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谓说这个事,来与安审琦比较。
据说安审琦曾经有一夜,烛光下,隔着帘幕,恍惚看到有奸夫偷偷地溜出宅中。但安审琦不知此事应如何处理,声张吧,坏了自家名声;不声张吧,咽不下这口腌臜之气,只在烛光下按着自己的两个膝盖,叫着自己的名字,叹一声:“叵耐审琦!”我安审琦真是无法忍耐啊!但据说正是因为这一声叹息,让安审琦的爱妾动了杀机。
丁谓对此评价道:“居上位者,对治理小人要选择时机,不如,反而会很快受害。高怀德与安审琦这俩案子,可以作为鉴戒啦!”
五代史,风月奸杀案不多,忙里偷闲,说在这里,也可以考见当时的风俗生态。藩王藩帅,管不住姬妾和部下,也是一景。
符彦伦大摆空城计
且说皇甫遇等虎口脱险,与诸将一道返归相州(今河南安阳)。晋军听说此事,人人振奋,更是钦佩叹服皇甫遇与慕容彦超二将的神勇。
但耶律德光并不死心,并很快就知道了晋军虚实,又马上回师南下。
有一天,晋军正在议论如何固守相州时,赵延寿带领的数万契丹骑兵已经在安阳水北了。
这是一场两头害怕的决战。开始时是晋军怕,后来是契丹怕,后来又是晋军怕,后来又是契丹怕。各自都有面临敌阵虚张声势的时候,也有在恐惧中绝地求生的时候。
晋军曾留五百人守安阳桥,这是安阳河南北的通道,直接通连相州。也即是说,契丹从北而来,要克相州,要先过安阳桥。过了安阳桥,就相当于兵临城下。但当时任检校太尉统帅张从恩认为这五百步兵很难守卫一座孤桥,于是便将他们招入城内。这就等于放弃了安阳河到相州的通道。此时,契丹兵只需要缓缓渡过安阳桥,就可以顺利到达相州城下。而张从恩则带领大军南撤到黎阳(今河南浚县)。相州几乎等于空城。
相州守卫将军符彦伦并不慌乱,他命令城上挥舞旌旗鼓噪呐喊,契丹迷惑,不知城中实情,未敢过河。到了第二天天亮,赵延寿来了,他大着胆子率契丹军过桥渡水,迅即展开,组成钳形阵容,在方圆十几里的战场上,从北、东、西三面,远远地围了相州。北边一营还向南缓缓推进,逐渐逼近相州城下。赵延寿把武装起来的骑兵全部列阵于相州北门下,摆出要攻城的样子。
符彦伦鼓舞五百将士说:“这是胡虏要退走前吓唬人而已!不要怕!”
随即派出这五百全副武装的士卒,在城北列阵以待契丹。
这时,符彦伦等于与契丹在相州城北空地上处于对峙之中。但契丹兵不探虚实,终究没有敢动。与此同时,后晋末帝石重贵已经下诏要禁军精锐,右神武统军张彦泽率兵趋赴相州。赵延寿得到情报,退走。相州神奇地得到保全。
这一次战役,又有远在陕北的振武(在陕西与内蒙古之间)节度使折从阮,在契丹背后异动,他包围了胜州(今属内蒙古准格尔旗),接着又急攻朔州(今属山西)。这就给耶律德光造成了首尾不能相顾的危机。他一定以为这是后晋全部战略的一部分,是预先规划好了的行动,其实是中原将士的主动性战略配合。
折从阮,就是后来戏曲舞台常常说到的佘太君的祖父。佘,即折(音舌),有说法认为是折姓后来改为佘姓,也有说法是佘姓正宗说法当为折姓。折从阮的儿子折德扆,后来又在与中原联合中立功,此为闲话、后话,表过不提。
草原“铁鹞”进军晋营
这时,出帝石重贵病情略见好转,他说:“现在不是我睡安稳觉的时候!”开始强打精神部署诸将出征。
北面副招讨使马全节等人发来奏章告知:“据契丹降者言,虏众不多,我军宜乘其散归北方之时,大举径袭幽州!”
出帝相信这个情报的真实性。于是在全国各道(道,当时的省级行政单位)征兵,又下诏告知天下:晋帝亲征。几天后,从大梁也即汴梁出发。史上每论及帝王从汴梁出发亲征,总要用到很有气魄的四个汉字:“帝发大梁”。皇帝从大梁发兵征讨。
二月,出帝石重贵到达滑州,命安审琦屯邺镇。又到澶州,命马全节诸军按谋划好的节奏顺序依次北上。
赵延寿退兵直到山西大同,他用老弱兵赶着牛羊经过祁州(今河北安国)城下时,当地刺史沈斌上当,以为契丹兵不过尔尔,于是自领少数兵勇守孤城,派祁州主力出城攻击。赵延寿乘城里大军出去十几里地后,知道城内空虚,迅速集结早已埋伏好了的精锐骑兵夺取城门。两军在城门之下苦斗,沈斌站在城楼上指挥,赵延寿对他喊话道:“沈使君,你我是老相识了,古人说得好:‘选择祸害要选择小的’,事已至此,干吗不早早投降!”
沈斌道:“你父子因为失算陷身胡虏,投降倒也罢了,现在还忍心率犬羊摧残父母之邦!你不认惭愧和羞耻,反有骄矜之色,这是为何?我沈斌即使弓折矢尽,宁可为国捐躯,死也不可能效仿你的所作所为!”
城陷,沈斌自杀。
五代史中,少有死节之士。我行文中,凡遇此类人物,一般不惜笔墨,彰显人伦大义。
晋军攻打契丹时,连下数州,俘获赵延寿的降卒数千人。降卒中有人提供了一个重要情报:“晋军攻取了好几个州,契丹主知道后,正在率众南向,约八万余骑,要收复诸州。估计明晚左右就到了,应该早为防备。”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