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特别流行。金价忽涨忽落,牵动着全国富商和老板的心。金融市场的变幻
①
无常,在美国著名作家德莱塞(1871-1945)的《金融家》这本书里,有过
生动的描绘。爱迪生来到纽约的第二天,从报纸上看到一份广告,有家黄金
股票通信公司要招聘电报技师。这家公司专为黄金股票商提供电报服务,收
费很高,得利很厚。
第二天,爱迪生就应聘成了这家公司的雇员,约定当晚正式上班。
这回算是爱迪生走运,他在规定的时间进了电报室,偶然听到电报机发
出一种不正常的声音。值班的电报员没有留意,但是熟悉电报机的爱迪生听
见这种怪声,知道机器马上要出故障。果然,不出五分钟,忽然一声怪响,
收报机停止了工作。当时公司的电报技师已经下班,只有那个电报员值班。
总经理路斯博士进来,看见电报机出了故障,脸色一下就变了。因为当时正
是黄金交易的高潮,情况十万火急。金价的涨落影响全国的行情,哪怕中断
一次通报时间,后果也是不堪设想的。轻的是使顾主转赢为亏,重的是造成
顾主上百万财产的损失。通信公司不但要承担巨额经济赔偿,而且有倒闭的
危险。
总经理站在电报机旁边,脸色惨白。公司的命运全在这电报机的一响一
停上。他向四周看了看,只见新来的电报师也在注视电报机。总经理一点不
了解这个年轻雇员的技术水平,但是现在也只好让他试一试了。
于是总经理问爱迪生:“先生,你能够马上修好它吗?”
爱迪生毫不迟疑地回答说:“能够。”
“下次通报时间离开现在只有十分钟了,你能够在十分钟里修好吗?”
总经理脸上露出焦急的神色。
爱迪生回答说:“估计可以。”
总经理仿佛遇到了救命恩人似的,也顾不得上尊下卑,一把拉住爱迪生
说:“公司的存亡,全靠您了!”
爱迪生脱下外衣,卷起袖子,不慌不忙地拆开电报机,检修起来。他从
十六岁起就同电报机打交道,对电报机的结构和原理都了如指掌。他就是蒙
上两只眼睛去拆卸装配,也不会出一丝差错,何况只是排除一个普通的停机
故障。总经理紧张地看着手表,一分钟、两分钟、三分钟、五分钟……当分
针刚刚走过八分钟的时候,电报机就恢复了正常的响声。总经理几乎不敢相
信自己的耳朵,他又惊又喜,紧握爱迪生的手直道谢。
第二天,爱迪生被提升为总电报技师,月薪三百元。他凭着一手过硬的
本领,到纽约才三天就找到了工作,获得了全公司的敬佩。几年来,爱迪生
受够了折磨,这次转机是他发明道路上的一个新起点。他继承了莫尔斯开创
的电报事业。
爱迪生首先是一个出类拔萃的技师,然后才成为伟大的发明家。 ① 德莱塞,二十世纪美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代表作有《嘉丽妹妹》、《珍妮姑娘》和《金融 家》等。
喜事临门
二十二岁的爱迪生当上了总技师,工资优厚,日常事情又少,每天有充 裕的时间可以自由支配。他念念不忘在波士顿的宿愿。现在有了钱,也有了 时间,他又搞起二重发报机来。
生活总是这样。一个人在不得志的时候,常常是祸不单行;但是,只要 意志坚定,勇敢向前,崇高的理想就一定会实现。
爱迪生正是因为具有坚定、勇敢的精神,才迎来了事业上一个好的转折。 他的试验进展得十分顺利,不到两个月,二重发报机就试制成功了。这台新 式电报机能够很快地传递信息,很有实用价值,爱迪生顺利地取得了专利。 为了进一步发展自己的事业,他约了两个青年朋友,合伙开设一家电器制造 公司。这时离他从波士顿来到纽约,只有四个月时间。
爱迪生和朋友合办的电器制造公司,生意兴隆。爱迪生专管发明制造, 他的朋友负责经营业务。他们最大的问题是资金微薄,经不起风浪。可是没 有想到,有一天喜事临门了。
一家名叫攸尼温的大公司给爱迪生送来了一张请帖,约他到那里去商量 要事。爱迪生不明底细,忐忑不安地去了。公司秘书满脸堆笑地把他迎了进 去。随后,在总经理室进行了一场富有戏剧性的谈话。这次谈话,竟改变了 爱迪生一生的命运。
原来,这家公司看中了爱迪生刚发明的股票行情自动收录器,他们想买 这项发明的专利权。总经理是个矮老头,对人比较和气。爱迪生已经想好了 几项其他新发明,也乐得出让这个专利。他明白了对方的用意以后,稍微考 虑一下就答应了。
谈判进行得差不多了,总经理问爱迪生要多少钱。爱迪生本来想要三千 元,但是他犹豫了一下,没有说出口。照他想来,发明这个自动收录器,确 实也花了不少心血,但是他担心三千元钱的要价高了,于是谨慎地说:“请 经理先生说个价钱吧!”
“四万元,您觉得怎么样?”总经理试探地问。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