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南,又称南平、北楚,是“五代十国”的“十国”之一。由高季兴所建。高季兴在后梁时被封为荆南节度使,成为一代藩帅;后唐时又被封为南平王,成为一代君王。荆南只有今日荆州、秭归、宜昌三地,国土狭小,实力也弱。高季兴在后唐时,多次索要地盘,想扩大领地,惹恼后唐,发兵来剿,反而侵削了他的更多地盘,还罢黜了他的职务。高季兴于是转而投向吴国,甚至到吴国去觐见吴国国王杨溥。被吴国封为秦王。
吴国杨溥做国王,其实是徐知诰执政。高季兴投吴国时,可能是吴国正跟后唐较劲的时候。有一个记录说,后唐曾派谏议大夫薛昭文出使福州,要向吴国借道,走江西。吴国正是杨溥时,徐知诰不同意。吴国一位叫刘信的将军出城来见后唐的使者薛昭文,对他说:“亚次听说过我刘信没有?”亚次,乃是后唐皇帝李存勖的小名。薛昭文一听这货如此无礼,就回答他说:“天子才进占河南,似乎还不知道你这个人。”刘信说:“汉朝有韩信,吴国有刘信。你回去后,告诉你们亚次,应该来我吴国跟我较量一下骑射。”于是斟了一大杯酒,指着百步外的牙旗的旗头,对薛昭文说:“我一射而中,希望以此为你祝寿,否则我也自罚一杯。”说罢,一箭射去,穿过了旗头。
高季兴死后,高从诲执政。吴国又任命高从诲为荆南节度使。但高从诲认为还是后唐更强大,又转投后唐,派人奉表效忠,并进贡“赎罪银”三千两。后唐明宗李嗣源接受了他的归附,几年后,后唐又封高从诲为南平王。
荆南地处南北交通要道,每年都有南部、西南部州郡或小王国,向中原政权进贡,经过荆南,高氏父子都会截留、掠夺,对方指责或发兵报复,他俩再把财物归还。一直这么干,并不觉得丢人。荆南武力也弱,打不过各国,就先后向各国称臣。因此各国都瞧他们不起,称他们为“高赖子”“高无赖”。
骁将郭金海
再说安从进,他一旦侦知石敬瑭御驾亲征,离开汴梁了,马上起兵。他先派出精骑北上进攻邓州。此地距离襄阳不足两百里。
石重贵、和凝听说安从进反了,并不惊慌,当即取出石敬瑭留下的空白诏书,填上“张从恩”“焦继勋”等人的名字,令他们率军从汴梁南下,采用大迂回战略,做出从南部包抄安从进的姿态。
安从进袭击邓州不克,转向东进,去攻湖阳,走到一个叫花山的地方,不料忽然遇到张从恩和焦继勋的朝廷大军。安从进做梦也没有想到朝廷大军会这么快就出现!仓促布阵,应战。
焦继勋麾下有一骁将名郭金海,此人过去曾经在安从进部下做骑兵头目,安从进待他也很优厚。此人是蕃将,胡人,善于用枪,而且拳脚过人,特别喜欢打仗,俗话说就是“有战斗热情”,总想立功。当时两阵相去有几里地远,安从进带领几百名骑兵向前,离晋军阵地大约百步远地方站住,高声呼叫郭金海。郭金海一个人鞭马出阵,距离几十步远站住,自报家门说:“我就是郭金海。”
安从进很诚恳地对他说:“金海安否?我过去一直待你很好啊!你居然不知道报恩,今天居然赶来跟我厮杀!嗯?”
郭金海应声答道:“朝廷一直看好大王您,什么地方对不起你啦?大王今日造反,没办法,金海我过去在大王帐下,现在给您留一箭之地,大王回去就是。如不回去,且吃我一枪!”
安从进没有退回的意思,还想说什么,但郭金海已经提枪鞭马,迅速地向安从进奔来。张从恩大军也同时一声呐喊,如俗话所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安从进扑来,一时间呐喊之声地动山摇。安从进临场犯了大忌:他怕了。他这一怕不要紧,全军夺气,于是,两师相接,襄阳兵已经没有了精气神,史称“大为金海所破”。郭金海重创襄阳兵。
焦继勋压阵,大军兵临城下,在城外筑起城外城,一个营寨接着一个营寨,将襄阳围得水泄不通。
一个月后,晋军开始攻城,郭金海又奋勇当先,但城上“矢下如雨”,攻城不利,郭金海也被飞矢多处射伤,被人扶着回到营里。
第二天,安从进打算用计谋离间郭金海和张从恩,就从城上坠下一个筐篮,里面有金瓶,金瓶有酒;又有金盒,金盒有药。然后城上高呼郭金海。郭金海知道后,带着伤费力前往。
城上人很温柔地对他说:“我家大王知道你中箭伤势很重,心疼啊!现在赐给你金瓶酒药,你去用,好好养伤啊!”
郭金海乃是胡人,不读书,也不知啥礼仪,也没有啥心眼子,就是贪利,于是取了金瓶药酒回到营中服用。而且他觉得这事很正常,也不跟统帅张从恩等人汇报。这样一来,不得不让统帅部怀疑他通敌。
事情报到石敬瑭那里。石敬瑭念他有花山之功,不加罪,城下就给了他一个金州团练使,他的原部下将士都分配给了别人。郭金海等于被剥夺了部分权力,心情不佳,最后死在金州任上。
喜欢读书的武将
襄阳前线,到了这年年底,石敬瑭又做出战略调整,派出大将高行周为南面军前都部署,也即讨伐山南东道前敌总指挥,并封为知襄州行府事,以张从恩为监军。同时又命荆南与南楚出兵共讨襄阳。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