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蒋介石日记揭秘_张秀章【完结】(103)

  (二)日军之进驻越南,并非欲以武力进入邻近地区的准备行动。

  ……看来,近卫似欲以妥协“渡此难关也”。

  【9月12日】

  据各种情报,美倭似有妥协在即之势,中外人士对此均甚忧虑;唯余穷究此事所得之结论,美倭绝无妥协之可

  能。

  余以为今日之美倭交涉,决无须十分顾虑者。以中国之抗战为主动,为独立者也,绝非甲午三年干涉与上次巴黎和会时为

  列强所出卖之可比也。而且我国抗战牺牲之大,由道义而言,实过于任何国家之上。故能操诸在我,而非英美各国所能强制者也。

  其次,美国要求于倭者,第一,退出三国同盟。第二,退出越南。第三,退出中国。倭对以上三个退出之要求,其中任何一个皆

  不可能允诺也。

  然而,美国对第二个退出要求已用正式书面提出,美国对此绝不可能让步;至对于第一个要求倭退出三国同盟

  ,实为美国目前对倭政策唯一之基本立场,美国亦焉能放松而随便与倭妥协?

  故余可以断定--美倭之谈判绝无结果也。最多乃

  为彼此间虚与握手、拖延若干时日而已。

  然而美国万一对倭妥协,而以中国问题作为让步,以为倭退出三国同盟之交换条件时

  ,则我国虽在国际形势上至为不利、而于精神上之打击尤大,自无疑义;但我国仍唯继续抗战,以待国际局势之演变,与英美被倭进

  攻时间之到来。……

  美国总统罗斯福对日本首相近卫文麿致电建议举行首脑会议一时颇感兴趣,但因国务卿赫尔反对,乃决定

  还是先行谈判,条件成熟,再召开首脑会议。

  9月3日,国务卿赫尔约见日本驻美大使野村吉三郎,面交便信,信中称:“为保

  证首脑会谈成功,有必要对于基本性的重要问题先作预备讨论”。同时,又作了口头说明:前此美方所提示的“赫尔四原则”,乃在

  预备讨论时必须意见一致之点,询问日本在根本上究竟有没有改变侵略政策的意思。

  9月4日,美国国务卿赫尔与中国驻美大使

  胡适会晤时,向中国说明:

  美国和日本仅是进行试探性会谈,并没有觅致可以进行谈判的基础。

  胡适认为:“日本在若

  干时间内,可能放弃武力,寻求和平。”

  赫尔于是就美国方面的观察指出情况发展有如下可能性:

  (1)日本崩溃。

  (2)日本接受美国的基本原则。

  (3)日本面临抉择的歧路,在若干保留下成立协议;并主张在某种形势下用武力对付他国。

  (4)在目前,拒绝与美国达成任何协议。

  赫尔之所以向胡适做出蕴藻浜解释和说明,是因为美日间的交涉是直接关系到中国切

  身利益的,因此,美国认为及时将他们双方交涉经过告诉给中国是完全必要的。

  中国对于美日交涉的趋势有着不同的情报和揣

  测,其中多数认为美日之间的妥协是有其可能性的。但蒋介石则认为,美日谈判仍不可能成功。如果万一成功,甚至美国出卖中国,

  中国也决心抗战到底,等待日寇对美英开战时间的到来。他对美日必战,是坚信不疑的。

  蒋介石看来是言中了。9月6日,日本

  在御前会议中决定了“帝国国策遂行要领”,确定:“外交交涉虽继续进行,但以10月下旬为目标做好对美战争的准备。”

  作

  此决定,是由于日本现已置身于“ABCD包围圈”中,而其军事物资日益消耗,如美日交涉再拖延下去,现有的一点物资便会坐吃山空

  ,使日本陷入更加进退维谷的状态。因此日本迫不及待地做出蕴藻浜提前准备对美作战的决定。

  9月10日,蒋介石接见美国记

  者,重新说明不管美日交涉成功与否,中国的抗战决心毫不动摇,并指出美国对日本的禁运不应放松。

  【10月18日】

  敌阁改组,近卫引去,东条继任。是敌国崩溃之期更加速一步。

  美日交涉之际,日本仍然继续对中国采

  取恫吓的姿态。与此同时,对于美国,日本由于内阁中强硬派占了上峰,态度也随之强硬起来。

  9月25日,日本外相丰田贞次

  郎向美国驻日大使格鲁提出包括有所谓日中和平基础条件的《日美两国谅解案》的日方最后提案,其内容有:

  “为防止共产主

  义对于日中两国安全上之威胁和其他扰乱秩序运动以及维持治安,得在内蒙古及华北之一定地区及必要之期间留驻日本军队。”并再

  一次提出“承认满洲国”、“重庆和南京合并”等条件。

  这简直是对以往让步的全盘否定,公然宣称继续将其军队留在中国不

  撤,并提出其他侵犯中国主权和领土的无理条件。

  对此提案,美国国务卿赫尔当即断然予以拒绝。

  9月29日至10月1日,

  苏、美、英在莫斯科会谈中签订了三国协定,规定三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联合行动,这就为建立反法西斯联盟奠定了基础。

  10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