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宋帝国三百年:赵匡胤时间_金纲【三册完结】(227)

  这类记录,我不信其为真。如果老赵真有造反之心和具体安排,陶谷这么做,岂不是预先泄露了“谋反、叛逆”的惊天预谋?太祖践祚,岂不成了一场事先张扬的造反大案?谁敢这么做事?所以,只须付诸常识,即可以看穿作伪。

  那么,这类“作伪”为何会出现?

  我倾向于认为,正因为陶谷有袖中摸出“退位诏”这类自作聪明的举动,于是有了记录中的“附会”。在为老赵饯行的历史现场,陶谷可能向老赵敬酒,于是在后来的传播中,他被好事者“塑造”为“预先知道图谋的人”。但也正是这种“预知”行为,在重行思想、推断往事时,可以看到:故实未必真实,但用来界定陶谷“自作聪明”的人物性格,确是异常准确的。

  天子践祚“大赦天下”

  天子践祚,几日之内,依礼应有“大赦天下”之举。

  老赵践祚第二日,驾临东京汴梁明德门,首先宣布大赦。明德门下,是一个城内的广场。此前一日,有司设立文武百官、皇亲及蕃国诸州朝贡使、僧道耆老等,位于明德门外,作为大赦现场的嘉宾见证这一历史时刻。主持礼仪的太常官准备了各种大赦礼所需的乐器,包括钲鼓等。这天,刑部从御史台、开封府那里得到京城系囚的名单,记录后,准备文件,等待。太祖车驾来到明德门后,进入帐幄,改穿常服。

  群臣就位后,皇帝登楼,即御坐。

  枢密使、宣徽使分班侍立,仗卫如仪。

  通事舍人引群臣从御座前迤逦行过,再拜完毕,各归各位,就坐。

  侍臣宣布:“承旨。”

  主管礼仪的通事舍人到楼前,侍臣传导皇帝敕令:

  “树金鸡!”

  通事舍人退,回到自己所在的位置,宣付下一程序给有司,“树金鸡”,完事后,太常击鼓,囚犯们开始集中。少府监指挥人在楼东南隅树立鸡竿。

  “金鸡”是一支高竿,高达七丈,金鸡高四尺,在高竿顶端。黄金装饰鸡首,鸡口衔绛色布幡长七尺,有彩盘承接。高竿自顶而下,四周有绳索向四面拉去,到地下,分四面用木钉钉住。这四根绳索有稳定高竿的作用,令高竿在任何方向都不至于倒掉。这时,有专门的“竿木伎人”,沿着四根绳索攀援,争着爬上高竿顶部,要从鸡口中取下所衔绛幡。首先争得的伎人,手举绛幡向众人展示后,高呼万岁。

  明德楼上,则以红色的绳子贯穿木鹤,有人装扮成仙人乘坐,捧着皇帝的制书,循绳而下。到地面,有一个巨大的画台承接木鹤。有司取过他“降下”的制书,放置到预先准备好的案子上。

  这个制书,就是《赦书》。这时,有官员承旨,手捧《赦书》,宣告要将这份《赦书》给付中书门下也即国家政事部门,再由中书门下转授通事舍人。

  通事舍人手持《赦书》高声宣布:

  “有制!”

  群官闻言,马上离开座位,再拜。

  通事舍人开始宣读《赦书》。

  完毕,将《赦书》还授中书门下,转付刑部侍郎,承制释囚。

  群官称贺。

  礼官进来到楼前,承旨宣达皇帝口令,完毕,百官又拜,行大礼蹈舞而退。

  赦文无非说皇上受命于天,应有仁慈之念。之所以成就天下,不仅有武略,还有文治,现在应该顺从天道的精神、黎民的愿望,大赦天下。

  以后还有大典,祭祀天地神祇的郊祀礼,也要大赦,一般也遵用这种仪式。

  “树金鸡”是大赦天下的天子仪仗。是属于“帝”这个规格的礼制。南唐从后周时代由“帝”降格为“国主”也即“王”位,不能继续使用“树金鸡”的礼制。但后主李煜登基后,有一次大赦,在金陵(今属南京)登楼,将囚犯召集到临时设置的“金鸡”形状高竿之下,而后宣布国家赦免诏书。百官、父老齐集,有司击鼓千声。大赦令下,囚徒感激涕零。南唐后来讨好大宋时,更直接用大宋年号,但在大赦礼中,还是用了“树金鸡”的仪式。

  名分所在,这事让太祖赵匡胤老大不高兴。

  有一次南唐派来使者陆昭符恳求大宋不要攻打南唐。老赵厉声斥责南唐的“金鸡”之事。陆昭符是个口才相当了得的人物,听到老赵责怪此事,就故意轻描淡写,并带着开玩笑的语气说:“那哪里是什么‘金鸡’啊!那是‘怪鸟’!”

  老赵听后大笑,也就不再继续追问了。史称“昭符之对,虽涉滑稽,而能取悦上情,免其君负僭上之责,亦其忠也”。陆昭符的应对,虽然涉及滑稽取笑不那么庄重,但能取悦大宋皇帝的心情,免除了南唐后主李煜要承担“僭伪”的责任,也算是一种忠诚。

  赵匡胤践祚,赵普居功甚伟。

  此人称得上是“赵匡胤时代”第一名相。

  他是大宋太祖太宗两朝大臣。

  史称此人“半部《论语》治天下”,一生没有把《论语》读完。他是真的不怎么读书的人物。宋人文莹《玉壶清话》说,老赵都看不得他不读书的样子,但是他确实是做事有判断力,帮着老赵拿了很多大主意,当然也有馊主意。但朝中官员读书人越来越多,衬托得赵普跟个乡巴佬似的。有一个大臣卢多逊,一直与赵普不和。乾德初年,赵普做枢密使,卢多逊为翰林学士时,一日同来奏事。老赵刚刚改元乾德,很高兴。他很喜欢这两个字,认为这个年号从古未有,就向臣下们讲述这个年号多么多么好。赵普跟着在旁边称美。卢多逊缓缓道:“此伪蜀时号也。”这是伪蜀(前蜀)时的年号啊。老赵大惊,赶紧令人检史查对,果然,是四川蜀国曾用过的年号。有气没地方撒,就拿着毛笔跟赵普说:“你过来,你过来!”赵普过来,老赵笔蘸浓墨,在赵普脸上抹花脸,一面抹一面道:“你怎么能学学,跟人家卢相一个样!”赵普尴尬地挨了一脸墨汁,一个晚上没敢洗,第二天来“奉对”,还带着花脸。太祖看着好笑,让他洗了。赵普与卢相本来就有芥蒂,此事之后,过节更深。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