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郅支单于仿佛是翅膀长硬的大鸟,根本就不把汉朝放在眼里了。汉朝使者来一次,他就侮辱一次。为了达到某种讽刺效果,他假惺惺地给汉朝皇帝回了一封信。
信里是这样写的:我现在日子也不好混,特别想归降强大的汉朝,听候您的差遣。为了表达我的诚意,我还准备将太子送去长安当人质呢。
已经三次了,都没法解释清楚,谷吉到底哪里去了,竟然还有心说归降汉朝?接着忽悠吧,鬼才相信你的话。
这时,有人开始发话了。说,别等了,打吧。不打,郅支单于还真把自己当回事了呢。
说这话的人,是一个猛人。一个敢说大话,也敢做大事的猛人。千年之话,每当我们想起他的一句豪气冲天的大话,仍然热血沸腾,不能自已。
这个人,就是陈汤。他的经典名言就是: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陈汤,字子公,山阳瑕丘(今山东兖州北)人。陈汤小时候,家里很穷,却很喜欢读书,知识渊博,文章也写得不错。可那又怎样,书读得好,不如混得好,混得好的,又不如生对地方的。陈汤空有学识,又不能转变成生产力。还有,那时候又没有报纸,能写文章也没地方投稿。所以,他总是穷得揭不开锅。
再穷,日子也得过下去,陈汤只好靠借贷过日子。人家有借有还,再借不难。陈汤从来只有借,却没钱还,所以当他再借,门都没有了。人家不借,陈汤变了招,干脆乞讨。于是一来二去,他的名声就在州里传开了。人家一看到他,犹如碰到瘟神,都远远地躲开。
在汉朝,开始穷困潦倒,最后却混得人模人样的,大有人在。比如韩信、陈平。但是,在汉朝的名人中,曾经以乞讨度日的,陈汤好像还是头一个。
陈汤想想,州里都无法混下去了,那就换个点儿吧。这次,陈汤换了个大地方,那就是长安。
陈汤来到长安后,凭借一腔学识,终于谋到一个正当职业——太官献食丞。这是一个在内朝走动的小官,不管怎样,京漂挺不容易的,能够一来就有落脚的地方,很不错了。
不久,陈汤认识了一个朋友。那朋友挺有来头,他的祖父曾是汉朝第一富翁,他的曾祖父曾经是汉朝第一酷吏。可能有人看出来了,曾经荣登汉朝第一富翁的人,当属张安世;被喻为汉朝第一酷吏的,则是张汤。张汤的曾孙,也就是张安世的孙子富平侯张勃,成了陈汤的好朋友。
张勃对陈汤说,以你的才华,在内朝跑腿,挺可惜的。我当你的推荐人,换个像样的工作吧。于是,张勃就向汉元帝刘奭推荐陈汤,不久,结果下来了。结果很出人意料,陈汤不是被提拔,而是被人唤到监狱报到去了。
张勃一听,顿时傻了。按当时的规矩,如果被推荐的人有问题被抓,那推荐人也要受牵连的。可陈汤,就是以前借过别人的钱没还,也没犯啥罪呀。
情况是这样的:陈汤在等候上面通知提拔的时候,家里老爹突然去世了。按规矩,父母去世,即使有天大的事,也要回家守丧。但是,陈汤好不容易盼到升职,决定赌一把,瞒着不回家奔丧。没想到,陈汤职位还没弄到手,就被有关部门查出,他有丧不奔,简直掉到官眼里去了,就想当官,该罚。
这叫欺上瞒下,不守孝道,别的罪都好说,犯这等错的人,汉朝不关他进牢里,那就不叫汉朝了。于是乎,陈汤被关到监狱后,人家接着找到张勃说,对不起,你推荐的人有问题,你也要承担责任。
上面给张勃的处罚是,削两百户侯。很不巧,侯还没削,张勃就去世了,对他的处罚等于成空条了。
但是,陈汤也没白坐牢,他一出狱后,马上就有人向上面推荐,当了出使外国的使者。不久,因工作出色,就被提拔为西域副校尉。
众所周知,是张骞发现了西域,但是西域臣服汉朝,始于郑吉。郑吉,西汉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卒伍出身,曾多次随军出使西域。所以,在处理西域问题上,他是个专家。汉宣帝刘病已时代,曾以侍郎身份去西域屯垦积田,屡建奇功。
公元前60年,郑吉破车师国,打跑匈奴盘踞于西域的残余力量,奠定了汉朝在西域的地位。西域有事,不再听命于匈奴,而是来向汉朝大哥请示。当时,刘病已为了方便管理西域,遂设总督(都护)一职。于是乎,郑吉就成了汉朝第一任西域总督。
西域总督的责任,大略如下:负责保护乌孙国、康居国等三十六国。如果发生变乱,即刻向中央政府报告。可以安抚的安抚;安抚不了的就打,一直打到他们听话为止。
现在,郅支单于击败乌孙国,再次盘踞西域称老大,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汉朝都不能睁眼看他吃香喝辣的。打是必须的,出兵是有道理的,但是什么时候打,不是由陈汤说了算。陈汤只是二把手,他还有上司,那就是西域总督(都护)兼骑兵总监(骑都尉)甘延寿。
但是甘延寿不吱声,陈汤只好主动开口了。他这样向上司分析道:西域各国,天生就怕匈奴。现在,郅支单于联合康居国,拿下乌孙,下一个可能就是大宛。如果我们坐视不管,再过几年,西域就不再是我们的了。
甘延寿想想,认为陈汤分析得有理。但是,他又想了想,突然说道:“我们还是先向中央上奏,等批准了再出兵吧。”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