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宋帝国三百年:赵匡胤时间_金纲【三册完结】(267)

  元佚名《宋史全文》也引吕中的话评价太祖“侵削藩镇”事,说:

  以酷吏主财,则取民必峻:以武夫主刑,则用法必严,此太祖所以命儒臣主财、士人典狱也,知所以培国脉而重民命欤!

  用酷吏执掌财政,那么榨取士庶一定很严厉;用武夫执政刑罚,那么适用法条一定惨烈;这就是太祖为什么要任命儒臣来主管财政、任命士人来执掌刑狱——太祖真是很懂得“培国脉而重民命”啊!

  “培国脉而重民命”,培植国家的命脉而重视庶民的生命,这是圣贤人物永恒的军政目标,也是大宋帝国太祖赵匡胤终生的天下目标。他一生的军政诉求在此、用意在此。

  但需要重复的是,老赵对边防将军的“久任”之道。

  宋初边防任务极重,老赵一方面将各个藩镇的财政收归朝廷管理,一方面又给予边关将帅较大自主权,表现了政治家出色的灵活性。

  首先,他量才起用,边关守将各得其人,令其才有所用。

  其次,他对守将在京眷属抚之甚厚,令其个个心存感激,无后顾之忧。边将每次来朝,太祖必召对,命坐,赐以饮食,颁赏之丰厚异于常人。

  再次,凡军中事,政策放宽,许从便宜。

  最后,在财务政策上,也尽量向边关倾斜,边镇方面的盐铁酒这类专卖,虽然由转运使管理,但所获之利润,朝廷不回收,一律赠予边将。边关贸易之类,免所过征税,所得利润也赠予边将,鼓励守帅将这笔收入用于边防,令其招募骁勇以为爪牙。

  这方面,赵匡胤是有自觉意识的。边关税收归边关,朝廷收入就会减少,但他宁肯俭约度日,也不肯废掉这一政策。他曾经对近臣说:

  “安边御众,须是得人。边关镇守如能懂我的意思,我必优恤其家属,厚其爵禄,多赠他们公钱及所属州郡的税利。以此要他们招募骁勇,以为爪牙。这是需要银子的。钱财丰盈,必能做成这一件大事!如此,朕虽减后宫之数,极于俭约,以备边费,亦无所惜也。”

  这样一来,边臣大都富于财货,得以重金养募死士,使之为间谍。于是洞悉藩情。每当边敌入寇,必能先知其来,可以预为防备,设伏掩击,往往能够获胜。史称“自此累年无西北之虞”。如此,大宋得以腾出人力物力财力,尽力于东南。为日后取荆、湖、川、广、吴、楚之地,预先做好了政治军事和财政准备。

  肆 荆南·武平·后蜀

  大宋国祚初定,有地方政权荆南、武平、后蜀苟延残喘、祸害一方。荆南高保勖恣意荒淫,武平张文表谋逆作乱,后蜀孟昶弃善背德置民于倒悬。为解决这些问题,老赵一度御驾亲征,宋师行处,还各方百姓以安宁。

  高保勖的荒淫之举

  大宋之南,约略在今湖北、湖南二地有两个地方政权。一个是“荆南”,一个是“武平”。

  “荆南”,又称南平、北楚,都江陵(今湖北荆州)。属于“五代十国”中“十国”之一。所辖三州均在今湖北秭归、宜昌一带,国土狭小,实力孱弱。其国,北、南、西、东分别为后周、南楚、前蜀后蜀、南唐诸国环绕。

  “武平”,又称“武平军”或“周行逢政权”,历史上不属于“五代十国”,它是“十国”之一“南楚”的后身。“南楚”的创立者是一个叫马殷的藩镇军阀,被后梁封为楚王,都潭州(今长沙)。末年被南唐攻灭。但楚将刘言又起兵击败南唐军,继续据南楚原地成一独立王国。再后来,刘言被部下杀死,周行逢执政,故又称“周行逢政权”。治所在朗州(今湖南常德),所在地史称“武平军”。“武平军”一般被列入割据政权,不仅不算“正朔”,连“闰出”也不算,就是个临时的节度使独立王国。“武平”所辖地,基本在今湖湘一带。

  “荆南”与“武平”,史上合称“荆湖”。

  五代十国之外,像武平军这样的割据政权先后有十几个。

  赵匡胤立国后,即有混一寰宇之志。他一直在等待机会。征潞州、平扬州之后,扫平“荆湖”的机缘终于来了。

  荆南节度使高保融病逝。像五代十国时期的藩镇权力再分配一样,高保融临终将荆南政事交给弟弟高保勖,并草成文书向大宋请命,也就是要求大宋承认高保勖为新任荆南节度使。老赵本来已经开始施行文官治理地方的政策,但是此际,出于“羁縻”策略,还是答应了高保融的保奏。史称“以荆南行军司马、宁江节度使高保勖为荆南节度使”。几个月以后,这位节度使又暴病而死,他哥哥、高保融的儿子高继冲执掌荆南政事。

  高保勖虽然在位只有二年多,却出奇地荒淫,把荆南搞得乌烟瘴气。

  此人估计患有精神分裂症或颞叶癫痫,是一位性倒错患者,史称“性淫恣”。他经常从市上召来娼妓,选健壮士卒,在府署做性交表演,他则与姬妾们在帷帘后面共观笑谑。在宫廷里公开杂交宣淫,史上记录除了南朝就是五代。南朝有宋废帝刘子业,五代有南汉两位土皇上和这位荆南节度使高保勖。食色固然是人之天性,但不加节制即背离天道;君王公侯,有此“淫恣”,尤为大恶之一。因为身居君位,特别容易“引领时代潮流”。高保勖这么折腾,上行下效,举国效法衣冠禽兽,于是成“亡天下”之势。此人又好营造台榭,极尽土木工巧,弄得荆南军民人人都有怨言。高保勖的记室孙光宪劝谏他说:“宋有天下,四方诸侯都已经心服口服;你看人家下来的诏书,都符合仁义之道,这是汤、武一般的君主啊!公应该克勤克俭,勿奢勿僭,上以奉朝廷,中以嗣祖宗,下以安百姓;若纵佚乐,这可不是福音啊!”高保勖不听。他的短寿死去仿佛遭遇天谴。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