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危难之时赴美求援
1948年年底,蒋介石政府败象渐生。一方面美援枯竭,军费无法维持;另一方
面美式装备由于零配件的缺乏而成了一堆废铁,飞机停在机场,无法上天,坦克成
了士兵宿舍,无法开动。请求美援物质上和"道义"上的支持成了蒋介石政权的当
务之急。
1948年11月28日,宋美龄带着创造"奇迹"的愿望秘密飞赴美国。这位第一夫
人究竟要创造什么"奇迹"呢?
1.美国人不给面子
1948年,蒋介石、宋美龄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已陷入了内外交困的深渊。在国内,
国民党军队对解放区发动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相继被粉碎,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始
全面反攻。在国外,美国朝野对蒋介石政权的腐败和无能,已公开表现出失望和不
满。
大厦将倾,蒋介石却不自知,抑或自欺欺人。他极力为自己鼓劲,表明自己并
未失败。可是,无论怎样粉饰和辩护,蒋介石已无法挽回狂澜既倒之颓势。
蒋介石万般无奈之际,明知美国的厌蒋态度,却硬着头皮给杜鲁门总统写信,
名义上是祝贺他连任总统,实际上是乞求美国政府继续支持他一次,蒋介石只要求
美国政府给予他精神支持。他不要美元,也不要武器弹药,而是希望杜鲁门政府发
表一篇支持蒋介石的"坚决的宣言"。他相信这篇宣言比原子弹的威力还大,可以
维持蒋介石的"士气与民心","还可以加强中国政府的地位"。蒋介石万万没有
想到,连这点可怜的要求也被杜鲁门立即拒绝了。
这无疑是给了蒋介石当头一棒。感到万念俱灰的他,不甘心就此退出苦心经营
几十年的政治舞台,而要继续执政,就必须得到美国政府的支持,其他都无济于事
了。蒋介石冥思苦想,终于心生妙计,让善于交际又谙熟美国政界的宋美龄去大洋
彼岸,施展夫人外交,乞求美国支持。
此时的宋美龄,眼看蒋介石大势已去,忧心如焚。她的失眠症再次发作,一睡
下便恶梦连连。在兵败如山倒的困难时期到美国去履行如此"重大"的任务,宋美
龄本不愿意,无奈自己的整个政治生命都押在蒋介石的前程上,自己不能不为之。
宋美龄赴美之前,杜鲁门通过国务卿马歇尔通知宋美龄,只能以"私人资格"
访问。出师不利,给宋美龄此次访美罩上了不祥的阴影。宋美龄心里有一百个不痛
快,但还是登上了去美国的飞机。她忘不了1943年的外交辉煌,她自信能代表蒋介
石,凭这一私人资格也能解决一切难题,"奇迹"一定会发生!
然而,今非昔比。1948年的形势不是1943年的再版。当年罗斯福总统支持的是
一个"抗战的中国",而现在杜鲁门总统无法给予一个气数已尽的"内战的中国"
以无止境的援助。因此,宋美龄此次访美无"旋风"可刮,便也是意料中事。
一踏上美国的土地,宋美龄一下子就感觉到所受到的待遇与五年前有天壤之别,
没有红色地毯,没有欢迎仪式,没有国会的演讲,也没有记者席上传来的热烈掌声
。白宫明显刻意地将这位中国"第一夫人"的来访作淡化处理。骄矜的公主一下子
成了无人理会的灰姑娘!她寂寞地在马歇尔将军的官邸小住了一段时间,杜鲁门总
统夫妇并未邀请她去白宫官邸作客。
宋美龄对美国人的冷淡感到很难过,她的一些美国朋友也为此感到很难堪。美
国人看到这位"在中国的美国女儿"当年才貌出众而今魅力犹存的蒋夫人,如今成
了落毛的凤凰,处境如此狼狈,心里有些许不安。为此,马歇尔于12月3日会晤了
宋美龄,并与夫人设法将她安顿在弗吉尼亚自己的家里过夜。
在官方场合,宋美龄的到来,显得特别尴尬。只有共和党、院外援华集团和卢
斯等少数同意帮助蒋介石政权的人,对她的乞援要求表示同情。
1948年12月10日,杜鲁门终于打破沉默,邀请宋美龄参加一次茶话会。杜鲁门
看上去对她很客气,实际上对她很冷淡。茶话会进行了半小时后,杜鲁门有些不耐
烦了,他请宋美龄进他的书房,给她半个小时为自己的要求进行辩解。宋美龄旧话
重提,要求美国:发表支持南京政府反共救国的正式宣言;派遣高级军事代表团来
华主持反共战争之战略与供应计划的制订工作;提供30亿美元的军事援助。
杜鲁门接过话题,开门见山地说:"中美友谊在历史是留下了重要的一页,但
感到抱歉,因为'美国只能付给已经承诺的援华计划的四十亿美元,这种援助可以
继续下去,直到耗完为止,美国不能保证无限期地支持一个无法支持的中国(政府)'
。"
宋美龄再三向杜鲁门说明中国的苦处,以及中国国民党军队失利原因,正如她
日后在母校美国威尔斯利大学讲演中所说的,"中国大陆'沦陷'的因素很多,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