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宋帝国三百年:赵匡胤时间_金纲【三册完结】(154)

  而吴越钱氏,据有苏浙闽全境或一部,历三代五王,近百年间,也是一个厌战的邦国。

  鸩杀大臣事件

  唐末五代,藩镇割据,战乱频仍,但南唐、吴越的战略是保境安民、休兵息战。在邦国建设中,农桑、水利,益民之举常有。故五代之乱,江南偏安。这一片广袤疆域为后来的大宋帝国保留了再生的元气。就历史有机性言,南唐与吴越的厌战、惧战,是利于吾土吾民之举,值得对这俩“软弱”的邦国,特别是李昪和钱镠时代,给予一点温情的理解。

  但在记录中,李昪也有诛杀大臣的案例。

  这是李昪还在叫徐知诰时的事。

  吴国杨行密时有个武将名叫周本。此人骁勇异常,年轻时在山中徒手与猛虎格斗,居然将猛虎格杀。威名传扬,江湖皆知。后来在杨行密麾下,作战时几乎不知道生死。攻城略地,往往遍身是伤,全然不顾。等到战斗结束,他自己烧个烙铁,烫治创口,居然还谈笑自若,就像没有疼痛感觉。所以他的部下对他都很服气。杨行密称王后,周本带兵平定浙江,为吴国开疆拓土,立下汗马功劳。在江西打仗时,他曾以七千人击破数万之众。后唐时,被封为西平王,仍然镇守在吴国,辅佐杨溥。

  徐知诰要“接受”杨溥的“传禅”后,周本已经七十多岁,退休在家。忽然听到儿子跟从朝中大臣奉书劝进,坚决不同意。他不同意徐知诰代替杨溥。

  徐知诰这时候还在做齐王,知道后,在便殿设席宴请诸臣,特意给周本的杯盏里下了鸩毒。周本经多见广,知道这杯酒不是好酒,就拒绝饮用。他的办法是,假装喝醉,然后将徐知诰送来的酒盏拿在手上,又另外取过一壶酒,两下里来回掺和在一起,然后又分成两盏,自己取一盏,进献给齐王徐知诰一盏。

  他说:“陛下千万岁!臣敬陛下酒!陛下若不饮此酒,可不符合君臣同心同德的大义!陛下赐酒,臣不敢奉诏!”

  此言一出,徐知诰马上变了脸色,很久僵着没有话说。这应该是徐知诰一生至为尴尬的时刻。饮下去,俩人都毙命,肯定不能饮;不饮,就证明了酒中有毒,那么诸位大臣知道,就会对徐知诰有了警惕。对徐知诰来说,那将会造成无可挽回的信用危机。但周本已经将生死置之度外,于是,僵着。

  这时,一位优伶名叫申渐高,他知道这件事应该有个结局。他知道应该怎么做,似乎也只有他知道应该怎么做。他想到了,于是决定来做这件事。

  他走上前来,故意说一些诙谐幽默的话头,然后将周本手里的两杯酒自己全部喝了。喝完,装醉,将酒盏酒壶塞到自己怀里,急忙跑了出去。

  徐知诰秘密地让人带着解药去救申渐高,但是,已经晚了,史称申渐高“脑溃而死”,脑袋溃烂而死。

  申渐高之死,是春秋时的士人之风。此中也有大义,他期望用自己的一死劝谏徐知诰不当以此诛杀大臣。

  周本知道徐知诰最后还是由杨溥“传禅”做了新君,不禁愤怒地长叹道:“岂能复事二姓乎?”我乃是吴国大臣,岂能再为二姓服务!

  在极度的忧郁中,周本病逝,享年七十七岁。

  他可能是唯一在李昪篡位活动中“死节”的大臣。

  这件事,还有另外一个版本,故实的主角不是周本,而是徐温的次子徐知询。

  徐知询很早就想取代徐知诰摄政,但他人望、能力都不足。徐温死后,他被剥夺了军政管理大权。

  当徐知诰用一只金杯装了鸩酒给他喝时,跟他说:“愿弟寿千岁!”

  徐知询知道有毒,就用别的酒器平均了两杯酒,跪着献给徐知诰说:“愿与兄各享五百岁!”

  后来的事,有申渐高解决了。

  申渐高,是吴国乐师,善于吹奏三孔笛。

  李昪鸩杀大臣事件,虽然是践祚前的恶习,但也可以看作是人的复杂性所致。人,不是一个面孔;李昪,也不是一个面孔。

  叁 李璟

  李璟从公元943年登基,到公元947年四年间,发动了灭“妖贼”张遇贤、平建州王延政、与吴越“逐鹿闽国”三场战争,先后损兵折将近三万人。战争中占有的建州、福州,最后反而落到吴越手中。李璟实在是心有不甘,早把乃父啮指告诫放到脑后……

  初用兵生擒乱贼

  公元943年,李璟即位,史称“南唐中主”,改元保大。

  龙衮《江南野史》记载,李昪封齐王时,接受了吴国的禅让,做了皇上之后,曾请善相的术士来给自己的儿子们看相。据说相者指着四子李景达说:“此人虽不及于公,但却是一个善持守者。”这人虽然不能达到你所有的成就,但也能够做到守成之君。李昪又令他看长子李璟,相者说:“只恐此人不了公家事。”意思就是李璟不能完成李昪的事业。但李昪没有相信术士的意见,却听从了自己的内心感觉。他喜欢李璟,李璟又是长子,最后还是立了李璟为太子。

  李璟本色是词人。

  按词家说法,传统中国填词者有“三李四人”,乃是唐末李太白,南唐李璟、李煜,宋之李清照也。李璟词传至今日虽然只有四首,但细细观览,可以窥见此人作词确有天分。马令《南唐书》引一个说法,说李璟少有至性,怀高世之量。曾命人在庐山瀑布前建构一个书斋,为他日终老之计。于此可见,李璟实在也是一个风流才子、性情中人。文学史论此类事甚详,这里按下不表。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