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德国人:一个民族的双重历史_[德]艾米尔·路德维希【完结】(148)

  瓦尔特·拉特瑙作为德国事务领导人只有威廉·冯·洪堡能与之相比。他们都为思想界名人,被召参加政府工作。拉特瑙深深了解德国人的性格,他绝不应该采取这一步。他应该知道,德国人不能也决不会容忍一个犹太人成为他们的国家领导人。汉堡——美国航线公司的领导人,国王的朋友巴林就是因此而拒绝同样的任命的。确实他对普鲁士的一片激情达到了狂热的程度。除了海涅和拉萨尔,他是第三个热爱德国的犹太人。他强调同时又竭力压制对自己身为犹太人的骄傲,这一切都不能阻止他希望犹太人和德国人完全合并的愿望。

  施特莱斯曼及其代表团

  1925年,施特莱斯曼(Gustav Stresemann,1878—1929)率领德国代表团离开柏林,与欧洲其他国家政府代表签订《洛迦诺公约》。公约标志着德国正式恢复了其在欧洲国际关系中的大国地位,公约体现了运用外交手段和平解决国际冲突的巨大成功。

  的确,战争期间他与为数不多的几个人一样参加了帝国军队,在战争初期,他就预见到在一场持久的冲突中德国原材料的缺乏,后来在国防部工作中他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几周以后,在玛奈战役后,他出于敏锐的经济头脑,看到和平的必要性,他将这个结论性的看法告诉了鲁登道夫。鲁登道夫对拉特瑙提出的潜艇战不可能有任何取胜机会的数据进行研究后,答称:“我的本能告诉我不能同意你提出的看法。”

  1920年拉特瑙作为帝国特派员在一次会议上和战胜国达成了第一次谅解。当他担任外交部长时,在日内瓦会议上他为德意志帝国争取到了一个席位和发言权,得到了别的国家的承认,其他的代表惊讶地看到,竟然还有这样一个德国人。拉特瑙拒绝别人的敬畏,他促成了此时已被人们抛弃的德国和俄国的第一次结盟。几周以后,他被刚刚组成的纳粹党分子谋杀了。这个凶手的坟墓成了纳粹党徒朝圣的地方之一。他执政了五个月,洪堡只执政四个月。

  德国知识分子这种突然进入政界的结局必然是悲剧性的。拉特瑙是一位具有深刻见解的思想家,是当时最有文化修养的天才,他既有思想,也有实际能力。他为重新建设,为德国有能力同别国缔结同盟迈出了第一步。与此同时,战争仍在进行,他预见到并在好几本书中提出执行国家社会主义形式的“计划经济”。希特勒的党徒们暗杀了拉特瑙,但却按照拉特瑙的计划,建设他们的经济体制。

  施特莱斯曼,与其说他是作家,不如说他是演说家,他比哲学家实际得多。他崇拜德国的心情比拉特瑙受到更严重的摧残。直到战争晚期,他还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德国派。他受到的震惊竟如此强烈,以致在一夜之间就改变了自己的信念,从而他成了一小部分德国人,从崇尚武力到崇尚法治的自我改变的最好例子。他1925年在卢卡诺取得的成就,以及为争取再次建立世界信任而取得的成功,这些都是因为世界理解了他的象征性的使命而取得的重大胜利。正是这位施特莱斯曼在正式条文提出前五年,成功地说服了法国人自愿从莱茵地区撤军。他在对方找到了一位与自己有着同样良好意愿的人;而他与勃兰斯的对话,就像令人罕见的北方隆冬季节偶然出现数小时明媚的阳光。

  贪婪的容克地主——丑闻的威胁——布吕宁——一帧镶着银框架的照片——纳粹的兴起——希特勒蛊惑人心的策略——共和国的消失——不光彩的结局

  美国和其他国家提供的数万亿贷款给德国带来了一片兴旺景象。与此同时,人民以不信任的口气提到两位美国人道威斯和扬的名字,商人则对其轻视嘲笑。少数勇敢的德国人公开指出当时的形势已面临崩溃破产。世界经济的互相依赖,节省劳动力的新机器的问世,欧洲的动荡不安,以及德国商业界的不团结,这种种现象,在短短的几年内动摇了德国人历史留下来的道德基础。

  世界大战以前,德国从任何方面说,都不是一个贪污腐化出名的国家。在法国,人们往往可以在文件中塞进一张支票,以博得官员的好感或在文件上盖个图章,这在老普鲁士是行不通的。法国的大报刊是可以用金钱收买的,而德国的大报刊却是无法腐蚀的。官员和法官以及学者沿袭俾斯麦的传统,既贫困又脱离群众;至于容克地主,则是利用王室给予他们的特权侵占国家的财产。

  到了威廉二世时代,军官向富有的年轻女人求婚,工业界和军界互相勾结在一起,彼此获利,相互联姻。普鲁士王室开始腐败。历史上侵略成性的游牧民族恣意烧杀掠夺。对德国高级官员来说,他们过去可以在征服城堡后,将猎获的皮裘、绘画、地毯送回自己家中去,但在俾斯麦的战争年代却是不可能的。这种现象在世界大战中第一次发生了,并且迅速彼此仿效,今天这些军官在法国洗劫一空,而且十分精于此道。

  新共和国的领导人是不容易腐蚀的,他们不能对德国中产阶级中盛行一时的投机之风负责。这是作为整体德国政府的表现,将德国人的基本道德扫除一空。德国公民怀着好奇的心情注视着德国政府在国家破产之际,使用借来的数以百万计的美元,修建富丽堂皇的邮政局、市政大厅和体育场,这一点连富裕的战胜国法国也难以做到,他们不假思索是否也应该加以模仿。德国人追求的从来不单纯是金钱,往往更多的在于爵位、权威和复仇,特别是希望得到世界的承认。甚至今天德国人仍对财富存在着不切实际的希望,因此他们的思想远要比其他国家更具危险性。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