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有上下决心,共同以死中求生之觉悟,冲破几条血路,反匪包围,予以歼
灭若干纵队,乃可解决战局。”3 日,蒋介石又空投一封亲笔信给社聿明。 信上说:“濉溪口之敌大部向永城流窜,弟部本日仍向永城前进,如此行动,
坐视黄兵团消灭,我们将要亡国灭种,望弟迅速令各兵团停止向永城前进, 转向滩溪口攻击前进,协同由蚌埠北进之李延年兵团南北夹击,以解黄维兵 团之围”。6
日,蒋介石又致电杜聿明,要他全力冲破重围。杜聿明慑于蒋 介石的淫威,采用三面掩护、一面攻击、逐次跃进的战法,能攻则攻,不能
攻则守。同时给蒋介石复电说:
“奉到钧座手谕,当时遵照改变部署,向滩溪口之匪攻击前进。”杜聿 明的三个兵团在永城东北的青龙集、陈官庄被人民解放军包围了三十三天,
蒋介石最担心他的心腹将领和嫡系部队投降,叮嘱侍从,杜聿明的来电随时 送阅,空投粮食情况要逐日送阅。当 1949 年 1 月 10 日杜聿明被人民解放军
围歼失去联络时,蒋介石说:“杜等历尽危难,战至最后不降敌”,表示悲 喜交集。
淮海战役中,蒋介石的华东刘峙集团五十五万部队被人民解放军全部解 决。
当辽沈战役结束、淮海战役还在进行的时候,人民解放军发起了平津战 役。华北主帅博作义不是蒋介石的嫡系,蒋开始是用陈继承(蒋的亲信,华
北“剿总”副司令兼北平警备司令)去牵制傅作义,蒋给华北嫡系部队的口 谕是:“军令听傅的,政治听陈的”。后来蒋介石将陈继承调走,逐渐将华
北的军政财权全部交给傅作义。当时蒋介石为了保存力量,重建江南防线, 想将华北兵力全部由海上南撤,万不得已就从陆路南撤。而傅作义是三条路,
到底走那一条举棋不定:一条是南撤,察绥部队不是蒋的嫡系,海运宁沪有 困难,陆运要通过辽阔的解放区,希望极少;一条是西窜,顾虑蒋的嫡系部
队带不走;一条是固守平津。那时,蒋介石判断人民解放军东北部队在辽沈 战役之后,还会有一个时期的休整,不会很快入关;华北傅作义集团也想抓
紧获得美援装备,补充兵员,然后再作决定也不晚。
不料,人民解放军东北部队迅速入关,会合解放军华北部队,在东起滦 县西至张家口的长达一千二百余里的战线上以疾风骤雨之势,展开了大规模 的战役行动。从
1948 年 12 月 22 日至 24 日,在新保安歼灭了傅作义的第三 十五军军部和两个师,在张家口歼灭了第十一兵团所属的一个军部、五个师、
两个骑兵旅。1949 年 1 月 3 日,蒋介石致电傅作义等,勉以团结一心保卫平 津华北,胡吹什么“就华北言,匪众虽多,其装备补给则不如我,其素质训
练,又远不如我”,要“抱定有匪无我,有我无匪之决心,激励所部,鼓起 灭此朝食之勇气,造成高度坚强力量,发扬我革命军人冒险犯难,以一敌十
之精神,抢占机先,稳扎猛打,奋斗到底,坚持最后五分钟,为戡乱高潮创 造辉煌战史之一页,深信克敌制胜,完成戡乱建国之功,端在此战也”。蒋
的电文等于废纸一张,起不了救命符的作用。13 日至 15 日,人民解放军解 放了天津,歼灭了傅的第八十五军、第六十二军和第九十二军的一个师。守
塘沽的第十七兵团所属第八十七军和独立第九十五师南逃。这两仗一打,傅 作义的南撤、西窜都无望了。蒋介石曾给平津部队军长以上的投过一封亲笔
信,要他们“固守待援,不成功,便成仁,以完成革命大业”。剩下的北平 在人民解放军七个纵队的包围下,傅作义迫不得已,接受了和平改编的条件。
1 月 31 日,北平和平解放。 平津战役中,蒋介石的华北傅作义集团(除塘沽的五万人由海上逃跑外)
的五十二万部队全部被人民解放军解决。 这三大战役一打,蒋介石的五大军事集团被人民解放军搞掉了三个,一
百五十四万精锐部队丧失殆尽。李宗仁回忆说:“国军精锐,至此几乎全部 消灭,剿共战事,遂不可收拾了。”①
三、蒋介石的第三次下野
在 1948 年 11 月初,蒋介石把张治中叫到南京谈话①。张治中当时主张仗 绝对不能再打下去了,要由蒋介石来倡导和平。蒋认为:“我现在不能讲和
平,要和,我就得下野,但是现在不是我下野的时候。”在 8 日的总理纪念 周上,他还痛斥主和者,说什么“前几天竟有少数知识分子公然发表文字,
提出和平的主张,这实在是自己丧失了民族精神,完全是投降主义者”。但 是,到黄伯韬兵团被歼灭后,再加上金圆券的贬值,蒋介石就请孙科出来组
织内阁,而且对孙科说:“内阁组成以后,由你们去研究,如果大家认为一 定要和平的话,我也可以考虑的。”淮海战役接近尾声,“京、沪震动,人
心惶惶,阴沉气氛弥满全国”②,国内外许多民意机关和国民党一些高级将领, 都希望蒋介石在“犹有可为之时”,与中共恢复和平谈判。1949 年 1 月 1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