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和珅:二号人物_纪连海【完结】(4)

  其实,这真是大错而特错了。

  那么,真实意义上的和珅应该姓什么、叫什么呢?

  和珅姓“钮祜禄氏”,原名善保,上学以后才由学校的先生改名叫和珅。“和珅”是其满语名字的音译,如果直译成汉文应该是“三纲之纲”的意思。当然,如果单纯按照汉语的字面意思来解释,那就完全是另外的一层意思了:“和”的解释有很多,不用细说了;而“珅”字,据《集韵》的解释,是“美玉”。

  也就是说,他的全名应该是叫“钮祜禄.善保”,后来改名字叫“钮祜禄.和珅”,故其全名应该是叫“钮祜禄.和珅”。在本书后面的内容里,我们为了方便起见,就直呼其名为和珅。

  “钮祜禄氏”,亦写作“钮祜鲁氏”。这是一个满洲人的贵族姓氏,一个很不平凡的姓氏。

  钮祜禄氏家族出了很多的名人,其中最有名的要算和珅了。清初时有额亦都,满洲镶黄旗,清太祖赐号巴图鲁。康熙帝时期有名臣遏必隆。清代后宫中的后妃亦有多位来自钮祜禄氏,乾隆皇帝的生母即是。

  传统上,汉族人的姓一般来讲是一个字,是为单姓,如赵、钱、孙、李、周、吴、郑、王之类;也有少数是两个字的复姓。

  这些汉族人的两个字的复姓的命名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第一是因地名而得,如东郭、南郭、东门、西门、左丘等;

  第二是因官名而得,如司马、司徒、司空、司寇等;

  第三直接来源于少数民族的姓,如宇文、慕容、第五、万俟等。

  清朝的时候,满洲人单姓的很少,一般都是两个字以上的复姓。据《清朝通志.氏族略》称,满族共有姓氏647个,其中十分之三是见于其先祖《金史》中的女真姓氏,还有一部分是以地名命之的,另有一部分满族姓氏则是汉姓。蒙古族投降后金之后,一些蒙族姓氏也成为满洲姓氏中的一部分。这些满洲人复姓的命名原则与汉族人的复姓的命名原则大同小异,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

  第一是因部落名称、地域名称而得的姓。最为典型的如慈禧太后的姓氏“叶赫纳喇”:“叶赫纳喇氏”又被后人简称为“纳喇氏”,也称作“那拉氏”。这其中,“叶赫”是部落名称;“纳喇”是当地一条河流的名称,也就是地域名称。除此之外,还有居住在马佳地方的“马佳氏”、居住佟佳地方的“佟佳氏”(“佟佳氏”是满洲人最大的姓氏,1912年满清政权灭亡后多改姓“佟”)、居住宁古塔地区的“宁古塔氏”、居住乌苏里江边的“乌苏里氏”等。

  第二是直接来源于其他少数民族的姓。如“博尔济吉特氏”等。“博尔济吉特氏”源出于蒙古的黄金家族“孛儿只斤氏”。“孛儿只斤氏”原是蒙古民族的民族英雄铁木真(成吉思汗)的姓氏——也就是说“博尔济吉特氏”的人们原本应该是铁木真(成吉思汗)的直系后裔。“孛儿只斤”的原意为“蓝眼睛的人”——也就是说“博尔济吉特氏”这个姓氏的人们原本应该有一些欧洲人的血统。1912年满清政权灭亡后,原来满洲族和蒙古族的“博尔济吉特氏”已经改姓鲍、包、宝等姓。也就是说,今天满族和蒙古族中姓鲍、包、宝的人,他们都应该是成吉思汗的嫡系后裔。

  第三是以所崇拜的图腾作为姓氏的。最为典型的如和珅的姓“钮祜禄氏”等。

  “钮祜禄氏”家族在大清朝可是一个很大、很古老的姓氏。清朝时期编撰的《皇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里面有关于这个姓氏来源的详细记载。这本书里记载说,“钮祜禄氏”是满洲人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是女真时期就有的一个姓氏。这本书里面还记载说,“钮祜禄氏”原来主要分布在松花江流域、牡丹江流域、长白山山区。

  “钮祜禄”,在满语里原本的意思是一种凶猛的动物——“狼”。“狼”是满族的先世女真族崇拜的最为重要的图腾之一,女真人出于对“狼”的崇拜,而以其为姓氏。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钮祜禄”这个姓氏的称谓曾几度变化:辽代称“敌烈氏”,金代称“女奚列氏”,元代称“亦气烈氏”,明代开始称为“钮祜禄氏”。

  说起来,“敌烈”原本是辽、金时期游牧于今蒙古国东部克鲁伦河下游的一个中国古代游牧部族,亦有迪烈、敌烈、敌刺、敌拉、迪烈、迪烈德、迭烈德、达里底得等翻译名称。

  敌烈部分布在胪朐河(今克鲁伦河)下游南北,西接鞑靼(阻卜),东邻乌古,内分八部,故又被称为敌烈八部。以游牧、渔猎为业的敌烈部可能来源于北朝时的地豆于部。敌烈部与其姊妹部落乌古部并称为契丹北边大部。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在神册四年(919年)征服乌古部后,敌烈部于天显五年(930年)降辽,此后叛服不定。统和十二年(994年),辽圣宗命萧绰与萧挞凛经略之,统和二十二年(1004年),萧绰在敌烈诸部建立镇州、防州和维州三城以镇胁敌烈诸部,并西捍鞑靼。此后,敌烈部方才真正臣服辽朝。辽道宗咸雍四年(1068年),置乌古敌烈部都统军司。寿昌二年(1096年),又将敌烈、乌古部迁于乌纳水。金朝灭亡辽朝后,耶律大石率余众西迁中亚,敌烈部亦有一部分随其西迁,余部降金。金朝后将敌烈部同乌古部东迁至庞葛城(今黑江省齐齐哈尔)。其后,敌烈部逐渐与当地居民融合,敌烈部之名也再不见于史书——代之而起的,是“女奚列氏”这个庞大的部落家族。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