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这两位科学家相距遥远,因而妨碍了他们的密切联系。在基森,李 比希最快只能在发出信大约两周后收到韦勒从柏林的回信。两周的时间对于 需要及时沟通工作进展情况的李比希和韦勒来讲,实在是太漫长了。两个人 都意识到必须住在同一个城市里,即便住在两地,只要距离近一些也好啊!
1831年冬季,在李比希的帮助下,韦勒终于在卡赛尔工学院获得了教授 的职位。对于韦勒的工作调动,这两位科学家都感到非常满意。韦勒早就渴 望着能在高校中从事教学工作,所以卡赛尔工学院的这个教授职位使他非常 高兴。更主要的是,从基森到卡赛尔相距仅仅一百公里,这段距离对他们来 说是无所谓的,他们从此可以当面交谈,交换彼此在研究工作中的心得了。
由于对有机化合物有着强烈的兴趣,使得李比希特别重视对天然产物的 研究。在此后的几年中,李比希继续与韦勒协作研究那种存在于苦杏仁果实 中的苦杏仁甙。
1836年10月26日,韦勒在信中兴奋地告诉李比希:他发现了如何从苦 杏仁甙中制造出苦杏仁油,并建议李比希与他一起对这种含有氢化氰成分的 苦杏仁油作进一步的研究,因为这个问题与苯甲酰基的研究有着密切的关 系。
随后,韦勒又在实验室里用发酵法制得了苦杏仁油。他将苦杏仁的乳状 液发酵后,把发酵的混合物用水蒸气蒸馏。溶于水中的苦杏仁甙与磨细的甜 杏仁一混合,立即就形成了苦杏仁油。但是韦勒无法确定出与含氢化氰的油 同时生成的另外一种产物到底是什么。
李比希在接到韦勒的信后,立即开始了实验。两个月后,他解了韦勒的 问题。李比希把研磨过的苦杏仁的乳状液稳定在35℃的温度,将其放置,直 到苦杏仁油的气味完全消失。6天之后,他得到的沉淀像糖浆一样,味道是 甜的,如果往里边加入酿酒用的酵母之后,它就开始剧烈地发酵。李比希最 终肯定:当苦杏仁甙分解时,生成的是糖。这种糖后来被称为龙胆二糖。
在研究苦杏仁甙的同时,李比希还对其他有机物进行了研究。
在研究乙醇和氯的作用时,李比希在实验中得到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液 体。其中一种是乙醇与干燥的氯气相互作用而生成的。这种液体具有特别难 闻的气味,这是氯乙醛。另一种液体是用次氯酸钾与乙醇相互作用时得到的, 它具有好闻的微甜气味。当人连续吸入这种蒸气时,会引起头晕,这个新化 合物叫氯仿。
在随后的实验中,李比希在氧化乙醇时,又得到了另一种气体——乙醛。 乙醛带有难闻的令人窒息的气味,并且挥发得很快。
不论是与韦勒协作的研究项目,还是其他的一系列课题,李比希都是在 自己的实验室里完成的。在他的实验室里工作着10至15个年青人,包括他 的学生和他的助手。在他的实验室的最里面,有两个大玻璃柜,实验室的中 央放着两张大而笨重的木桌——从壁炉一直到对面的墙,另外,还有两张同 样大小的桌子放在有狭长的窗户的墙边。李比希给他的学生们拟定的研究题 目,都是在这个实验室里完成的;而李比希的助手们做的有机分析实验,也 是在这个实验室里进行的。由于李比希本人的性格就是十分开朗并且十分健 谈,再加上他的实验室总是充满着生气,实验室里的气氛也是相当活跃的。
性格活跃的李比希,在教育孩子上却是十分严格的。因为李比希幼年时 的所接受的教育是:孩子对父母百依百顺是一种美德,所以在这个时代里成 长起来的李比希对自己的妻子和五个儿女从来不苟言笑,虽然他是很喜爱他 们的。
在1831年的时候,李比希就意识到当时的化学界迫切需要出版一本科学 性的刊物,于是他就筹备了一个这样的刊物——《年鉴》,他曾经设想将这 个杂志面向全世界的科学界,在这个杂志中介绍德国研究家们在化学领域中 所取得的各项成就。这项工作使得李比希在实验室进行研究工作之余,必须 还要花费很大一部分时间和精力去编辑《年鉴》。在编辑《年鉴》时,李比 希也效仿了贝采利乌斯的作法——对于每篇发表的文章都加上他自己的简短 评语。
有时候,为了能够正确无误地评价一篇文章,李比希不得不通过亲自的 实验来对文章的内容进行验证。有时候,由于文章需要很快就付印出来,可 供实验验证的时间也就很仓促,验证工作就自然会搞得比较肤浅,无法全面、 客观、深入地验证文章中的结论。另外,有时的验证工作是由他的助手来完 成的,匆匆忙忙地做实验往往会造成实验结果不够准确。这些使得李比希对 许多论文所做出的评语都被证明是不对的或者是不确切的。这件事使得他与 一些科学家的关系变得紧张了起来。他开始遭到许多人的反对和非议。这些 人在其他杂志上写文章与他展开了激烈的论战,更有甚者,还设法对他进行 报复。
然而,这些外来的压力很少能使李比希感到不安。因为对他来说,真理 只有一个,那就是科学的真理。李比希面对任何压力和挑战都是不会退缩的, 因为他的身上肩负着发展化学科学事业的神圣使命。
李比希所承担的这些验证工作是十分繁重的,其繁重的程度恐怕十个科 学家也难以胜任。但是李比希一直以旺盛的工作精力和饱满的工作热情去对 待这些验证工作。大量的实验工作, 《年鉴》的编辑工作以及一系列其他书 籍的出版工作都需要李比希去完成,但是这一切重负并没有把这位科学家累 垮,反而更使得他愈加聚精会神地、严格地和坚定地履行着自己作为一名科 学家同时又是大学教授的职责。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