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历史的曲折,徐霞客所开拓的自然地理学研究的新方向,一度后继 无人。然而他躬行践履的精神,他熔铸着炽烈的爱国主义感情的《徐霞客游 记》,却永垂千古,泽被后人。
中外科学家发明家丛书:薛定谔
薛定谔
20世纪之初的物理学界,是一个群星璀璨的世界,一大批巨星级的科学 家相继开辟了人类从未涉及的新世界。随着量子力学的建立,一系列物理学 的分支学科——原子物理、固体物理、核物理、粒子物理具备了建立的基础。 人们把20世纪称为“量子世纪”,人们更把各种荣誉直至科学中的最高勋章 ——诺贝尔物理学奖奉献给那些为量子力学的建立作出卓越贡献、立下显赫 战功的功臣,物理学史上也永远铭刻着这些人的名字:爱因斯坦、玻尔、玻 恩……
在这个伟人行列中,本书的主人公无疑同样占有一席之地。这不仅因为 他独自一人几乎一口气连续发表六篇论文,完整地构造起量子力学中的波动 力学体系,波动力学时至今日仍是人们解决量子力学及相关问题最方便有效 的工具;更因为那个用他名字命名的数学关系式——薛定谔方程式。这是20 世纪科学文献中最常用、最具代表性的方程,是描述所有微观客体的运动规 律的基本方程,它不仅仅是一种数学关系式,而是一种完备的描述原子、分 子、亚原子粒子的数学和物理的方式。
这个方程从提出到完成几乎完全归功于薛定谔。他是奥地利本世纪最著 名的、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除了量子力学外,他还在统计力学、广义相对 论和宇宙学、统一场论等几乎所有当代理论物理学前沿都颇有造诣并作出贡 献,甚至在生物学、生理学和气象学方面也产生过重要影响,被誉为百科全 书式的博学才子;同时薛定谔又是一位哲人科学家,一生对哲学抱有浓厚的 兴趣,撰写了许多哲学论著,反映出他深邃的内心世界。薛定谔一生都在为 人类对自然和自我的理解而奋斗,他的足迹给后人留下一座座路标,使后来 者从中获得激励和启示。
一、校园骄子
埃尔文·薛定谔于1887年8月12日出生于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维也纳 是举世闻名的“世界音乐之都”,也正如后来薛定谔在接受诺贝尔奖时的简 短致词中所说,维也纳是一座“生气勃勃的和自由自在的城市”,其悠久的 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给薛定谔以深刻的影响,他在维也纳完成了学业,也从 这儿开始了他的研究生涯,尽管成年后他长期在异国他乡生活和工作,但他 对家乡的眷恋之情无时无刻不使他梦魂萦绕。正因为如此,他在生命的旅途 最后几年,重返故乡,安度晚年,在故乡的怀抱中度过了一位科学巨人伟大 的一生。
与爱因斯坦和发现X射线的伦琴一样,薛定谔也出生于一个手工业主的 家庭。他的父亲鲁道夫·薛定谔继承了家族的油毡工厂,生意相当不错,足 以保证全家无经济窘迫■使薛定谔从小生活在比较优裕的家庭环境中。
薛定谔的早期教育中,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来自他的■父亲常常陪他玩耍 嬉戏,注意保持和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开■他的智力潜能,培养他对大自然 中万事万物的广泛兴趣。父亲充分地利用了自己的良好教育和修养,耐心地 在对话中诱导,在游戏中启发,与小薛定谔一起分享活泼有趣的精神生活, 为小薛定谔的思想品格发展付出了无限爱心。薛定谔回忆他的父亲时说:“对 于他的成长中的儿子来说,他是一个朋友,是一位老师,也是一名不知疲倦 的谈话讨论的伙伴,他是一个陈列着所有吸引着我、令我着迷的事物的殿 堂。”薛定谔的父亲对于儿子的关心和支持即使在薛定谔成年后仍一如既往。 当一次大战结束后,大学里任教得到的薪水很低,薛定谔担心任职学术性职 位难以维持家庭生活费用时,于是问父亲:“是否让我也来参与你的生意?” 已近风烛残年的老薛定谔断然回答:“不,亲爱的孩子,你不应当来干这个, 我不希望你从事这种工作,你要留在大学里继续你的学术生涯。”之后不到 一年,这位可敬的老人就告别了人世,没能亲眼看到儿子在学术上的辉煌业 绩,但正是这种对儿子真正的父爱,这种对于科学和文化的追求和推崇,这 种对薛定谔的鼓励和支持,使薛定谔得以全身心地投入研究,并在以后的六 七年中,做出了他对■学乃至于对于全部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
■薛定谔度过了无忧无虑的童年,健康成长起来。1898■他11岁时,进 入了维也纳高等专科学校所属预科学校,■当于现代的中学。薛定谔的天赋 和学习能力很快在学校中表现出来。他曾这样总结自己的中学生活:“我是 一个好学生,我并不注重主课,却喜欢数学和物理,但也同样喜欢古老语法 的严谨的逻辑。我讨厌的只是死记硬背那些偶然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传记中的 年代等各种数据。”他说:“我喜欢德国的诗人和作家,尤其是剧作家,但 是厌恶对他们的作品做学究式的繁琐分解和考证。”他的一位中学同学后来 回忆他们的中学时代,说薛定谔当时在学校里总是名列前茅,给这位同学印 象最深的是这位佼佼者没有任何一次回答不了老师讲授的全部知识,而且,
“他不是那种花上大量课余时间闷头苦学的人,特别在数学和物理学中,薛 定谔发展起一种理解才能,能够迅速、甚至是立即抓住老师讲解的关键,并 马上做出布置的习题,不用等到回家去进一步求解,在最后三年级中,教我 们这两门课的教授常常会在讲完当天的课程后把薛定谔叫到黑板前,给他出 一些练习,而薛定谔解答这些问题就跟玩游戏似的轻松。确实,他总是把下 午富裕的时间用来学习他喜欢的课程,而不必去刻苦地抠课程里所学的那些 内容。他特别是花了大量时间去学习英语,而英语和法语在当时奥地利的预 科学校里是不教的。此外,他还热衷于体育活动,花大量的■参加许多运动, 特别热衷于徒步旅行和登山运动。”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