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9年3月30日,日本兼并琉球王朝,琉球国灭亡。大部分国土改设为冲绳县,北部诸岛则划入鹿儿岛县。
浩罕汗国,中亚地区的封建国家(1710~1876年)。核心地区在包括浩罕、安集延、马尔古兰、纳曼干等城的费尔干纳盆地。19世纪上半叶,经济生活和文化建设出现高潮。与附近牧区、中国、俄国等的贸易关系密切。
1876年初俄国吞并浩罕。}
第二十八章 蝴蝶飞飞曾国藩
【 “亲爱的,你慢慢飞,小心前面带刺的玫瑰。”那只名叫曾国藩的蝴蝶,
面对帝位这一带刺的玫瑰,终于选择了回避,平安降落在历史的荆棘丛中……】
快马送来红旗捷报,令恭王府、紫禁城,乃至整个北京城陷入了狂欢的喜悦之中:4天前(1854年7月19日),曾国荃所部湘军终于攻人太平天国首都天京(南京),历时13年的太平天国燎原大火,基本被扑灭。
但大清中央核心的“二驾马车”––31岁的恭亲王、29岁的慈禧太后和27岁的慈安太后,似乎考虑得更多的是如何消除另一个更大的隐患:手握湘淮百战雄兵、脚踏东南膏腴之地的53岁的曾国藩。
逐鹿问鼎
千里之外,南京大屠杀刚刚退潮。长江航道上拥满了开往湖南的各色船只,据说那都是运载“战利品”的。
曾国藩则忙于处置刚刚于昨天(7月22日)捕获的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这位太平军中最天才‘的将领,随后在大牢中写下了洋洋数万字的“亲历”,痛切地分析了太平天国的兴亡。但恭亲王及世人看到的“亲历”,却是个被曾国落删改了的“洁本”––据说李秀成在“亲历”中劝曾国藩自己称帝,恢复汉家天下。
权力的本质就是影响力。曾国藩其时已经成为大清国最有权势的人物,同时也成为吸纳各种资源的天然磁场。除了李秀成之外,还有很多人希望曾国藩“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有条件的要上,没有条件的创造条件也要上。这些在野史中,无法被证实,也无法被证伪的“劝进”故事,还有好儿个版本:
攻陷安庆后,曾国藩帐下大将彭玉麟被任命为安徽巡抚,在迎接曾国藩时,塞了个小纸条:“东南半壁无主,老帅岂有意乎?”曾国藩阅而变色,急说:“不成话,不成话,雪琴(彭玉麟字)还如此试我,可恶,可恶!”然后把信团起吞下肚去。
攻陷天京后,曾国荃和湘军其他将领们,欲效仿陈桥兵变,制造第二个赵匡胤,给曾国藩来个黄袍加身。曾国藩听说后,“仿徨无措,踟蹰徘徊于室中者通宵达旦”,第二天他告诉老弟说:“人家待我们还好,何忍出此?”
曾家子孙们也有类似的记载。曾国藩幼女曾纪芬就曾说,老家湘乡的工匠唱民歌,歌颂她老爸,有两句就是:“两江总督太细哩,要到南京做皇帝。”
应曾国荃邀请,为湘军撰写英雄事迹《湘军志》的湖南狂生王闿运,据说也劝曾国藩问鼎中原。曾国藩什么都没说,以手指蘸茶水在茶几上写了多个“谬”字,然后走开,让王闿运自己领会。
王闿运是研究和贩卖帝王术的专家,日后在晚清和民初大名鼎鼎的杨度,就是他的学生。杨同学在一首名为《湖南少年歌》里,如此讴歌他的王老师:“更有湘潭王先生,少年击剑学纵横。游说诸侯成割据,东南带甲为连横。曾胡却顾咸相谢,先生大笑披衣下。”终王老师一生,其“销售”业绩都不理想,倒是杨同学青出于蓝,成功推出了一个“洪宪皇帝”袁世凯。王老师晚年很郁闷地自挽道:“春秋表仅成,剩有佳儿传诗礼。纵横计不就,空留高韵满江山。”
防范曾国藩坐大,这几乎是朝野上下一个公开的秘密。1854年,曾国藩率军攻占武昌,咸丰皇帝欣喜异常,要任命曾国藩担任湖北省代省长(署理巡抚)。委任状刚发出,军机大臣祁隽藻就劝阻道:“曾国藩以侍郎在籍,犹匹夫耳。匹夫居闾里,一呼崛起,从之者万余人,恐非国家之福。”咸丰皇帝闻之心惊,立即追发一道圣旨,收回了前面的委任状,改授曾国藩国防部副部长(兵部侍郎)的虚衔。
既要马儿跑得快,又要马儿不吃草,曾国藩在前线的处境一度十分艰难和尴尬。“无土无财,无位无民”,“武不能补千把外委之实,文不能辖府厅州县之官”,更为头疼的是,因为没有地方官的头衔。筹粮筹晌十分困难,备受掣肘。后来,干脆借奔丧为名,撂了挑子在老家静观局势。直到局势日益糜烂,中央不得不同意赋予其地方实权,他才出来工作。
激流勇退
在曾国藩最有可能问鼎中原、逐鹿天下的巅峰时刻,他踩下了紧急刹车。
8月1日,曾国藩获加“太子太保”衔,封一等侯爵,世袭罔替;曾国荃获加“太子少保”衔,封一等伯爵。先后获封的,除了湘军系的人马外,还有恭亲王、文祥等中央大员,李鸿章、官文等其他前线将领,充分体现荣誉属于集体的原则。14天后,曾国藩上奏,请求中央同意裁撤湘军,并且要求停解广东、江西厘金,这等于是自觉交出了兵权和财权。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