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中国历代大儒_舒大刚+杨世文【完结】(184)

  为理论框架建构自己的体系,与关中传统的学风有一定联系。早于张载的关中学者

  如申颜、侯可等人,他们的特点也是注重自然科学,讲求学贵实用。张载虽然与他

  们没有直接的师承关系,但地域文化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张载的学术,主要来自他自己刻苦的学习和探索,在构造新儒学的潮流中,能

  开风气之先,也得益于与同代学人的交流。他与洛阳二程兄弟是亲戚,论辈份,他

  比二程大一辈,二程称他为表叔,年纪也比二程大十来岁,由于共同的理论爱好,

  他们之间过从甚密,经常讨论学术问题。就在京城讲易学的时间,他们一起讨论了

  道学的宗旨。据原是张载学生、后来又为二程弟子的吕大临描写这次讨论的情况说:

  “先生涣然言曰:‘吾道自足,何事旁求’”。所谓“吾道自足”,一方面是说儒

  学的道统本来就可以包容一切,不必借助佛教、道教等其它流派。同时也说明张载

  创立新的儒学体系的信心。后来二程的弟子为抬高自己学派的地位,想把张载的关

  学说成学自二程,被程颐本人斥为“肆无忌惮”。说张载的学术学自比他少十几岁

  的晚辈二程兄弟,当然是悖于事理,不过关学与洛学之间有思想交流,这倒是合乎

  实际。

  经过多年的学习和探索,张载终于确立了自己的学术道路。嘉祐二年(1057),

  他已经37岁了,这一年,他考取了进士,开始走上仕宦道路。

  二、躬行于礼教 经世以致用

  张载一贯的主张是为学须与政术结合,他大力宏扬孔孟儒学的目的就是要有益

  于实际的治道。关中学风的特点除了重视自然科学外,就是特别重视“以礼为教”。

  还未及第时,张载在关中已经有很高的声誉,文彦博在长安任通判时,曾聘请他到

  学宫讲学,得到长安士子的尊重。登进士第后,开始授祁州司法参军,以后又到丹

  州云岩县当县令,在县令这种亲民之官的位置上,他开始贯彻自己“明礼教、敦风

  俗”的政治主张。他任云岩县令期间,经常在一个月中选择一个好日子,准备一点

  酒席,召集乡里的老年人到县衙里来聚会,他亲自向老人们敬酒,目的是要人们学

  习和发扬养老、尊老的传统,同时借此机会了解民间的疾苦,另外,还要借助这些

  乡老,传播自己忠孝仁爱的政治伦理观念。他常常发布有关道德教化的“教告”,

  为了将这些“教告”的内容贯彻到乡民中去,他还经常把基层的乡长们召集起来,

  当面教谕,再要他们教谕乡里百姓。有时走在路上遇到乡民或者乡民有事到县衙里

  来,他就要询问某个时间某乡长告诉你们某个事情没有,如发现有些人打折扣没有

  传达,就要追究这些乡、里基层官吏的责任。

  张载倡导的“明礼教”,主要是要推行古代儒家的礼仪制度。首先,他力图使

  自己的言行举止合乎这些礼仪规范。对他的学生门徒,他教他们洒扫应对,携老抚

  幼之礼;在家里,对未嫁之女,也让他们参加祭礼,熟悉一些日常的礼仪规则。他

  认为当时民间的丧葬、家祭这些大礼,不合古礼的规则,提倡改从古礼。经过他的

  倡导与身体力行,关中一带形成讲礼、重礼的风俗,用张载自己的话说:“关中学

  者用礼渐成俗”[注]。

  张载在任地方官期间,注意道德教化的同时,也注意为人民群众办实际事物,

  如兴办学校,救灾,发展农业生产。当时北宋王朝经常受到辽和西夏的侵扰,而最

  高统治者却采取一种防内虚外的治策,致使对外战争经常失败。张载对这种边防积

  弱的局面感到很忧虑,他青年时代那种为国效命的豪壮气概仍然没有消磨掉。他写

  了《边议》一文,讨论守城、积蓄、择帅、用将、养兵等边防问题。在渭南时,他

  直接为渭帅蔡子正出谋画策,对西夏的入侵提出政治、外交、军事各方面应采取的

  措施。他曾经提出在边防城市实行族闾邻里自保的办法,这个办法是让乡民自己武

  装起来,保家卫国,“听其依山林、据险阻,自为免患之计”,即可以克服朝廷国

  防费用庞大而边防兵力又不足的困难,又使老百姓无颠乱之忧。这个兵民结合的主

  张,对于保卫国防诚然是一种有效可行的办法,但一心只考虑自己统治是否稳固的

  赵宋皇朝,不会采用这种武装乡民的大胆主张。张载这些建议和主张表现出他为学

  注重实用的精神。

  他长期生活在基层,十分了解民众的疾苦,面对北宋积贫积弱的国势,贫富尖

  锐对立,社会危机四伏,他深深地感到不安。遇到灾荒年景,看到老百姓饿死道路

  的惨状,他常常对案不能食。家中的人看他吃的粮食太粗糙了,想给他舂一下,舂

  细一点,他告诫家人说“到处有饿死的人,我们吃粗粮蔬菜都应感到惭愧。”他试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