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H.格德纳将纽约描述成一座“巨大的磨坊,每年把来自外界的脑力、体力、金钱和品质作为原料洒在漏斗里”。从这些元素中诞生了“大都市”。英国剧作家、评论家伊斯雷尔·赞格威尔(Israel Zangwill)采取了另一种比喻:熔炉。
他1908年的同名戏剧背景设在纽约的一个外围区,于1909年在纽约首演。在犹太人奎克萨诺(Quixano)家里,墙上挂着伟大的德国作曲家但同时也是著名反犹主义者瓦格纳的肖像,书柜里放着一本尼采的书,象征着这个家庭中的德语文化。奎克萨诺太太只讲德语。她侄子大卫的双亲在俄国基希讷乌一场反犹的集体迫害中丧生,之后他被带到美国。他更乐于被同化,愿意把美国的理念作为一个新的起点,一个洗刷了在欧洲肆虐的宿怨与世仇的地方:
啊,我喜欢去埃利斯岛(Ellis Island),看着从欧洲开过来的轮船,心里想着,所有那些经过了海上的一路颠簸、已经疲惫不堪的流浪者,和美国最初伸出母亲般的大手迎接我时我的感受是一样的![27]
在纽约,大卫爱上了俄国东正教移民薇拉(Vera,在俄语中是“真理”的意思)。后来他发现她对基希讷乌很熟悉。再后来,他发现在那场集体迫害中,负责管理该地区的俄国军官正是薇拉关系疏远的父亲雷文达尔(Revendal)男爵——他的那张脸深深地刻在了大卫的噩梦里。在一个为非作歹的美国基督徒昆西·达文波特(Quincy Davenport)的帮助下,雷文达尔来到纽约,企图夺回自己的女儿,劝她不要嫁给一个犹太人。“你们不也对黑人动用私刑、取笑挖苦吗?”雷文达尔向达文波特解释自己对俄国犹太人问题的态度时这样问道。但就算他过来从中作梗,却还是没能让大卫和薇拉分开。
这部剧的最后一幕发生在美国独立日7月4日。大卫和薇拉宣布了结婚的打算——大卫也表达了他对美国的热爱:
是啊,东方与西方,北方与南方,棕榈与松树,极地与热带,新月与十字架——伟大的炼金术士用他的净化之火将他们融化、熔合!在这里,他们都将团结一致,建立人类共和国,建立神的王国。啊,薇拉,所有民族和种族崇拜、追忆的,罗马与耶路撒冷的荣耀,在所有种族和民族前来劳动和展望的美国的荣耀面前,又算得了什么![28]
1908年这部剧在华盛顿首演时,西奥多·罗斯福大声叫好:“这部剧很了不起,赞格威尔先生。”并不是所有人都这样认为。在犹太人新闻界,有些人指责它纵容异族通婚所造成的实际上的“种族自杀”。[29]《纽约先驱报》(New York Herald)在头版刊登了赞格威尔与美国企业家丹尼尔·古根海姆(Daniel Guggenheim)的辩论,大标题是“犹太人应该与基督徒通婚吗?”纽约的各个社区并不太愿意被丢到大卫·奎克萨诺或许会希望的单一熔炉中。
美国的其他地区对此也并不这么待见。在纽约,“上帝正在塑造美国人”,《熔炉》中的奎克萨诺喊道。[30]但当今很多美国人觉得上帝已经完成了他的任务。1911年,由佛蒙特州参议员威廉·P.迪林厄姆(William P. Dillingham)担任主席的一个国会委员会,发布了一份41卷的报告,深入分析了不断变化的美国移民模式。这份报告提出了一些限制移民的可行之策,作为确保移民的“数量与质量”处在合适范围内的一种手段。其中一个办法是将接收移民限定在部分现存的民族社区之中,从而遏制一波又一波新的移民潮。另一个办法是设立一项读写测试。总体上想要表达的意思是很明确的:不能再继续不加限制地接收移民了。
还有些人觉得移民问题已经非常严重了。美国最著名的一名医生亨利·史密斯·威廉斯(Henry Smith Williams)报告称,斯堪的纳维亚和英国移民的文盲率都只有1%,然而却有40%的俄国移民、一半的意大利移民和2/3的葡萄牙移民不识字。[31]纽约州犯罪精神病院中,有将近一半的罪犯出生在国外。引用纽约州冷泉港(Cold Springs Harbor)的优生学记录办公室(Eugenics Record Office)主任查尔斯·B.达文波特(Charles B. Davenport)的话说:
我们人口中的4%,大多处在最具劳动生产力的年龄,而一场新的瘟疫不仅让他们失去了能力,更是成为每年要花1亿美元去扶持的负担。全世界很快便会注意到这场瘟疫。但我们已经对犯罪、疾病和堕落习以为常,甚至认为是在劫难逃。
威廉斯的态度更加激烈。他认为最近这一波移民潮所造成的结果——“这一大群外国人带来的重担”——对美国的价值观甚至是民主的存续构成了威胁。对移民社区的隔离成了“头领政治”的温床,这种类型的政治在纽约市已经变得非常突出了。“世界主义”是不如“美国精神”的。威廉斯提醒人们注意国家平均智力水平的下降,而国家的经济前景也会因此衰退。他说,如果能让美国人口的平均素质相应提升的话,人口的数量减少1/4也不是什么坏事。著名社会学家、美国经济学会(American Economic Association)前任干事爱德华·阿尔斯沃斯·罗斯(Edward Alsworth Ross),以不限制移民为前提,以纽约的世界主义为代表,为美国的未来描绘出了一副更加夸张的景象。他认为南欧移民仅仅是滑坡的开端: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