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中外科学家发明家丛书_多人【完结】(448)

  布特列洛夫不仅是一个卓越的科学家,而且还是一个出色的教育家。当 他为了集中精力在科学院内为俄国化学科学的发展多做工作而准备离开喀山 大学时,学生们纷纷来信恳求他不要离开他们,信中洋溢着对他深挚的热爱, 备受感动的布特列洛夫改变了他原来的想法,决定再留校工作5年,直到1885 年才离开彼得堡大学,进入科学院。

  在科学院工作期间,他一面致力于自己的课题研究工作,一面又以其微 薄之力为俄罗斯学者在科学院内力争合法的权益。他曾先后三次提名门捷列 夫作为科学院的院士候选人,但均被投票否决。为此,他与科学院内阻止门 捷列夫当选的反俄罗斯派系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并成功地使被提名的该 派系门徒、德国的拜尔施泰因没能在投票时当选院士。为了得到最后的胜利, 他曾用引人注目的标题:“彼得堡的科学院是俄国的,还是德国的?”在莫 斯科的报纸上发表文章,予以披露和抨击,以期得到公众舆论的支持。

  布特列洛夫及其学生所做的研究工作,基本上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为巩固和证明化学结构学说而进行的研究工作。他合成了在理论上 预见的异构体,将得到的三甲基乙酸与频哪酮醇联系,并给出了频哪酮醇和 频哪醇的正确结构。此外,他还得出了频哪酮重排的一般方式,并以五甲基 乙醇的合成成功,宣告了这部分实验工作的最终完成。

  (2)聚合反应的研究。主要是关于乙烯聚合的可能性(没成功),以及 丙烯、乙—丁烯和异丁烯聚合的可能性的研究。他特别详细地研究了异丁烯 聚合的历程,因为这个聚合作用停止在二聚体和三聚体阶段。布特列洛夫一 直在寻找研究“纯的或者是乙烯系列碳氢化合物的复杂性最少的聚合作用的 最简单的例子”。他同时研究戊烯的聚合作用。他是第一个基于化学结构学 说而系统研究聚合作用反应历程的科学工作者;这一工作后来在俄国由以列 别捷夫为首的布特列洛夫的继承者们进行下去,并成为在工业上合成橡胶的 一种重要途径。

  (3)聚合作用研究的其他成就,是在企图使乙烯聚合的条件下发现乙烯 水化可得到乙醇。在关于异丁烯和戊烯的聚合作用研究中,从反应混合物中 发现了它们的异构体。1876年,布特列洛夫概括出两个异构体之间存在动力 学平衡。另外可逆平衡异构化作用早在1862—1866年就已发现,拉尔的“互 变异构”术语在此之后提出而且远不及布特列洛夫所提“可逆异构化现象” 正确。

  (4)布特列洛夫对化学研究具有广泛的兴趣,他的研究涉及到有机、无 机和物理化学等分支领域,甚至对物理学也感兴趣。例如在第一篇论文中, 布特列洛夫曾谈到元素原子量恒定的问题:“我提出一个问题,普劳特假说 在许多条件下是否都是完全正确的?提出这个问题就意味着要否定原子量的 绝对恒定,而且我认为,事实上从理论上来讲,就没有任何理由要先决地接 受这种恒定,原子量对化学家来说并不比其他的重要,以作为物质质量的表 示来说,它是一定的化学能量的代表。我们都很清楚,在能量的其它形式下, 它的量完全不为物质的一个质量所决定:质量可以保持不变,但能量照样可 起变化,例如,由于速度的改变,虽然它可能是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但为 什么对化学能来讲就不可以存在这种类似的变化?”这些论述表明了他预见 到元素同位素现象存在的可能性。

  最后指出的是,布特列洛夫在彼得堡期间曾有一种独特的兴趣——热衷 于唯灵论。他确信“媒介”现象能用科学方法进行研究,他甚至在1883年8 月于敖德萨召开的俄罗斯博物学家第七次会议上也谈到这个问题,但是在科 学委员会用科学方法进行“媒介”的实验时,结果完全失败。喀山大学的学 生们,对布特列洛夫这种感情的解释是:“虔诚的返祖现象”。

  布特列洛夫本来身体很健康,只是由于年老不注意自身保护,更重要的 是那次从梯子上跌下来,给他的身心带来了极大的伤害。他的去世是俄国化 学界巨大的损失。

  中外科学家发明家丛书:邓稼先 

  邓稼先

  一、童年时代

  邓稼先,1924年6月25日生于安徽怀宁白麟坂的铁砚山房。

  这所大院为什么叫铁砚山房哪?原来,最早建设这所宅第的是邓稼先的 六世祖邓石如(1743—1805),自号完白山人,是清代篆刻、书法第一大家; 因友人赠他四方铁砚,遂以此为自己的书斋之名。

  铁砚山房一面临风水,三面环龙山、龟山、白麟山,所以邓石如曾自刻 石印为“家在四灵山水间”。

  邓稼先的祖父叫邓艺孙,1912年曾任过安徽教育司长,在安徽学界是颇 有名气的人物。

  邓稼先的父亲叫邓以蛰,1892年生。少年时代,在老家受邓艺孙先生的 严格家教,苦读诗文,工画山水。1907年东渡日本,入弘文学院及早稻田大 学,以后又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哲学,从大学到研究院共学习五年。他 从美国归来后被聘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他在《晨报》上发表了许多文章, 对一些问题有自己特殊的见解。1928年著有《艺术家的难关》一书,由北京 古城书社出版。1933年至1934年,他又出访西欧意大利、比利时、西班牙、 英、法、德等六国。归国后出版了《西班牙游记》,进一步广泛接触了西方 文化。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