葬死者,抚慰伤员。
正是抱着这满腔的自责之心、感恩之心与同情之心,伍子胥披发明志,日夜练吴水兵于太湖之上,并在姑苏山下建立“射棚”,训导士兵射箭之法。据《越绝书》记载,在这段时期,伍子胥一连三年,都没有和妻子家人亲近,一心扑在复仇工作上,饿了顾不上吃饭,冷了也顾不上多添衣服。姑苏山下、太湖岸边,处处可见伍子胥一袭白衣满头乱发四处奔忙的身影,而他那头昭关下一夜白头的长发,已经从漂亮的银白,慢慢变成了暗淡的苍白。英雄迟暮,岁月无情催人老,伍子胥明白,他老了,精力大不如前,所以他更要珍惜现在一点一滴的时间,在这个世上,他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就这样,在伍子胥的不懈努力下,吴军不但战斗力大大加强,而且在檇李之战中遭受重创的吴国海军陆战队也重新建制,且人数已增至十万之众,真所谓兵强马壮,就等着为阖闾报那一戈之仇了。
吴国伍子胥他们厉兵秣马筹备报仇的这三年,越王句践也没闲着,他明白吴越一战在所难免,所以也日夜整兵练武,鼓捣出一支三万人的大军来,并将国都从会稽山地中的句嵊山(今诸暨牌头)北迁到山麓冲积扇的顶部,即今绍兴市平水镇之北的平阳。范蠡说“今大王欲国树都,并敌国之境,不处平易之都,据四达之地,将焉立霸王之业”。意思就是,大王你要跟吴国争霸,待在山沟子里当山大王是没得用的,咱们只有往山下的平原走,依山靠水,尽得地利之后,才能和吴国一决高下。
句践和范蠡的这个策略本来是挺有远见的,宁绍这一片宽广的平原,具有背山面海的形势,距南面不远,就有山林之饶,而平原北缘濒海,又有鱼盐之利。平原上气候暖热,水土资源丰富,如此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正是于越部族可以大力发展的好地方。不过伍子胥和夫差当然不会给他们时间任其顺利坐大,吴王夫差二年,也就是公元前494年春二月,吴国倾全国十万大军,以伍子胥为大将,伯嚭副之,从太湖取水路攻打越国。吴越之间的第二场大战爆发了。
该来的终于还是来了,越王句践于是将文武大臣们全召集了起来,商量如何应对这个自越国建立以来最大的危机。越国君臣对于目前事态的看法,主要分为三派。
第一派就是以句践为首的主战派。他的意思,是想先发制人,拒敌于国门之外,这样就算万一战败,还有退路可走,而不至于坐着等死。
第二派是以范蠡为首的主守派。他说:“不可,臣闻兵者凶器也,今吴强越弱,不到万不得已,咱们千万不能主动出击,依臣看大王您不如坚守城池,跟吴国打消耗战。”
第三派是以文种为首的主和派。他说:“吴之甲兵,天下莫强;伍子胥此人,更是天下英雄。吴国有这样的良将指挥,我们能否获胜并没有把握。依臣看大王您不如勒兵自守,同时用谦卑的辞令向对方求和,大丈夫能屈能伸,退一步,海阔天空。”
总的来说,范蠡和文种对吴越双方的实力还是有比较清醒的认识的。吴国的兵力三倍于越,而且又是伍子胥亲自带队,越国要跟这帮矢志报仇的“拼命三郎”斗,绝对讨不了好。可是句践对于二人的分析,一点儿也听不进去,这别人欺负到自己头上来了,咱们怎么能当缩头乌龟呢?三年前我能干掉阖闾,今天我就能干掉伍子胥,我就不信了,他伍子胥就有三头六臂?
这个时候的句践,还是太嫩哪,年轻气盛,容易犯冒险主义错误,他也不想想,伍子胥可是轻敌好胜的吴王阖闾可以比的?更何况经过檇李之战的洗礼,吴国的军队早非吴下阿蒙,再想跟他们玩类似“集体自杀”的那一套,恐怕是行不通了。
所以句践说:“你们两个怎么能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呢?寡人已经决定出战了,尔等无须再言!”遂悉起全国三万精兵,亲自率领,从会稽山下的固陵军港出发,入太湖,在夫椒山与前来的吴军展开了决战。夫椒山,是太湖中的一个岛屿,也就是今天的太湖西山岛洞庭西山。两军就在这小岛附近的太湖水面上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水战,是为著名的夫椒之战。注意,这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个大规模水战。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