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犹豫中,范桃棒事泄被杀;在犹豫中,毫不知情的陈昕出宫后也被逮捕,而后,由于其拒不从命,遂被斩首;在犹豫中,从内部攻破侯景的机会彻底失去,现在,所能指望的,就是勤王军了!
(顺便说一下,忠肝义胆的陈昕,是传奇名将陈庆之的儿子。)
勤王军总司令萧纶还算尽忠职守,当他抵达钟离后,听说侯景已从采石南渡长江;萧纶遂立即折回,昼夜不停,加速前进,增援京师。
但是,这位萧纶忠则忠矣,却有个很要命的问题——太衰。
这不,萧纶好容易渡个江,跑到江当心,居然莫名遇到了风暴,船舰颠覆,人员马匹倒是淹死了十之有二。好歹渡过了江,跟其他将领会和,集结起了步骑三万,从京口(今江苏省镇江市西)西上。
此时,赵伯超(此公应该是已被东魏释放了)向萧纶建议,说,如果走大路,势必跟贼军碰上,不如我们偏向西南,直接挺进钟山(建康城东),突袭广莫门,打他个出其不意,如此,宫城之围可解。
好主意吧?好主意。这位赵伯超除了胆子小点,看似脑子还不错。但是,再好的主意,碰上个衰鬼,也得打个折扣——这不,晚上黑灯瞎火的,一帮人居然迷了路,好容易七弯八绕的,才走到正道上,直接多走了二十多里。本来半夜就可以到的,结果因为多绕了路,真到钟山的时候,已经是清晨了。清晨和半夜的最大区别就是——突然性;而赵伯超建议的核心是——突然性……
当然了,饶是如此,侯景还是吃了一大惊,准备收拾收拾,把美女财宝都运到石头城(建康城西北)了,还准备了船,等着实在不行,就直接开溜了。紧接着,侯景军向萧纶军发起了攻势,结果为萧纶军所破。于是各自扎营,不提。
十一月二十八日,萧纶军兵抵玄武湖畔,跟侯景军遥遥相望,当晚,侯景军发布战书,要求明日会战,萧纶应允。
发完战书之后,侯景军就往后撤了,往后撤的原因,可能是怕萧纶军偷袭,但是,勤王军中的萧骏同志,看到此情此景,却误以为侯景军在逃跑,立功心切,也不等跟老大和同僚们商议,就自顾自往前杀过去了。这能讨到好吗?侯景军直接回击,萧骏大败,侯景军一路狂追,杀至萧纶军营。赵伯超同志一看侯景军如此骁勇,登时心惊胆裂,于是祭出了老法宝——溜!
事实证明,在战场上,有脑子固然要得,但是,没胆子却是要命啊!
赵伯超一撤,勤王军登时崩溃,这边萧纶也是猝不及防(毕竟侯景跟他约好明天的嘛,这晚上的就杀过来,这小心脏,谁受的鸟),赶紧集结了残兵败将一千人,退去了天保寺。侯景岂能饶他?一路追来,然后纵火烧寺。
萧纶无奈,只得再撤,撤去了朱方(江苏省镇江市东南),时值寒冬,将士们踏雪而逃,往往都冻坏了双脚。侯景大获全胜,军需辎重尽被其截获,还俘虏了大量勤王军的要角,于是取得了第一次反围剿的胜利。
当然,打了这么一场胜仗,侯景自然也要在宫城外边显摆一下,让宫城内的人知道一下厉害,扫兴的是,有个叫霍俊的俘虏不帮忙,乱嚷嚷……
勤王军还在陆续赶来,但是,再也没有萧纶这样慷慨赴难的忠义之士了,比如说,合州刺史萧范同志也派兵来了,但是,部队到了蔡州(南京市西南长江中小岛),就停下来了——干吗呢?等上游勤王军……
萧范虽然不帮忙,但起码不添乱,算好的。有不好的,镇守钟离的萧正表,就是这种烂咖。萧衍令他增援建康,这小子推脱再三,说粮草尚未齐备,就是不动唤。好容易动唤了,还在欧阳(江苏省仪征市东闸口)设置栅栏,阻止其他勤王军进京,然后,自己带着一万人,号称是增援京师,结果咧?眼睛压根瞄着的是广陵(扬州市)……还写了封信给县令刘询,要他内应,纵火……
不是东西了吧?好在刘询有道义,告诉了南兖州刺史萧会理。萧会理派刘询率一千军夜袭萧正表,好歹将其搞定,然后带着缴获的辎重,要跟萧会理进京。
对南梁政府不利的消息继续传来,十二月七日,帝国的柱石羊侃逝世,宫城内外遂更加人心惶惶。侯景于是趁此机会制造攻城器具,准备下一轮狂攻。
十一日,侯景开始进攻,并用“青蛙车”运土填河。
十六日,侯景用“喷火车”焚烧宫城东南城楼。亏得著名土木工程师吴景才思敏捷,在城内就地挖土建筑新城楼,结果,大火好容易把旧城烧了,侯景却傻了眼了——一座新城居然已经完工。
当然,侯景也是两手准备,一方面纵火,另一方面在城楼下凿洞,准备让城墙崩塌,结果,吴景在城内造了个弯月墙(行状似弯月的弯曲长墙),又派人投掷火炬,焚烧攻城器具,侯景军遂再次受挫,无奈退出。
二十三日,侯景卷土重来,他所造的攻城土山正在渐渐逼近宫城城楼。南梁将领柳津命挖掘地道,盗取土山底部泥土,于是土山崩塌,山上驻军几乎全被压死。守军还在城内建筑飞桥,连接东西土山。侯景军似乎没见过飞桥,认为是神迹,惊慌之下,纷纷逃走。宫城内部又扔出不少“燕尾火炬”,焚烧侯景军东方攻城土山,土山上的碉楼木栅,一时焚毁,侯景军的尸体,堆满宫城之下。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