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的胜利所做出蕴藻浜的自我牺牲,使美国人都赞叹不已。
蒋介石日记中所说的6月15日由成都起飞,执行轰炸倭国北九州之
八幡制铁炼焦厂”任务的是美国军第二十航空队的超重级轰炸机群,从此以后,美军不断地由成都出动飞机轰炸日本本土,以及东北
鞍山等工业地区。
另外,美国在太平洋战场已占优势,由于“跳岛作战”成功和艾塞克斯级航空母舰诞生,在太平洋掌握了海
、空控制权,开始了向日寇心脏地区的进攻。这些都是可喜的,但也由此导致中国再陷困境。
1944年 2
【6月30日】
据其在各地观察及所得之报告认为:中国行将绝望。其悲观心理一至如此,此乃受其党反动宣传之影响;而
我军事之失败,更是增加其失望也。
困处逆境已有半年,而以本月为最甚,不知尚有不测之患乎?推其主要原因,实由于罗斯
福总统被亲共分子所包围,以致其态度突变;因之,我国政治、社会心理动荡,继之以军事节节失利,遂致陷今日穷蹙之境也。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对华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当时存在两种不同意见:一种是承认中国人民的武装力量及其领导者共产党,
主张和这股力量合作,去抗击日寇,史迪威是持这种意见的最突出的代表人物;另一种是只承认国民党政府和蒋介石,支持中国的反
动势力。而罗斯福则清楚地看到,在中国,真正坚持抗日的是中国共产党;蒋介石不但“不打日本人”,反而“把他大部分最精锐的
军队驻扎在西北--红色中国的边境上”。事实尽管如此,但罗斯福还是表示:美国在中国“不得不依靠”蒋介石。小罗斯福:《罗斯
福见闻秘录》V2,第146-154页。他在1943年11月的开罗会议期间,曾经说过上述的那番话。
然而,1944年3、4月间中国战场
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正面战场战局不利,政局危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打退了蒋介石的第三次“反共高潮”后,开始实行
局部反攻,八路军、新四军及解放区有了迅速发展。
这一切,使罗斯福震惊和失望,当时美军在缅作战正处于艰苦阶段,他担
心国共两党势力的消长,会打乱美国的军事部署。为此,罗斯福一方面授意蒋介石与中共谈判,并于6月派副总统华莱士,以“调谐
国共关系”为名来中国活动,对蒋介石施加压力,对共产党问题寻求“和平解决”,缓和广大人民的不满情绪,加强抵御日本的军事
能力;另一方面,企图通过谈判方式诱使中国共产党把军队交给国民党。
罗斯福的用心可谓良苦,对蒋介石的支持也可谓专注
。但蒋反却误解了他,认为“其态度突变”,是“被亲共分子所包围”。
蒋介石所说的“亲共分子”当然是指史迪威。
然而,他判断错了,罗斯福是何等样人,岂能为他人左右?!若说罗斯福听了史迪威的话,也只能使他更全面地了解了中国的两种命运
、两个前途激烈斗争的现实。使罗斯福的对华大政方针,还是由他本人来拿,他不过是出于维护其美国切身利益,对政策做了调整。
蒋介石与华莱士6月21日至24日围绕共产党问题作了四次长谈。
华莱士首先表示美国、苏联对中国的看法:
“美国
驻莫斯科大使听斯大林说起:苏联对国民党政府不满,希望国民政府容纳共党力量共同抗战。斯大林并明言,中国共产党无理论之立
场,并非真正共产主义者,且与苏联无甚关系。斯大林表示:希望美国介入中、苏关系之改善,但此仅为从中疏解,而并非希望其居
仲裁地位。
“美国不轻易放弃对苏联的关系。但美国已向苏联表明:美中关系为美国远东政策的基石,决心承认蒋委员长所领
导的国民政府为唯一政府,援助到底。
“关于共产党问题,罗斯福总统绝无偏袒之意;如果国民政府同意,彼当不惜一试,以
公正态度进行国共之调解。”
对于华莱士的这番话,蒋氏依然讥为是“受共党反宣传之影响”,于是,他乘机说起共产党的坏
话。他说:
“国民政府原望与共党合作,但共产党不愿如此,到处非法乱行,反而宣传‘中央歧视共党’;且到处袭击政府军
,而喧嚷‘被中央军攻击’;不听中央命令,为所欲为,却叫嚣‘中央不民主’。
“共产党的阴谋目的,有下列四点:
“一、乘抗战未胜之前夺取政权。
“二、抗战失败,就是共党成功。
“三、破坏国民政府信用,使中国孤立,以达其俄
国独占之目的。
“四、使美国政府与舆论压迫国民政府满足共党要求。”
这真是颠倒黑白、贼喊捉贼的故伎重演。在他
向华莱士说明国民政府对中共方针时,露出了“赶尽杀绝”的真面目:
“一、中共军队接受政府指挥,归政府统辖,不准另有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