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李守贞还以为郭威所部很多都是自己训练过的老部下,受过他的恩惠。这些士兵自从转为禁军之后,苦于军法的严格,又一向骄横,等到了河中,想起老首长李守贞,就会前来叩门奉迎他为新君——这些年来,迎立新君的故实太多了!若干年前,李从厚讨伐李从珂,将士们大多都是李从珂的部下,还不是到了凤翔城下,都倒戈投入了李从珂的部队?更加上射虎舌之“吉兆”、僧总伦之“吉言”、赵思绾之“吉裳”,都在鼓舞他的“异志”,所以他认为九五之尊甚至“可以坐而待之”。但是他没有想到的是:士兵们在郭威那里得到厚恩,都忘了李守贞的旧恩。当郭威的大军集合于城下,挥舞军旗、擂动战鼓,踊跃呼喊,诟骂不绝时,李守贞在城上看到不禁一惊,同时感到了无比沮丧。
郭威麾下诸将都想赶快攻城。但郭威看过河中大城的形势后,做了一个出色的战役决断。
他发表了一通长篇议论:“李守贞是前朝宿将,此人勇猛善斗,慷慨好施,曾屡立战功。与他直接拼杀,损失会很大。况河中大城面临黄河,楼碟完好,墙体坚固,这可不能轻视。他是凭借高城而战,我们是仰面进攻。硬要攻城,就跟领着将士们去赴汤蹈火一样!我哪能那么干!勇气盛衰有时,进攻缓急有道,时机有可有否,办事有后有先。不如先设‘长围’守之。必要使他上天无路入地无门。而我等只须洗磨兵器,牧放战马,坐享食量,温饱有余。等城中没粮了,公私钱财全都枯竭,然后我等推进云梯冲车,逼近他们,飞传羽檄,招降他们。他们的将士,脱身逃死,就是父子也难互相保护,何况在‘长围’中必成乌合之众!至于其他藩镇的叛军,赵思绾、王景崇之辈,只要分兵羁縻,牵制住他,不使来援即可。这一场大战,不值得忧虑。”
“长围”,就是长连城。这个活儿,当初张敬达围石敬瑭玩过,没有成功;李守贞围杨光远玩过,最终围死了杨光远。现在轮到郭威来围李守贞了。
郭威开始征发各州的民夫,人数多时达到二万多人。沿河中大城之外,远远地挖长沟,筑连城,列队把河中团团围住。此举,等于在河中城外,又建起一座外城。郭威的部队按照要塞驻守,分别把守各个营门,但其实都是机动部队。
郭威又对诸将说:“李守贞过去怕高祖(指刘知远),所以不敢奓刺嚣张;但他认为我等从太原崛起,事功似不显赫,心底里有轻视我等之心,所以现在趁着天子年少(指隐帝刘承祐),敢于反叛。我等正该静以制之。”
于是将军旗、战鼓收起来,只沿黄河设置相当于烽火台的“火铺”传递军情,连绵几十里;又派出步卒轮番守护;还派出水军船只停泊于岸边,敌人有偷偷往来的,都被抓获。史称“守贞如坐网中矣”。
相持一个阶段后,李守贞预感形势不妙。
他再一次派出了“蜡丸使者”前往周边邦国求援。郭威捕获的“蜡丸使者”先后多人,有派往蜀国的,也有派往南唐的,更有派往契丹的。李守贞根本出不去。但李守贞给夏州的蜡丸,李彝殷收到了。刘知远之后,李彝殷已经弄不清中原的子午卯酉,他不知道谁是真命天子。就准备支援李守贞,万一李守贞是个真命天子呢?但他派出大军到达陕北时,听说郭威围了城,知道李守贞前途已矣,于是撤退,返回了夏州。李守贞没有请来一处援兵。河中,已经成为孤军,如同围棋中的孤子,只能等待最后被剔除的命运。
郭威这一张大网密密麻麻,事后考察,此役深得兵法“以逸待劳”之神髓。若干年后,赵匡胤征北汉,围太原,也用了“长连城”的办法。
整军纪威震士卒
长话短说,由秋至冬,由冬至春,半年多过去了。河中城里粮草就要吃光了,饿殍越来越多。李守贞日日忧形于色,召来僧人总伦质问他怎么回事:你不是说我“必为天子”吗?有这样当天子的吗?
总伦道:“大王当为天子,人不能夺。但大王所在之地有此一难。等到灾难消磨殆尽,哪怕只剩下大王一人一骑,那时候乃是大王鹊起之时也。”
李守贞想想,还认为他说的对。史上做天子的,哪个不先受一些磨难?
开春的时候,一天夜里,李守贞派遣部将王继勋挑选了能吃饱的精兵千余人,循黄河往南来袭击郭威大营。
找一僻静处过河后,王继勋在郭威这边的大堤上挖坑当作阶梯,攀援而上,进入了营栅,一边放起火来,并大声呼叫。郭威军营里一时有些慌乱,不知所措。但主将刘词神色自若,下命令道:“这都是小小盗贼,不值得惊慌。”
刘词从容率众反击来寇。王继勋战不利,只得退逃。死亡七百余人。王继勋受重伤,算是捡了一条命,逃回城中。
郭威来到这里巡视,刘词出迎,在马前请罪。
郭威给他重赏道:“我所担忧的就是这件事。没有兄台与河中来寇如此健斗,几乎就要被他们嗤笑。但河中寇贼的本事也就到此为止了!”
郭威调查此事,“长围”如此严密,为何李守贞能派人偷袭上岸?后来知道,原来是河中先派出人来到村里卖酒给郭威的巡逻兵,有的还赊欠,不要钱白给。结果大营的巡逻兵很多人喝醉,所以王继勋偷营成功。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