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这是一笔迟早要还的血债!
刘长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了今天,动手的时刻到了。
尽管说吕氏倒台,没有给审食其撑腰的了。但是,刘长也考虑到,像陆贾和朱建这两个好人先生肯定也会临时出手帮助,破坏他的好事。那么,如何阻止他们出手,唯一的办法就是先斩后奏!
真是一个好办法!
文帝三年(公元前177年),四月,夏天。刘长到长安朝觐,陪同刘恒打猎,两人同车同吃。同时,刘长还左一声右一声地称刘恒为长兄。没人想到,刘长之所以如此拉拢刘恒,不过是为杀人后争取赦免的一步棋。
打猎完毕,刘长带着一帮人马求见审食其。
有必要交代一下,据司马迁先生交代,刘长勇武有材,力能扛鼎。如此威猛之人,要杀一个舍人出身的人,那简直是牛刀杀鸡。然而,可怕的是,审食其并不知道死亡即将来临!
当审食其出现在刘长面前时,刘长二话不说,直接从袖子里抽出铁椎猛砸过去,一椎要了他的命!
砸死审食其后,刘长命人把他的头颅割下来,紧急赶往宫中,脱衣露背,主动向刘恒自首请罪。
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在中国家天下的历史上,这永远是一句屁话。
刘长断定,他之所以主动自首,不是担心刘恒要杀他,而是不要让刘恒那么难做人,有个好台阶下。况且,他杀审食其于情于理,皆不过分。
刘长向刘恒说明诛杀审食其的理由如下:当初我母亲本不应该受贯高行刺之事连累坐牢,就是这个审食其不肯执力相助,才让我母亲自杀身亡!这是罪一。当初吕太后杀赵王刘如意,审食其仍然没有力争保之!这是罪二。吕后王诸吕,欲以亡刘氏,审食其亦不争!这是罪三!
今天,我就是替天行道,为天下诛贼,为母亲报仇,问心无愧!特此前来请罪!
多漂亮的措辞!为公不忘私!有理兼顾情!刘恒只有大赦之,放刘长归国。从此,刘长威名远扬,身价大增。
三、手足情乱
刘长袭杀审食其后,一夜成名。不但汉臣怕他,皇室怕他,连薄太后对他也有几分忌惮。于是,当刘长满怀骄傲之情地回到封国时,他得意了。
杀审食其不过是牛刀小试,让他更得意的事情还在后头。
回到封国后,刘长做了以下几件事:首先,刘长自作主张在封国内制定及颁布法令。汉朝制度规定,王国只有行政权,没有立法权,也就是无权制定封国法令。刘长这就叫明知故犯,皮痒找打。可是,此事传到长安,刘恒曲意顺从了。
其次,刘长驱逐中央派遣的官吏,申请要求自己任命国相及部长级的两千石官员。汉朝制度又规定,国相及部长级官员,必须由中央任命,王国根本就无权干涉。然而,当刘长的报告书传到中央时,刘恒又同意了。
这下子,刘长的尾巴差点就要翘上天了。
刘长手里拥有以上两种权力,差不多就是半个皇帝了。然而,更让人跌破眼镜的事还在后头,刘长擅自诛杀无辜,封人爵位。
汉朝法律规定,王国有司法决狱权,但是没有听说过有封爵权。对刘恒来说,乱杀几个人,那是可以接受的;可是刘长擅自封他人爵位,那他干脆来当皇帝算了,还要刘恒干什么?
这次,刘恒真的坐不住了。
这个小弟,不能再这样宠爱下去了。但是,要真让刘恒出口骂刘长,他还真不好张嘴。于是,刘恒只好对舅父薄昭说道:你帮我写封信去劝劝淮南王,叫他不要做得太过了。
薄昭接到任务后,立即给刘长写了一封书。
薄昭在书里委婉地告诉刘长:刘兴居就是活生生的案例,请你好自为之,不能步其后尘!
有必要说明一下,诛杀吕氏之前,陈平和周勃曾经答应刘兴居说,只要搞定吕产和吕禄,梁王和赵王就是你和刘章兄弟俩的了。然而,当事成之后,刘恒发现,刘兴居及刘章出力诛杀吕氏,完全是想扶他们的大哥刘襄进城当皇帝。于是,刘恒没有理睬陈平等人对刘兴居的承诺,只封刘兴居为一个小小的济北王。
于是,刘兴居对刘恒相当不满,趁着匈奴右贤王进犯汉边,刘恒亲自出征之时,发兵造反想血洗长安。结果是,刘兴居没冲进长安,自己反而被汉朝大兵给血洗了。
可是,刘兴居在刘长的眼里,他根本就是一个不上档次的反王。而薄昭竟然要拿刘兴居来吓唬刘长,算个什么东西?
世间最了解刘长的,只有刘长自己。因为没有人知道,这是一个软硬不吃的家伙。于是,刘长做出了一个更令刘恒吃惊的动作:你让我不要学刘兴居,我偏偏学了他,看你怎么办!
见过不怕死的,但没见过如此不怕死的。果然,刘长还真动起谋乱之心,召集七十余骨干分子,讨论策划造反之事。
如果说,刘长是想造反,不如说他想赌气。可奇怪的是,在刘长偌大的地盘上,竟然没有一个人劝他止步,大家反而和他抱在一起集体玩命。
于是,刘长这七十余个骨干分子给他推出了一个方案:准备用四十辆战车,在谷口发动突袭。
谷口,即如今的陕西省礼泉县东北。从地图上看,谷口紧挨长安,这四十辆战车,犹如架在长安咽喉的刀刃。如果真的玩命了,那可是不可收拾的。同时,刘长还派使者游说匈奴和闽越王国,争取支持或者结盟。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