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只是找了个借口,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他的借口就是,老妈去世了,要回家守丧三年。趁着这个机会,请辞大将军职务。
总之,玩不起,总能躲得起吧。
邓骘想躲,邓太后却不同意。她告诉邓骘说,丧你要守,但你守完丧,必须还得回来上班。但是这次邓骘不是想作秀,而是真的不想干了,他死命不同意再当那个倒霉的大将军了。
邓太后只好批准邓骘提前退休。
为了安慰老哥,特别保留了他的相关待遇,朝廷有重要会议的时候,还得委屈他,喊他来凑人数和热闹。
到此,邓骘的政治生涯基本到头了。但是,西羌祸乱还在继续。
面对西羌乱势,大将军邓骘没招,太尉张禹也没招,邓骘走后,张禹也被邓太后赶下台了。接着,邓骘的幕后参谋庞参打了几次胜仗,却因为有一次没按时会兵,被关到监狱里去了。最后,一直在前线为汉朝当消防队员的梁慬,竟然也被指控犯法,下狱听候审查。
如果你仔细数一下人,会发现还有人没有被赶走。这个人,就是打了很多次败仗,却稳如泰山般的任尚。天下之大,就剩他一个灭火队员了,如果再不找人,汉朝可能要悲剧了。
任尚是很烂,但也不是烂到一次都糊不上墙的。
之前羌人差点儿攻进洛阳城,幸亏他在背后发力,将羌人赶跑了。现在,天下到处都是火灾,再将任尚赶跑,就没人干活了,所以邓太后只能将就将就了。
就在这时,虞诩跟将就将就的任尚搭上线了。
他给任尚上了一道书,这样分析道:“汉朝有守军二十万,却疲于奔命,被羌人拖累得不行,为什么?关键就是羌人全都是骑兵,我们全都是步兵。步兵追骑兵,就好像一个在陆上跑,一个在天上飞,能追得上吗?同理,如果是羌人追我们,他们是在天上飞,我们在陆上跑,那是一打一个准。
所以,这是一场实力和信息不对称的战争,要想剿灭他们,必须扭转眼前的劣势。
依我看,我们人多不一定就是优势,相反还是个累赘。要扭转战争形势,我有一计,您可以看着办。那就是遣送民兵回乡,但有一条件,就是二十民兵,只要凑出钱来买一匹马,即可离开战场。相信他们没有人喜欢当飞毛腿,绝对能凑出钱来。这样,我们很快就能凑到一些马,组成骑兵部队。有骑兵在手,他们能飞,我们也能飞,谁怕谁呀?”
虞诩这封奏书,犹如黑夜里的星光,照亮了任尚前进的道路。兴奋之余,他马上给中央打报告,转述虞诩的方案。
报告是送到邓太后那里的,她一看,靠谱,批了。
不久,任尚鸟枪换炮,终于拥有了自己的骑兵部队。他作战也异常兴奋了,跟羌人交了几回手,都赢了。
好消息不断传回洛阳,邓太后好像也悟出了点儿门道。她认为,汉朝不是没猛人,只是中央还缺少发现猛人的眼睛。这个虞诩就很不错,只要认真培养,绝对是一个扛得起大任的将帅之才。
于是,邓太后下诏给虞诩换工作。
她派人告诉虞诩,朝歌是个小地方,你待在那里太委屈你了。你接到命令后,马上到新地方上任。
所谓新地方就是武都郡,职务是郡长。只一夜之间,就从县长蹿到郡长,很牛了。
官是升了,但责任很不轻。武都郡,即今天的甘肃省成县,那可是羌人放火最厉害的地方之一,邓太后派他去那里,摆明就是将他往火坑里推。
虞诩却很喜欢这种被推的感觉。
他是金子,真金不怕火炼。汉朝的将帅,都是在战火中炼出来的,他渴望这样被锤炼打造的快感。
谁也没想到,就在虞诩正要上路时,有人正在埋头苦干,给他挖好了坑。
二、猎杀
提前给虞诩挖坑的,是羌人。这帮人听说他要到武都郡赴任,兴奋得像过年发了大红包似的。
他们之所以激动,不是因为找到了对手,而是恨。
要知道,如果不是虞诩,任尚可能现在还在被他们追着打,怎能轮到任尚像老鹰抓小鸡一样收割他们。
所以,羌人这次就想置虞诩于死地而后快。而且都下定决心,不能出错,一次搞定。为此,他们出动了数千人,在陈仓(今陕西省宝鸡市东陈仓)崤谷埋伏。
这真是一块杀人的好地方。
当年韩信杀出汉中时,曾暗度陈仓,走的就是这条道。好了,网已经撒下,就等着肥鱼来了。
对于羌人来说,虞诩的确是一条肥鱼。但是他们忘了,这不是一条死脑袋的鱼。他能剿灭朝歌强盗,他能替任尚出计,杀出一条生路,就能替自己打造一条康庄大道。
都说了,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种人没有门槛,那就是强人。不用怀疑,虞诩就是这样的强人。强人是怎么造成的?他们往往具备几种动物的凶猛性格,那就是虎一样的威势,豹子一样的速度,老鹰一样的眼力,狐狸一样的狡猾。
这么一种强人,你跟他玩?那就来吧,虞诩奉陪到底。
羌人以为自己搞得神不知鬼不觉,却不知道虞诩出发之前,就已经听到了风声。于是他先向外发出一条消息,现在还不急着出发,等援军到了我们再走也不迟。
羌人以为虞诩怕了,认为干等误工,不如先去干别的事。于是,他们分散兵力,到各郡抢劫过冬粮食去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