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这不是本质区别,而是与当时的特殊社会形态有关。
该特点恰好说明了了这样一个事实,4000年前,在大多数文明国家和地区人们制定的法律皆为适用于普通相对自然形成的社会时,只有中国这个地方特殊。夏朝的居民是有组织地大规模长途跋涉迁徙而来,他们很可能以兵制迁徙,男人为主,但精神领袖却是个女人:夏甲。这个特征可参见后面摩西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时的情形。
我列举出以下的对比或许并非多余,但是要把以色列人的祖先亚伯拉罕纳入埃及历史才有会实质的连动嫌疑:
《向东向东,再向东》之创世记(11)
以上为大致日期。这个列表使埃及、以色列等中东国家地区间的神秘联系露出端倪,并且使他们与中国古代史之间的有机联系得以展现。
我觉得断然把今天的国家地区概念套用在远古是一种极大的错误,中东之间的文化与人种的复杂联系远远超出我们的估计。所有人对于中东、对于人类历史的重新认识,其颠覆程度应该达到“革命”的程度才会接近历史事实。重新认识历史、研究历史,首先是观念的更新,然后才是知识的积累问题。靠今天带有许多偏见的“常识”来认识远古的中东往往会障碍重重,把一般人误引歧途的第一错误常识就是把整个中东文化割裂开为分散的个体。我认为古代中东很可能与中国古代一样经历了许许多多的分分合合,但我们只记住了中东破碎的“五代十六国”,而忘记或忽略了他们曾经有过的“唐风汉韵”下的大统一。这本书部分努力实质上是对这个人类集体失忆的修补与纠正,只有把中东作为一个整体看待理解我的体系才会更容易一些。
人们观念中的大与小是相对的,地球确实是大的也是丰富多彩的,但是当几年前我在旅游过20个国家之后突然觉得:地球真小,没怎么走就差不多完了,基本上大同小异。当时深有“以后去哪里寻找新的刺激”的遗憾,因为离开地球上月球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今天众多国家间的纠纷与政治在媒体的过度渲染使人类有一种幻觉:这么多国家这么多民族,真复杂。但事实上有些小国家在古代野蛮秩序下根本不可能存在。所以古代的统一要比今天容易得多,并且古代的国家民族版图也应该比今天大得多,气派更是比今人大得多。相比古人,今天的人类都是“小气鬼”,无论哪方面都是。
下面继续对古埃及与中国的风俗做浅层次对比:
古埃及法老有让仆人陪葬的习俗,比如吉尔(Djer)。其实这个习俗在更古老的苏美尔文明中也存在。中国一直到汉代都有这个残忍的传统。并且皆为殉葬与从葬并行。
整个中东地区都有重视葬礼的古老传统,在埃及达到顶点,闻名于世的金字塔为这一习俗的最终总结。世界上对金字塔有各种各样的用途解释,我坚信金字塔不是其他的作用,就是坟墓。但是金字塔很可能为了成仙升天而具有大量的天文方面的考虑,以图与天的真正连接。在古埃及,法老假如想对大臣示好,赠送陵墓和高质量的棺材是常选之礼,这个习俗在中国就非常可以被人们接受。中国人重视坟墓建设、重视死后的安排在全世界都是罕见的,今天的农村依然如故,生前建设坟墓以及大搞葬礼排场是正常民风,种种安排体现了“事死如事生”的隆重与慎重。
用石头装饰坟墓,在诸多方面显示出中国人与埃及的文化渊源,例如坟顶上一定放石头,或者在坟脚头放碎石的习惯都是古埃及金字塔或者一般陵墓的建设方式。
埃及常见的大型石头建筑的金字塔,或者早期土质夯土阶梯型埃及金字塔,中国境内也有大量发现,只是大小与规模的差别。这个形状的金字塔甚至在遥远的欧洲也偶有发现。考古资料证实,中国古代王侯坟墓多为覆斗状方型坟墓,实际上就是“金字塔”的模仿,并且明确规定了平民百姓不可使用方型坟墓,这一特权表明方锥“金字塔”即使在中国也具有特殊的禁忌含义。中国方锥型王陵以战国为盛,两千年后从明朝前后开始改为圆形。就陵墓形状以及建造方式看,中国的商、周又有紧密联系。但为什么战国才出现方锥陵墓的大量使用?我认为与春秋战国“礼崩乐坏”有关。之前的王侯无论怎样都不敢僭越“法老”的“金字塔”专用权,正如中国境内后来禁止平民的使用,它的使用牵涉等级。东周诸侯分立后,“金字塔”才成为中国境内的王侯特权。顺便指出,从葬礼葬俗上看,南到台湾、海南岛,北到匈奴,全中国以及周边国家皆大同小异,有学者认为这是汉化与交流的结果,我认为这是大汉族思想在作怪。实际上在对待亲人死亡的严肃问题上,尤其关涉神灵与孝道,外族的同化是极其困难的,对于广大区域内的统一性我们只能用他们本来“同源”予以解释。另外还补充一点,中国古代的墓室多为“中”字型或T型,也有“古”字型或“亚”字型,实际上都围绕“十”字这一造型(当然也有一些看不出来所以然的)。那个总是长长的看似浪费的长墓道实际上正是“♀”或“十”字架的下拉长柄的故意模仿,这个形状意味着“复活”和“永生”它在古代也是一种高等级待遇,叫“隧礼”,平常百姓不可使用。其实中国的“古”字部就是“♀”的倒放嘛。我们可以说,在同一种古老宗教意识下,今天的西方人把同一个十字架放在墓上,中国古代人把十字架体现在墓下,他们从墓葬文化上达到了统一归源。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