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宝六年四月,老赵又派遣卢多逊为使节,赴江南庆祝李煜诞辰。
卢多逊到江南后,很得其臣主欢心。回来时,将船停在渡口,使人对国主李煜说:“朝廷重修天下舆地图经,我史馆独缺江东诸州地图。愿各州求一本回去,请国主玉成此事。”
国主李煜马上令人缮写各州地图,还命中书舍人徐锴等人通夕校对,务求准确无误。然后将定本送给卢多逊。卢多逊这才离开南唐。从此江南十九州的山川形势、屯戍远近、户口多寡,已经尽在大宋掌握之中。
史称江南国主“天性友爱”,兄弟李从善在大宋被留,他很悲哀,因为这件事,他的很多岁时节庆宴会都停止了。据说他常常登高北望而泣下沾襟,还亲自写了《却登高文》来纾解内心的忧伤。李从善的王妃也多次到后主这里找他要丈夫,来了就号哭。以至于后主听到她来了,就赶紧藏起来。李从善的妃子忧郁而卒。李煜万般无奈,派遣常州刺史陆昭符入贡,亲自写了手疏求老赵放兄弟李从善归国。
老赵不许,但将李煜亲笔写的手疏给李从善看,算是作为一种慰抚。
李穆下金陵劝说后主
陆昭符在江南时,与大臣张洎有矛盾,老赵已经知道这个关节,就在一次聊天时,从容地对陆昭符说:“你们邦国那个弄权的小儿张洎为何不来入使?你要是回去,可以传朕诏谕,令他来一趟,朕想看看这是个什么人物。”
陆昭符听说这话,吓得不敢回去,怕得罪张洎惹祸。从此没有回江南。
不久,老赵又封赏了李从善的掌书记江直木为司门员外郎,通判兖州,其他僚佐也都有封赏。
卢多逊要求图画江南诸州地图后,李煜渐渐明白大宋南伐的意图,于是遣使中朝愿意接受大宋封册。这意思就是想要南唐正式成为大宋的附庸。但是老赵想的是天下一统,是要推行汉唐以来的郡县政制,故没有答应李煜所请。同时还派出了阁门使梁迥出使南唐,对李煜说:“大宋朝廷今冬有柴燎之礼,国主何不前来助祭?”
柴燎之礼,就是祭天的仪式大典。
史称李煜“唯唯不答”。
梁迥回朝,老赵最终下了决心:讨伐南唐,统一中国。
当初有个名叫樊若水的人,南唐举进士不第,上书言时事不报,于是心存怨恨,打算投奔中朝。他先在采石矶(今属安徽马鞍山)附近假装钓鱼,以小船载丝绳,先在南岸系到桩子上,然后驶船到北岸,据此而度量长江的宽度。这样做过几十次往返,得到了险要处的水面宽窄数据。然后来到汴梁,自称有奇策可取江南。老赵很高兴,又派学士院来试他的学问,赐及第,授官舒州团练推官,召为赞善大夫,派他到荆湖。荆湖守军按照他的方策,造大舰及黄色、黑色龙船数千艘,准备以此排阵为浮桥。
吴越王钱俶正好派遣元帅府判官黄夷简入贡,赵匡胤对他说:“你回去以后告诉你家元帅,要训练甲兵。江南倔强不朝,我将发师讨之,元帅当助我。这期间,不要被他人谣言所迷惑。”
老赵还在开封城内最好的地方,熏风门外,建筑最好的府邸,史称“连亘数坊,栋宇宏丽”,这些府邸都是精装修,里面的生活用品一应具备。建成后,他召吴越来使参观,对他们说:“朕数年前就开始仿照南方风格建造这些府邸,今赐名‘礼贤宅’,专门用来安置李煜,还有你家主人。谁先来朝就赐给他。”
这一番话对吴越也是一个震慑。
等到黄夷简辞归时,老赵给了他和钱俶重重的赏赐,并告诉他准备出师的时间,如果李煜不来朝,吴越就要配合中朝一起动手。
当年九月,赵匡胤又命颍州团练使曹翰领兵先赴荆南,复命宣徽南院使曹彬、侍卫马军都虞候李汉琼、判四方馆事田钦祚也准备择日领兵跟进。
大宋太祖赵匡胤已经分派好诸将,但还没有找到一个出师之名,就打算再次派人到江南请李煜“入朝”。
卢多逊推荐右拾遗李穆过江。他说李穆操行端正,临事不以死生而变节,这次出使江南有“宣战”的意味,凶多吉少,李穆前行比较合适。
老赵即派李穆前去。
李穆到金陵后,几乎已经说动了李煜,但南唐光政使、门下侍郎陈乔说:“臣与陛下俱受先帝顾命,今往中朝,一定被扣留。那时,如何面对社稷?臣虽死,无以见先帝于地下了!”
清辉殿学士、右内史舍人张洎也劝国主李煜不要入朝。
当时国政就掌握在陈乔与张洎手中,国主对这二人深信不疑。于是按照二人意见,“称疾固谢辞”,说自己有病坚决地辞谢了赴朝的意见,并且说:“谨事大国者,盖望全济之恩。今若此,有死而已。”我将谨慎恭顺地事奉大国,期望能有保全我江南的大恩。现在要我入朝,只有死路一条。
李穆很诚恳地对李煜说道:“入朝与否,国主自处之。然朝廷兵甲精锐,物力雄富,恐不易当其锋也。宜孰计虑,无自贻后悔。”入朝还是不入朝,请国主自己忖量。但是朝廷兵甲甚为精锐,物力甚为雄厚,恐怕江南不那么容易当得了朝廷的锋芒。应该认真谋划,不要到时候,自己做事自己后悔。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