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之前,中外学术文化的交流主要是由政府间使节、僧侣、留学生等人员完成。而到了宋代中外文化交流的部分职责却被商人取代了。(135)关于商人在北宋民间书籍传播中起的作用,也多为史料所证明。这种文化交往,在陆路有陆商参与,如边境互市榷场的商人贸易;海路贸易又有民间海商参与,如东部沿海与日本、高丽、东南亚诸国的海外贸易。在陆商和海商的共同努力下,大量的中国书籍得以传到境外。如北宋海商郑仁德曾把日本僧人奝然在宋朝求赐得到的《大藏经》悉数带到了日本。《宋史》(卷491)载:“雍熙元年,日本国僧奝然与其徒五六人浮海而至,献铜器十余事,并本国《职员今》、《王年代纪》各一卷。奝然善隶书,而不通华言,问其风土,但书以对云:‘国中有《五经》书及佛经、《白居易集》七十卷,并得自中国。……’其国多有中国典籍,奝然之来,复得《孝经》一卷、越王《孝经新义》第十五卷,皆金缕红罗褾,水晶为轴。《孝经》即郑氏注者。越王者,乃唐太宗子越王贞;《新义》者,记室参军任希古等撰也。奝然复求诣五台,许之,令所过续食;又求印本《大藏经》,诏亦给之。”而另一个商人孙忠也曾把宋朝给日本国的《法华经》及其他经书送到了日本。
同样,当时东边的另一个邻国高丽,也与北宋有印本交流。《宋史》(卷487)载其国曰:“高丽王出,乘车驾牛,历山险乃骑。紫衣行前,捧《护国仁王经》以导。……王城有华人数百,多闽人因贾舶至者,密试其所能,诱以禄仕,或强留之终身,朝廷使至,有陈牒来诉者,则取以归。”对于宋朝商人的到来也是十分的欢迎,因为商人带来了高丽国所需要的书籍。《宋史》(卷487)载曰,“每贾客市书至”,其王“则洁服焚香对之”。至于北宋与其他邻国的书籍交往情况,可参见前面《北宋与境外印本书籍传播史实表》。
商人主导的文化传播有售卖书籍的,也有其他传播方式。如民间印本传播又有以售卖印板带动书籍(印本)传播的情况。北宋苏轼曾有奏议说,元祐四年(1089),泉州人徐戬私自为高丽国印造了经板二千九百余片,公然载往彼国,不报官知晓。却收受酬答银三千两。苏轼从国家安全的角度考虑,认为高丽臣属于契丹,“情伪难测”,徐戬公然与高丽来往,略无畏忌,请求官府将其治罪。以警示闽浙百姓,杜绝奸细(《东坡全集》卷58)。然而事实证明,商业利益驱使之下,这样的禁令是很难奏效。就连苏轼也承认,北宋海商中“如徐戬者甚众”(《东坡全集》卷56《论高丽进奉状》)。
当然,民间的印本书籍传播不仅限于北宋内部,国内传至边疆、外国,也有外国印本传入宋国者。辽释行均《龙龛手镜》(共4卷)就是从契丹民间渠道传入了北宋重新印制。(136)《长编》(卷480)又载,元祐八年正月,工部侍郎兼权秘书监王钦臣言:“高丽献到书内有《黄帝针经》,篇帙具存,不可不宣布海内,使学者诵习,乞依例摹印。”诏令校对讫,依所请。
以上情形充分证明了北宋由于官私印刷业的发达,印本书籍的种类、数量的大增,也导致了宋国的印本传播同样需要多样的渠道尽快传播开来。按照苏轼所说“近岁,市人转相摹刻诸子百家之书,日传万纸,学者之于书,多且易致如此,其文辞学术当倍蓰于昔人”(《李氏山房藏书记》)的情况,我们显然感受到了当年印本书籍商业交易的活跃。
随着北宋印本书籍的增加以及其传播渠道多样化和商业化,宋人的文学理念就是在这样的传播环境中萌发起来。前人的书籍刻本为宋人所传播和接受,宋人又将自己接受和创新的文学理念以印本的方式播散开来。宋代的文学运动就是在如此的社会背景下展开了。因此,我们要了解北宋(印本)书籍的接受情况,首先要明了的就是属于北宋的文学理念是如何在印本接受之后,以一种全新的面貌再次以印本的方式传播并影响了宋代的文学创作。
第三节 北宋文学理念的传播与接受
谈到文学理念,我以为属于某个朝代的文学理念不可能是凭空产生的。北宋文学理念的形成自然也不完全是宋人自己的灵光闪现,其必有继承,必有渊源。北宋文学理论形成所继承的渊源即是前代传承下来的书籍文本,尤其是在这些书籍之中富有感染力的文学作品。
《燕翼诒谋录》(卷5)记载说:“国初,进士词赋押韵,不拘平仄次序。太平兴国三年九月,始诏进士律赋,平仄次第用韵。而考官所出官韵,必用四平四仄,词赋自此整齐,读之铿锵可听矣。”这个事例说明至少在北宋初年,官方的文学理念仍是比较粗糙和简陋的。同时,也隐约地说明北宋的文学理念乃是随时附势而成,社会风气使然,而不是官方的创造和政治号召。由此,我认为,正如一种宗教或一种文化氛围的形成和扩散一样,文学理念的形成也是由传播和接受开始的。即便是我们拥有无比丰富的“内语言”,它也需要以“言语向外”的方式表达出来,继而固化于简牍、纸张等媒介之上,经由传播才能为更多的人所知晓。而文学理念的传播通常也不是什么虚幻的纯理念,而是附载在作品之上的审美感动式的传播与接受。试想,如果某种文学理念只是类似北宋初期柳开、石介等人道学式的说教,其传播的范围和接受的影响实乃有限。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