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倒众人推,远古的梦想已经破灭,如今这个世界已经不再相信仁义,这就是现实,残酷而无情的现实。我可怜的宋襄公,你觉悟了吗?
执著的人从不后悔于自己的坚持,想来宋襄公是不会觉悟的,他努力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千年的笑骂是后人的事情,一切已与他无关。他求仁得仁,可以死得其所了。
宋襄公十四年,也就是公元前637年的五月二十五日,一个闷热无比简直就要将人逼疯的午后,宋襄公伤口严重感染,生命垂危。还好,在他弥留之际,所有的宗室重臣与妻儿老小都簇拥在他身边,恸哭着为他送行。
宋襄公用迷离的眼神环顾着周围那一个个熟悉的脸庞:哥哥公子目夷,堂弟公孙固,妻子王姬,太子王臣(瞧他儿子这名字取的,宋襄公的性格展露无遗)……宋襄公莫名地笑了。
他追了一辈子也没能追上齐桓公的脚步,临死一刻,他总算有一点比齐桓公强了。
太子王臣哭着问:“公父可有言以教儿臣乎?”
宋襄公呻吟着说道:“楚为宋之大仇,汝切不可忘。晋公子重耳,仁且得众,成大事之人也。有朝一日,汝当可借其力以抗楚,而报寡人泓水之恨……”
太子王臣含泪答应。
公子目夷在旁也忍不住热泪盈眶,心中暗咐:“主君一辈子糊涂,临死之前,总算是做了一个英明无比的决定,天怜我宋……”
是日夜,宋公兹父中年而卒,一十四载的热血理想,曾几何时的风光霸业,至此全然化作梦幻泡影。他失败了,败得很惨,只能孤独寂寞地在历史尘埃中游荡,魂无所依,永远得不到他所梦想的位置。然而,宋襄公的鲜血并没有白流。他自杀式的拼死抵抗,他近似顽固的执著与勇敢,他强大到离谱的坚守与信念,已经远远超乎了楚成王的想象,并因此引发了楚内部政权的轮替(后文将提及),导致楚军未能乘胜一口气入主中原,华夏诸侯得以从容整合力量,等待新的霸主降临。
从这一方面看,这位“愚蠢”的霸主也对中国历史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如果大家不以成败论英雄的话。其实你要说宋襄公的民族复兴伟大理想完全失败了的话,也不太对,至少它在另一个层面实现了,后来先秦诸子中的老子、孔子、庄子、墨子都是宋人或宋人后裔,他们的思想中有很大一部分就自觉或不自觉地源于殷商文化,他们对于无限制的战争方式也是基本持反对态度的。
另外,世人皆以宋襄公之败为泓水战术失当之故,其实不然,宋襄公之败实在战略,而非战术也。其战略之失误有二。
第一,中原诸侯多为周室宗亲,宋襄公不学齐桓公尊王以图霸,却只欲恢复已亡数百年之殷商故业,诸侯们岂能与他同心?周室封臣却助亡国余孽复兴故业,岂不笑话?
第二,宋处四战之地,四面皆是大国,实无称霸之资,若欲抵挡强楚挺进中原之势,只有放低姿态与华夏各国友好结盟合力抗楚,奈何自不量力争做诸侯盟主,岂不笑话?
故宋襄公精神可嘉,奉行军礼、以仁义之名号召诸侯也无不妥,但唯有战略与外交两项,却是零分交卷,实不可取。
宋襄公死后,宋太子王臣即位,是为宋成公。宋成公依照襄公的遗愿,将他葬在与卫国一水之隔的襄陵望母台附近,一个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春秋霸主,面向着白发送黑发的母亲,永远长眠。或许有国人会在他的坟前发出放肆的嘲笑,但也有人坚信,他的荣誉将永世长存。
与此同时,在宋国去往郑国的大道上,一支由数十辆马车组成的车队正如风疾驰。
为首的一辆马车上,一个重瞳长须的男子按膝而坐,目光如炬,神情从容而淡定。
车窗外,夜空中飘散着浓重的昏暗,阴郁,混乱不堪的气息,但在远处,似有一点微光,照亮路途,指引车队前进的方向。
他,就是宋襄公口中的晋公子重耳,一个天下新的希望。
第三章 晋文践土
1 打不死的蟑螂小强
问大家一个问题,古往今来,历史上谁桃花运最旺呢?征来的不算,要别人送上门的才算哦。
唐僧,错!韦小宝,错!他们都是被夸大了的文学形象,不算真实的历史人物。
那是谁呢,历史上真有这么一个人吗?
还是让我来揭开谜底吧,那就是春秋五霸中的晋文公重耳。
没错,就是他,一个五十多岁了还颠沛流离一事无成的糟老头子,却能老树逢春招来桃花朵朵,屡遭磨难却又次次绝处逢生,我从没见过运气这么好的人。齐桓公晚节不保,霸业一世而终;宋襄公处处碰壁,短短数年霸业破灭;然而晋文公,他大器晚成,竟能在人生的最后时刻真正做到了领袖中原,率华夏诸侯合力将强楚打得满地找牙,从而开创了晋国之后百余年的光辉霸业,中间除了一鸣惊人的南天神鸟楚庄王,基本上无人能动之分毫。
如果要在春秋五霸中选最货真价实的一个,那无疑就是晋文公。他传奇的一生精彩纷呈,有趣得让你没法想象。他简直就是风流版的唐僧,成功版的刘备,尊贵版的韦小宝。
有的时候,历史人物比小说中的人物还要精彩一万倍。
2 内乱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