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推背图中的历史_李淳风+袁天罡【完结】(57)

  朱祁镇就马上把那两个家伙给王振叫来了。

  王振指着这俩家伙的鼻子,一通臭骂:什么玩意儿啊你们,啊,皇上的话你们竟敢不听,欺负皇上年幼是不是?来人,把这两个不长眼睛的家伙给我押天牢里去。

  于是兵部尚书和右侍郎就被关了起来。

  初次出手,大展神威,王振的心情好爽,就接着命令小皇帝:还有几个家伙,他们知道兵部尚书心怀不轨,却隐瞒不报,把他们全都叫来打板子。

  于是小皇帝就把那些倒霉的小官全都叫来,由王振下令一通暴打。正打得开心,有人飞跑去把这个消息告诉了老太后。老太后一听就急了,急忙命令停杖,可这边打都打完了,停不停都那么一回事了。

  这下可把老太后气坏了,当即传杨士奇、杨荣和杨溥入朝,指着这仨老头对小皇帝说:这几位老先生你认识吗?

  小皇帝摇头:不认识。

  老太后就道:你不认识不要紧,那我在这里告诉你,这几个人都是先皇为你留下来的辅佐重臣,最是忠心赤胆。

  小皇帝听了后眨眨眼睛,问道:有这么一回事吗?我怎么不知道?

  老太后没理会小皇帝的淘气,继续说道:以后一切国政,你要先和这几位老先生商议,除非这几位老先生同意,否则你不可妄自擅行。

  然后老太后吩咐人将王振叫来,厉声说道:你这个狗奴才,谁允许你欺骗主上,擅自作威作福的?你以为我杀不了你吗?

  只听噌的一声,有佩剑的宫女拔出剑来,架在王振的脖子上,吓得王振屁滚尿流,连连哭叫饶命。

  这时候老太后如果把王振杀了,倒也省心了,甚至说不定大明朝的未来命运也不会像历史上这样倒霉,但是这位老太后却最终没有动手,只是吩咐杨士奇等人说:皇帝还小,不知道这种小人的邪恶之处,今天看在皇上的面子就先饶过他,如果以后此人再敢干预国政,你们就别跟他客气。

  这可倒好,原来这位老太后是个老好人,她虽然知道王振此人必然会祸国殃民,但却不想得罪皇上,把这活留给杨士奇他们来干。

  难道杨士奇他们就傻啊?

  这些老头其实一点也不傻,都是鬼精鬼精的,你老太后都不想得罪的人,凭什么让别人替你顶缸?

  于是王振就幸福地活了下来,并继续干预朝政。

  过不多久,王振与杨士奇、杨荣在宫门相遇,王振走过来问道:朝廷的事多亏了两位,可是你们已经老了,以后有什么打算吗?

  杨士奇回答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杨荣却说:是啊,我们老了,没有办法再效力了,应该选择一些可以担当国事的年轻后辈才对。

  王振听了后高兴地走了,杨士奇责怪杨荣乱讲话。

  杨荣却说:不是我乱讲话,现在皇帝已经厌恶了我们,我们纵然可以互相帮助,但这难道能够改变皇帝厌恶我们的心态吗?一旦大内传出只言片语,要让某人入阁,我们就束手待毙了,也只有先由我们推荐几个品行端正的,那还能够为我们争取一段时间。

  杨荣所说的争取一段时间,是指什么呢?

  未几,杨荣病死,杨士奇病休。

  大明帝国的大麻烦来临了。

  马上!

  老臣子们所要争取的,就是这点点时间。

  第三十象 土木堡惊变及英宗复辟的预言

  象三十 癸巳 巽下坤上 升

  谶曰:

  半圭半林,合则生变。

  石亦有灵,生荣死贱。

  颂曰:

  缺一不成也占先,六龙亲御到胡边。

  天心复见人心顺,相克相生马不前。

  朱元璋死后七十年,太监们卷土重来,夺回了他们曾经失去的一切。

  朱元璋曾在宫中立碑:内宦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但是这块碑却被太监斩掉了,扔到了垃圾堆里。

  王振的时代来临了,从此权力回到了应该掌握它的人手中。

  一言九鼎!

  什么叫一言九鼎?

  公主的丈夫,皇帝的女婿,驸马都尉石景因为骂了家中服侍的小太监,因此被逮捕下狱。

  你不必尊重太监,但必须尊重有权力的人,这是任何一个时代的普遍真理。

  少卿薛宣、祭酒李时勉,因为不尊重王振,下狱身死,家破人亡。

  御史李铎,在路上遇到王振未及下跪,因此被发配辽东铁岭卫服苦役。

  如果只在朝廷逞威风倒也罢了,但王振生性是一个喜欢惹事的人。

  他带着英宗朱祁镇一起惹事。

  比惹事更让人无法忍受的是,只有惹事的本事,没有处理事的能力。

  激变有方,处置乏策。

  英宗和他宠信的太监王振恰恰是这样两个人。

  继续惹事!

  但还能惹什么事呢?

  朝廷百官已经吓傻了,他们除了在王振面前乖乖跪倒叫亲爹——翁父——之外,已经没有什么事可以再惹的了。

  惹百姓?百姓更老实,自古以来总是别人惹他们,他们哪来的胆子惹别人?

  放眼天下,恨无事惹,王振寂寞啊!

  惹遍天下无对手,自古高处不胜寒。

  他那寂寞的目光转向了北方边陲:

  瓦剌!

  也先!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