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1月13日,蒋介石正式发布命令,任蒋经国为"国防部长"。由此,蒋
介石心里踏实多了,儿子手里有了兵权,就不怕登不上总统的宝座。
蒋经国出任"国防部长"不到两个月,1965年3月5日,陈诚逝世,国民党副总
裁从此取消。"中华民国副总统"也空缺下来,下一步安排谁担任副总统成为众人
注目的焦点。
1966年3月,6年一度的总统、副总统选举又拉开了帷幕。
有了6年前雷震的前车之鉴,"国大代表"、"立法委员"们心领神会一致呼
吁80岁的蒋介石"俯顺舆情,竟选连任"。各界群众的"劝进书"也如雪片飞来。
对此,蒋介石宴请"国大代表",自是"谦逊"一番:我本来希望国民党同志不要
提名我为候选人,因为才德兼备,对国家人民有贡献的老同志很多。但是,最后大
家仍然推我,我感到很惶恐。我今年已经八十岁,再连一任,还不能反攻,怎么对
得起国家?此次国民大会,乃是反攻前的最后一次会议,我们必须把握时局发展的
枢纽,俾完成历史的使命。此外,我本来希望民、青两党亦能提出总统副总统候选
人,可是他们很客气,一党提名,未始不是一种缺憾。
半推半就之中,80岁的蒋介石连任第四任总统。"总统"已经择定,"副总统"
人选也至关重要,因为他关系传子的战略部署问题。最后,蒋介石相中了严家淦,
提名严为副总统候选人。
为使严顺利当选,蒋介石对严大加称赞:来台之初,我派陈前副总统主持省政,
实行三七五减租,成为日后平均地权的关键。保持币制信用,俞鸿钧先生贡献至大,
而严家淦先生当时是俞先生最得力的助手。严家淦担任台湾省主席,养成守法习惯,
实行地方自治,他做得很成功。过去16年,他所表现的经验、能力、学识、智识,
充分证明他有资格担任副总统而不失职,我经过再三斟酌研究,决定提名他做我的
副手。
蒋介石还说:"严家注的长处,正是我的短处,而他的短处,正是我的长处。"
蒋的助选演讲在后来选举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许多国民党元老听了蒋的这番
话后投了严的票。
严家淦在听到蒋提他作副手后称:"内心感到很惶恐,不论资论、学问和经验,
在座的人比我强得很多","希望人家多给我指教,多做点事情。"
然而由于严在3月10日才获提名,投票的时间极短,故在大会1417张选票,严
得782张,得票率仅为55.2%,在开票过程中,由于严始终未能脱颖而出,使主持
开票仪式的于斌坐卧不安,他翻阅了"总统、副总统选举投票及开票办法",和属
下研究废票鉴定标准,于斌害怕不能过半数,故主张放松废票标准,以免举行第二
次投票。但于的主张立即遭到翟宗涛等人的驳斥,认为如果严得票不过半数,就应
该举行第二次投票,这场争论直到严以极微弱多数票当选才告结束。
在蒋介石的帮助下,严家淦顺利当寻副总统",蒋介石当晚亲赴严宅表示祝贺
。严家淦对蒋感恩戴德,他对记者说:"今后6年一定竭尽所能,秉承总统意旨,
以总统的政治抱负为抱负,听取各方意见,贡献个人力量。"蒋介石听后甚是满意
。在条件尚不成熟之时,选择唯唯诺诺的严家淦做蒋经国的替身,不愧为蒋氏父子
的一记高招。
对于严家淦当寻副总统",外界评论颇多。香港舆论称:严家淦是行宪以来第
一位文人出身的副总统,与亚洲各国比较,他的当选也有不平凡的意义存在,是台
湾民主政治向前大迈一步的里程碑,也是蒋介石廓清暮气,起用新人的大手笔下,
拔擢的一位政治新星。
但实际上,蒋提拔严的真正用意不是加速台湾民主化进程,而是为传子进一步
奠定基矗3."内举不避亲"蒋介石在为儿子准备"位子"的同时,他不忘帮儿子
创造"政绩",树立威信。因为有了"政绩"才能名正言顺地就位。
1956年4月,台湾当局创立了"国民退除役官兵就业辅导委员会",严家淦任
主任,蒋经国任副主任,主持实际工作。1957年蒋经国又升任主任。对于这批长期
置身军旅、背井离乡、谋生乏术的胡子兵,蒋经国费尽心机。他制定的辅导办法是
:年轻而有志求学的辅导求学,有工作能力的辅导就业,需要休养的使之休养,病
苦的使之就医。"辅导会"还创办了大批医院、"荣民之家"、公路、农场和工厂
等等。蒋经国的"辅导会"主任一干就是8年,这8年也为蒋经国赢得了"政声",
妥善安置了退伍老兵,搞了一批成规模的基础建设和福利设施,一改他在台湾民众
心目中"特务头子"的形象,这也为他日后的升迁奠定了良好的"民意"基矗60年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