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太宗全传_孙文良/李治亭【完结】(98)

  发给耿仲明一道同一内容的敕文也当众宣读《清太宗实录》,卷14,16~17页。。

  四个月后,明朝广鹿岛副将尚可喜率广鹿、长山、石城三岛数千名官兵和百姓叛明来归。尚与孔、耿都曾是毛文龙的部下,彼此交往很密切。毫无疑问,孔、耿的行动对他是个榜样,促使他接踵而至《清太宗实录》,卷16,8~16页。《尚氏宗谱》,“先王实迹”。。由于孔、耿、尚相继叛明,使明朝用以牵制后金的辽东沿海防线土崩瓦解。就在尚可喜投顺之前,孔、耿率军协同八旗满洲攻克了旅顺城。孔有德非常怨恨明朝旅顺守将黄龙,伺机报复。恰好黄龙把水师派出去进攻鸭绿江方面的敌人,旅顺空虚无备,太宗趁机今贝勒岳托、德格类率师,以孔有德为向导攻袭旅顺,黄龙屡战屡败,走投无路自杀,后金克其城。孔有德投顺后金首立大功。明朝在辽东半岛的最后一个据点丧失,其统治势力,完全被逐出辽东半岛,所剩皮岛,仅余的一点残兵也在崇德二年(1637年)被孔、耿、尚率兵攻破,明将沈志祥杀监军投顺后金。

  孔、耿、尚率众来归,不仅给后金带来了巨大的政治影响,使后金在同明朝进行的改朝换代斗争中打开了更广阔的道路,而且在后金社会内开始了一个新变化。而清太宗下令孔、耿所部旗纛用皂(黑)色,军士按时演习枪炮弓箭;马和甲胄都在牌子或带子上写“满洲”二字以为识别。后来又规定孔、耿与八和硕贝勒同列一班,并派官为他们营建府第。崇德元年(1636年)太宗接受尊号为皇帝,孔有德被封为恭顺王,耿仲明封怀顺王、尚可喜封智顺王。这些措施,从命名、辨旗色,到特许孔、耿与尚独立分管这两支由汉人组成的部队,获得类同八旗旗主一样的权利,这实际上等于新设两旗汉军,他们三人处于旗主的地位。所以,可以认为,孔、耿、尚来归,也就是太宗编制汉军旗的开始。

  二、正式编旗

  孔、耿、尚归附后,太宗没有打乱他们的编制,而是原封不动地继续让他们统率,并且给他们以种种优待,无“低人一等”或惧怕歧视之感,因而得到广大汉兵的拥护,“故其将卒皆用命”昭梿:《啸亭杂录》,卷1,“收孔、耿二王”。。对后金来说,这比分散到满洲各旗管辖更有利。同时,太宗从孔、耿、尚率军来归的雄姿盛容中看到了汉兵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他们“谙水战,习地利”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补遗》,卷4,“毛帅东江”。,满族骑兵则望尘莫及。在同明朝的争战中,以汉兵为“前驱”,可发挥满族骑兵无所施其技的作用。不仅如此,随着战争规模不断扩大和深入,单靠满族征兵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其需要。太宗看到了又一个广大的兵源,这就是他统治下的辽东汉人和归附及阵获的明朝官兵。太祖时,“俘掠辽沈之民,悉为满臣奴隶”昭梿:《啸亭杂录》,卷2,“汉军初制”。。被奴役的广大汉人不会对“满臣”贵族抱有好感,也不能激起对生产的积极性。太宗决意打破民族畛域,把汉族中的优秀人才逐步选拔出来,使其为国效力。就在孔、耿归附不久,即天聪七年(1633年)七月一日,太宗令分隶满洲各旗所属汉人壮丁,每十名抽一丁披甲入伍,共得一千五百八十人,组成一旗汉兵,由汉官马光远统领,旗帜用黑色。这是正式建汉军旗之始。

  ---------------

  第四节新编八旗汉军(3)

  ---------------

  崇德二年(1637年)七月,太宗又把一旗汉军分作左右翼两旗:以汉官石廷柱为左翼固山额真,马光远为右翼固山额真,都按照八旗满洲的样式编壮丁为牛录。到了崇德四年(1639年)六月,太宗再分二旗为四旗,每旗设牛录十八员,固山额真一员,梅勒章京二员,甲喇章京四员,任命马光远为正黄旗固山额真,马光辉、张大猷为梅勒章京;石廷柱为正白旗固山额真,达尔汉、金维城为梅勒章京;王世选为正红旗固山额真;吴守进、孟乔芳为梅勒章京;巴额为正蓝旗固山额真;李国翰、佟图赖为梅勒章京。原先两旗均用黑色,现改为马光远旗用蓝色,以黄色镶边;石廷柱旗用蓝色镶白边;王世选旗也用蓝色,镇红边;巴颜旗则纯用蓝色。按清制,每一牛录以百名左右为满额,一旗含十八牛录,共计一千八百人左右。四旗合计共七千人左右。直到太宗去世的前一年,崇德七年(1642年)六月,他将原四旗改编为八旗,称为八旗汉军。旗色、名称、官员设置一如八旗满洲之制,所不同的,前者的旗主可以由皇帝随时撤换任命,后者则是世袭。这次任命祖泽润、刘之源、吴守进、金砺、佟图赖、石廷柱、巴颜、墨尔根侍卫李国翰八人分别为八旗固山额真。同年八月,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沈志祥奏请“以所部兵随汉军旗下行走,上允其请。”《清太宗实录》,卷62,10页。他们虽然没有编入八旗,但应属于八旗汉军的一部分。这样,太宗在他去世前终于逐步完成了对八旗汉军的创建性工作。

  太宗创建八旗汉军是有很深的用意的。它扩大兵源,以供战争之需;利用汉军同明军作战,也就是“选用招降,以汉攻汉,则无不可矣。”《明清史料》,丙编第1本,“正红旗固山备御藏国祚奏本”。这些都是他考虑到的因素,但更深一层的用意,是借助建汉军八旗(包括建蒙古八旗)帮助他巩固皇权,使八旗满洲诸王贝勒的权势削弱。另建新的八旗组织,实际是分割他们手中的权力,从而打破他们对军队的垄断,因之也就削弱了他们与皇权相抗衡的手段,八旗满洲亦失去“独尊”的地位。不管太宗主观上是否意识到这一点,客观效果必然是这样。八旗制度作为后金(清)国家的一种新体制,单有八旗满洲是很不完备的,它强烈地表现了满族贵族狭隘的民族主义的倾向。它忽视其他民族例如汉族、蒙古族的客观存在,有意地降低了他们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因此后金的统治是不能维持长久的。太宗创建汉军与蒙古八旗,是他意识到了国内主要存在的满、蒙古、汉族之间的复杂的民族关系,而给予汉族、蒙古族的历史地位以某种肯定。它们与八旗满洲并立,这就是从法律和制度上把这种联合的关系进一步确定下来,这标志着以满族贵族为核心的,与汉、蒙封建地主阶级联合统治的基础更广泛了。八旗制度的完善,为清朝二百六十多年的统治打下了牢固的根基。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